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农委召开全委系统传达学习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大会

2017-02-03省农委机关党委

吉林农业 2017年13期
关键词:党代会现代农业精神

省农委召开全委系统传达学习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大会

6月7日,省农委组织召开全委系统传达学习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大会,省农委主任于强、省纪委驻委纪检组组长高云辉出席,机关各处室党员(含上派和借调人员),直属各事业单位科长以上党员(含预备党员),总计260余人参加会议。

驻委纪检组组长高云辉传达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主要精神,省农委主任于强就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有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于强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委机关各处室和直属各单位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省党代会精神纳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内容,深入抓好学习贯彻工作,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党代会精神上来。着重从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走出振兴发展新路的战略思想;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我省振兴发展的形势和目标任务;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省党代会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部署要求三个方面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省党代会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规模效益型农业,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报告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品牌建设、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程机械化整省推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信息化、农村金融、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作出了明确部署,全委上下要着力把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转化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举措,转化为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自觉行动,转化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三稳三增十进”任务的实际成效。

会议强调,切实把贯彻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学是基础,做是关键。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走出振兴发展新路的战略思想。委直各党委、总支、支部要认真学习传达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巴音朝鲁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在学习领会大会精神上下功夫,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取得良好实效。

一要迅速组织传达学习。委内处(室)、委直单位要抓紧行动起来,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大会精神,以传达学习巴音朝鲁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在全委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二要突出学习重点。委直各基层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列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内容,组织党员干部认真研读省十一次党代会相关文件,原原本本地学习省党代会报告、省纪委的工作报告,既要通读通学,又要精读细学,全面理解报告内容,准确把握主要精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委管领导班子要认真制定学习计划,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贯彻,尤其要注意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抓住灵魂,把握精髓,联系实际,指导工作。三要提高学习实效。各党委、总支、支部要发挥主体作用,详细制定学习计划,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系统性,确保时间、人员、效果的落实。四要营造浓厚氛围。委直各党委、总支、支部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讨论,交流学习经验和学习体会,推动学习深入开展。要充分运用《吉林农业》、《吉林农委》简报、《农业农村工作参考》、吉林农网、OA系统、QQ群、微信等各种媒体,加强学习引导,开展学习活动,宣传好做法、好经验,积极营造全委学习宣传贯彻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良好氛围。

于强强调,全省农业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把讲话精神贯穿到、体现到、融入到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坚决完成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重点任务。要突出“一个统领”。自觉以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特别是巴音朝鲁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指导和推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要突出“两个加快”。一是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着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点带面,积量变为质变,向着体系完整、模式多元、创新驱动、梯度推进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加快建立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着力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能力、综合保障供给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突出“三个着力”。一是着力打造规模效益、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家庭农场联盟、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打豆米牌、念山海经、唱林草戏;二是着力打造幸福宜居、文明富裕美丽乡村。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重点村建设规划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开展美丽乡村示范,保护文化特色,打造农村美丽家园。坚持农村像农村,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走出一条符合吉林农村实际的建设路子;三是着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完善职业农民管理体系和教育培训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大批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要突出“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主攻方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优化导向,以推行绿色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推进改革创新为根本途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二是坚持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主题,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努力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确保到2020年,在14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三是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深入实施农民增收四年行动计划,强化“保增降减”各项措施落地,深入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广辟增收门路,力争实现农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目标,确保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四是坚持以三稳三增十进为重点任务,坚守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农民增收势头、稳定农村社会底线,扭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目标,推进结构调整、农业基础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机装备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经营、“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品牌建设、“五区三园”建设、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等重点任务落实。要突出“五个突破”。一是在稳定粮食综合产能上寻求突破,今后五年,力争粮食综合产能稳定在700亿斤阶段性水平。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绿色大粮仓。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突破1000万亩,到2025年总量占比超过60%。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重点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功能区小农水利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力争用5年时间有效灌溉面积突破3000万亩。加强农机装备建设,加快全程农机化整省推进试点,实施普惠制敞开式补贴政策,建设全程机械化农机合作社突破500个,202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推进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打造1~2户全国种业10强企业集团。二是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寻求突破。今后五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加快发展棚膜经济,新增棚室140万亩,棚室总面积达到250万亩以上,总收入250亿元;人参总产值1000亿元;食用菌产值140亿元;园艺特产业总产值2500亿元。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立东、中、西部三大特色加工集聚片区,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业聚集园区,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7000亿元,年均递增7%。加快发展休闲农业,营业收入突破120亿元,年均递增15%。加快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动形成中部粮食生产核心区、东部山地特色优势产业区、西部生态农牧区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和创业园等五区三园建设,力争建成1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一批农业科技园、农民创业园以及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三是在农村金融与服务业发展上寻求突破。加快农村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村金融和保险服务保障能力,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县域全覆盖,扩大玉米价格保险+期货/期权创新试点。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扩大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加强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四是在农村改革上寻求突破。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制定出台实施意见,妥善处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制定实施政策意见,扩大改革试点,力争用3年完成清产核资,5年左右完成改革任务。推进农垦改革,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和办社会职能分离试点,开展农垦土地确权登记,实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场提升行动,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农垦总体改革任务。五是在农业绿色发展上寻求突破。突出护绿。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一控两减三基本”行动(“一控”,就是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划定总量的红线和利用系数率的红线;“两减”,就是把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减下来;“三基本”,就是针对畜禽污染处理问题、地膜回收问题、秸秆焚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做到无害化利用),重点是通过资源化利用的办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到2020年基本完成,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治。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是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加强农村外源性污染防治,加大河道两岸和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力度,防止城市和工业“三废”下乡,向农业农村扩展。突出产绿。开展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行动,扩大黑土地保护治理试点,推进耕地轮作试点,涵养和培肥地力,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农机深松整地和重大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应用,提升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扩大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加大秸秆肥料化利用力度,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做好现有农业标准的修订完善和新标准的制定。加强“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总量突破3000个,规模化生产基地突破100个。突出唱绿。大打生态牌、绿色牌、安全牌,叫响“健康米”“放心肉”等特色优势品牌,让百姓一用吉林农产品就感到是健康放心的。大打“吉字头”“长白山”标志,加快推动证明商标注册、地理标志产品登记,加大“吉林食用玉米”“吉林杂粮杂豆”“吉林长白山人参”“吉林长白山食用菌”等品牌建设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切实加强全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全委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精神,推动省农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为我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各处室、各单位要紧密联系各自实际,各项工作必须紧锣密鼓推进,切实把当前工作和今年各项重点任务统筹安排落实好,要把学习贯彻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和全委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要按照“各项重点工作一项一项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照单对账,跟踪督办,压茬推进”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农业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民增收、棚膜经济、全程农机化、农业科技创新、五区三园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品牌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典型模式示范以及重点会议筹备等15项重点工作,抓好落实,总的要求是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努力为吉林全面振兴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省农委机关党委供稿)

猜你喜欢

党代会现代农业精神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一图看懂十三届市纪委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一图看懂十三届市纪委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虎虎生威见精神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