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蓑蛾类害虫的发生危害规律与监测防控技术
2017-02-02王华弟黄茜斌饶汉宗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浙江省杭州市000
王华弟 黄茜斌 饶汉宗 沈 瑶 (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浙江省杭州市 000;
2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果树技术推广总站 318020;3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植物保护检疫站 323900)
杨梅蓑蛾类害虫的发生危害规律与监测防控技术
王华弟1黄茜斌2饶汉宗3沈 瑶1(1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浙江省杭州市 310020;
2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果树技术推广总站 318020;3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植物保护检疫站 323900)
杨梅蓑蛾类害虫为浙江省杨梅主产区的间歇性、突发性害虫,研究和探讨该虫害的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对于控制该虫害的突发成灾具有重要意义。调查结果表明,大蓑蛾、白囊蓑蛾在浙江省杨梅主产区1年发生1代,茶蓑蛾1年发生1~2代,桉蓑蛾1年发生2代。为有效控制该虫害发生,保障杨梅生产的安全,在探明杨梅蓑蛾类害虫生物学特性、种群发生消长动态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了杨梅蓑蛾类害虫预测预报方法,确立了虫口基数与发育进度、危害情况、栽培管理和气象观测方法,提出了发生期和发生危害程度的预测方法,并研究提出了防治对策以及农业、物理、生物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
杨梅;蓑蛾类害虫;发生规律;监测调查;防治技术
杨梅蓑蛾属鳞翅目蓑蛾科,又称袋蛾、蓑衣虫、袋衣虫等。在浙江省杨梅主产区发生危害的蓑蛾类害虫有大蓑蛾、桉蓑蛾、白囊蓑蛾和茶蓑蛾等,主要以幼虫取食杨梅新梢叶片和嫩枝皮,致使小枝枯死,甚至全树枯死,严重影响了杨梅的开花结果及树体的生长。陈叶青[1]、张连合[2]、张文翰[3]、刘文爱[4]等对杨梅蓑蛾类害虫的生活习性、影响因素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但对该虫害的监测调查和预测预报、综合防控对策等,尚缺乏系统研究[1-5]。为此,近年来,笔者对杨梅蓑蛾类害虫的种群发生动态、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发生为害和影响因素观测
在浙江省台州黄岩、丽水青田、宁波慈溪等杨梅主产区,设立调查观测点,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等方法,观测杨梅大蓑蛾、桉蓑蛾、白囊蓑蛾、茶蓑蛾的蛹、成虫、幼虫、卵的形态特征及种群发生消长动态,调查寄主植物、耕作栽培管理、天敌因子和气候条件等与害虫发生间的关系。
1.2 测报方法的制定
在杨梅园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和黑光灯诱集成虫,开展田间取样、监测方法的调查研究,确定调查项目和方法,制定预测预报方法。根据虫源基数、虫口发育进度、栽培管理和气候条件等,综合分析预测害虫的发生和为害程度。
1.3 综合防治技术
调查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性诱剂等诱杀成虫和人工剪除虫袋、天敌保护利用等绿色防控的效果,提出防治对策及农业、生物、物理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2.1.1 大蓑蛾
(1)成虫。雌雄成虫异形。雌成虫长20~30 mm,无翅,足退化,体呈乳白色或淡黄色,胸部及腹末有许多淡黄色绒毛,藏于袋囊中。雄成虫长15~20 mm,翅展35~45 mm,前翅近外缘有4~5块透明斑,体呈黑褐色,具灰褐色长毛。(2)卵。椭圆形,淡黄色,长约1 mm。(3)幼虫。雌雄异态明显,雌幼虫肥大,体长30~40 mm,头呈赤褐色,腹部呈黑褐色,各节有横皱,胸部背面呈灰黄褐色,有光泽,具2条棕色斑纹。雄幼虫头呈黄褐色,中央有一白色“人”字纹,胸部呈灰黄褐色,腹部呈黄褐色。(4)蛹。雌蛹长25~30 mm,赤褐色,似蝇蛹状。雄蛹长15~25 mm,暗褐色。护囊长约60 mm,灰黄褐色,护囊外常包有1~2张枯叶,护囊丝质较疏松。
2.1.2 桉蓑蛾
