发展棚膜经济 促进增效增收
——就《关于加快发展棚膜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访省农委副主任刘丰艳
2017-02-03吉林日报
发展棚膜经济 促进增效增收
——就《关于加快发展棚膜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访省农委副主任刘丰艳
5月9日,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棚膜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在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掀起全省棚膜经济建设高潮,日前,记者就各地反映的热点问题,采访了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刘丰艳。
谈到出台《意见》的目的,刘丰艳告诉记者,棚膜经济是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民增收就业的重点产业。2016年国家调整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玉米价格随行就市大幅下滑,扣除国家给予的玉米生产者补贴部分,仍然造成全省农民减收70~80亿元。如何弥补这部分损失,加快发展棚膜经济是重要突破口。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从我省当前生产水平看,发展1亩棚膜经济相当于1公顷玉米收入,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的,1亩棚室收入可达到3~5万元。吉林金丰现代农业园区采用先进技术设施开展冬季生产,并与观光采摘相结合,2016年1栋日光温室收入达到20多万元。按每亩棚室平均收入1万元计算,全省新建100万亩棚室就可增收100亿元,能够弥补玉米价格下滑带来的损失。在稳定农民收入的同时,发展棚膜经济也能缓解我省冬春季蔬菜供应压力,让广大城乡居民吃上本地菜,丰富“菜篮子”。
因此,《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计划新建棚室140万亩,其中:标准化棚室40万亩,经济实用简易棚100万亩,棚膜经济总收入达到250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新增棚膜蔬菜产量300万吨,城乡居民冬春季蔬菜自给率达到65%以上,比2016年提升20个百分点。
政府出台《意见》鼓励发展棚膜经济,会不会出现一哄而上、菜贱伤农的问题呢?对记者的疑问,刘丰艳这样回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主要是更好的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在市场打破区域界限的大流通、大信息时代,农产品价格波动比较大的问题始终存在,《意见》出台前,也曾有过“蒜你狠”“姜你军”、西瓜5分一斤等大起大落问题。出台《意见》鼓励发展棚膜经济,政府要做的不是干预市场,是引导。所以,发展棚膜经济一定要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发展什么、发展多少都由农民自己说了算。《意见》提出新建棚室140万亩,其中,100万亩是经济实用简易棚,简易棚主要是指在农民房前屋后建设的非标准、小规模、低矮的棚室,农民守家待地,管护方便,这些棚室很多是当年建设、当年拆除,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船小好调头。我省的棚膜经济已经由蔬菜生产向南菜北移、瓜果、食用菌、山珍、花卉苗木扩展,产品也由传统的“提篮小卖”向采摘、休闲观光、农趣体验等方面转移,生产模式多种多样,销售模式各具特点,线上线下同步运营,棚膜经济发展的弹性和空间都很大。
谈到《意见》重点支持的方向,刘丰艳说,这次出台的《意见》含金量之高、补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意见》提出了10个方面的扶持重点,包括支持建设经济实用棚、推广多种模式棚室、发展规模化园区、多功能园区、实行专业化生产、支持集中育苗能力建设、优化产品供给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创建品牌、创建区域性市场和田头市场。各地、各棚室建设主体可根据所处的区位、产业发展基础、经济实力、技术能力、市场定位等确定棚膜经济发展方向。《意见》提出的扶持重点大多是我省棚膜经济发展的短板,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棚室建设主体可视具体情况自主决策发展方向及目标。
《意见》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怎么补、补多少?是各地反映最多的问题。刘丰艳说,基层认为,县级政府扶持资金额度能够确定下来,但省级奖补资金能分配多少目前还是未知数,因此,基层很难制定出具体的政策措施。应当说,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棚室建设补贴政策历来都是先建后补,也就是说2017年新建棚室要在年底验收后给予补贴。因此,各地在制定具体扶持政策时,可首先明确补助对象、补助范围,至于补助多少,等省级奖补资金到位后,连同县级补助资金统筹考虑,按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资金管理分配办法,包括补助标准。现在的关键是要把政策告诉农民,把扶持重点、符合什么条件的给予补助等内容明确下来,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意见》提出各级政府都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省政府设立奖补资金,依据对各地的考核验收情况实行奖补。奖补资金又分为普惠和特惠两部分。普惠资金依据各地验收的新建棚室面积据实补贴,特惠资金依据工作推动、整市县建设规模、生产水平、创新等情况进行分配。省级奖补资金使用范围为新建改造棚室补贴、规模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指导服务工作经费、贷款贴息、保险保费补贴、担保费补贴等。省里只规定奖补资金使用的原则和大方向,奖补资金怎么安排、每项资金列多少等具体管理使用权限下放到市县,由市县政府自主决策。市县政府可统筹使用省级奖补、县级农业结构调整、适度规模经营、农民培训、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综合开发、柴改电、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资金。15个贫困县还可以整合扶贫产业发展资金支持贫困户发展棚膜经济。由于各市(县)发展基础、发展潜力、发展重点、财政状况、区域特点等各不相同,政府引导资金补给谁、补多少都由市县自行确定。
省级奖补资金可用于规模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规模园区的标准,刘丰艳说,《意见》明确了国家和省市县4级规模化园区室内建设面积标准,这也是扶持重点。国家园区是指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每个设施蔬菜(瓜类、食用菌等)标准园面积在200亩以上。省级产业园区是指新建集中连片温室40亩或新建棚室70亩;市级园区是指新建集中连片棚室不低于40亩;县级园区是指新建集中连片棚室不低于30亩。
谈到棚室建设投入高,单靠农民自有资金建设能力十分有限,如何调动工商资本和信贷资本参与时,刘丰艳强调,这一点很重要,也是制约我省棚膜经济发展的主要症结。《意见》在撬动信贷资本、引导工商资本、创新金融产品上都有具体的政策措施。在撬动信贷资本上主要是建立贷款风险共担机制。依托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建立“政银担”三方风险共担机制,吸引和撬动信贷资金发展棚膜经济。风险补偿资金由市(县)自愿申请,省县按1∶1匹配,金融机构按一定倍数放大贷款规模。在引导工商资本投入方面,主要是探索培育农民土地入股、工商资本投资建设新模式。在棚膜经济园区建设、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冷链配送等方面探索PPP模式,鼓励政府有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的建设机制。在创新金融产品方面提出了4项试点。一是在完成土地确权的基础上,选择部分领导重视、工作基础好的市(县)、乡(镇)开展棚室所有权证登记颁证工作试点,推广松原经验,逐步扩大棚室抵押贷款试点范围。二是开展农业信贷担保试点,农业政策性担保公司要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效率,简化手续,降低门槛,积极为棚室建设主体提供担保贷款,执行最优惠的担保费率。三是开展棚室保险试点,逐步由目前的延边、白城、白山等地扩大到全省。四是探索银行为龙头企业授信,龙头企业支持基地或农户建设棚室试点。
刘丰艳还告诉记者,《意见》在用水、用电、用地等方面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主要有水利部门抗旱打井、节水灌溉等项目重点向棚膜经济倾斜;发展棚膜经济的设施农业用地直接用于或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按照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各地国土部门要及时办理用地备案手续,积极保障设施农业用地需求;农电部门主动服务,及时帮助棚膜园区办理用电手续,执行农用电电价。
(来源: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