(1)成虫。雌雄成虫异形。雌成虫长5~10 mm,头小,无翅,足退化,体呈黑褐色,似蝇状。雄成虫长3~6 mm,翅展10~20 mm,前翅呈黑色,后翅底面呈银灰色,具光泽。(2)卵。椭圆形,淡白色,长约0.5 mm。(3)幼虫。体长5~10 mm,头呈淡黄色,胸部呈乳白色,腹部各节背板具4块褐色斑,有时褐色斑相连成纵纹。(4)蛹。雌蛹长5~10 mm,黄白色。雄蛹长3~6 mm,茶褐色。护囊长约6~15 mm,护囊表面附有细碎叶片或枝条,护囊口系有长丝1条。
2.1.3 白囊蓑蛾
(1)成虫。雌雄成虫异形。雌成虫长10~15 mm,无翅,体呈淡黄白色。雄成虫长8~12 mm,前、后翅透明,翅展15~20 mm,烟灰色或淡褐色,末端呈黑色,体上密布白色长毛,体呈灰褐色,具白色鳞毛。(2)卵。椭圆形,黄白色,长0.4~0.5 mm。(3)幼虫。体长15~20 mm,头呈褐色,有黑点纹,中、后胸骨化部分成2块,各块均有深色点纹,腹部毛片色深。(4)蛹。雌蛹长5~10 mm,淡褐色。雄蛹长10~15 mm,浅褐色,有翅芽。护囊长30~40 mm,细长纺锤形,灰白色,护囊不附任何残叶与枝梗,完全用丝缀成,丝质较致密,常挂于叶背面。
2.1.4 茶蓑蛾
(1)成虫。雌雄成虫异形。雌成虫头小,体呈黄褐色,腹部有黄白色毛。雄成虫胸背密布鳞毛,前翅近翅尖外缘和外缘近中央各有一块透明的长方形斑。(2)卵。椭圆形,乳黄白色,长约0.3 mm。(3)幼虫。头部有褐色斑纹。(4)蛹。雌蛹胸部弯曲,雄蛹胸部弯曲成钩状。护囊外缀有排列整齐的小枝梗。
2.2 发生消长规律
2.2.1 大蓑蛾
大蓑蛾寄主广泛,主要危害杨梅、梨、桃、葡萄、石榴等。大蓑蛾在浙江省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封囊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开始化蛹,5月中下旬成虫羽化。羽化后雌虫仍在囊内,雄虫从护囊末端飞出,与囊内雌虫交配产卵。5月下旬幼虫孵化爬出护囊分散活动,并咬碎叶片连缀在一起筑新护囊,以7~9月危害最严重,11月开始越冬。
2.2.2 桉蓑蛾
桉蓑蛾在浙江省1年发生2代,以3~4龄幼虫越冬。第1代于3月(气温达8 ℃时)开始活动,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中旬幼虫孵化。第1代虫口少,危害较轻。第2代于8月中旬出现,虫口多,危害猖獗。幼虫半身依附于叶面、半身在护囊内,食害叶皮、叶肉成红色,叶早脱落。
2.2.3 白囊蓑蛾
白囊蓑蛾在浙江省1年发生1代,以低龄幼虫越冬。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化蛹,7月中、下旬出现幼虫,多在清晨、傍晚或阴天取食,低龄幼虫仅食叶肉,高龄幼虫吞食叶片,剩留叶脉。10月上、中旬停食并开始越冬。该虫以7月中旬至8月中旬发生最多,严重时单张叶片上有5~6头害虫,食害下层叶肉成红色,叶早脱落。
2.2.4 茶蓑蛾
茶蓑蛾在浙江省1年发生1~2代,以幼虫越冬。于3月开始取食,6~8月发生第1代幼虫。卵产于袋内,孵化出的幼虫从护囊排泄孔钻出,爬到枝叶上或吐丝下垂,被风吹散迁移。头胸露于袋外,护囊挂于腹部取食。
2.3 影响发生的主要因素
大蓑蛾、桉蓑蛾、白囊蓑蛾和茶蓑蛾属间歇性发生害虫,其发生程度在年度间和地区间差异较大,影响蓑蛾类害虫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虫源、天敌、气候。
2.3.1 虫 源
据田间调查观测,大蓑蛾、桉蓑蛾、白囊蓑蛾和茶蓑蛾繁殖能力极强,单雌平均产卵2 000粒左右,多的可达3 000余粒,孵化率90%以上。同时,幼虫及蛹(包括雌成虫)以囊袋为保护层,不易受到外界环境(雨、雪、风、雹)及捕食性天敌的损害。此外,蓑蛾类害虫食性杂,寄主植物广泛,有利于害虫的越冬和转移危害。因此,虫源基数大,有助于该虫害的发生。
2.3.2 天 敌
据观察,大蓑蛾、桉蓑蛾、白囊蓑蛾和茶蓑蛾幼虫的天敌种类较多,寄生性天敌有四斑尼尔寄蝇(Nealsomyia rufellaBezzi)、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白僵菌(Beauveriasp.)等,捕食性天敌有麻雀、螳螂等。寄生性天敌跟随现象比较明显,且对幼虫的寄生率随害虫发生年限而递增,对抑制其危害和压低越冬虫源基数具有明显作用。
2.3.3 气 候
蓑蛾类幼虫越冬期(11月至翌年2月)的日平均气温与该害虫发生关系密切,即在越冬虫源基数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幼虫越冬期间的日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同期2 ℃时,当年虫害发生较重;接近或高于3 ℃时,虫害则严重发生;低于2 ℃时,虫害发生减轻。
2.4 监测调查方法
在对杨梅蓑蛾类害虫发生危害规律、监测取样技术与测报工作进行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杨梅蓑蛾类害虫的监测测报方法,确立了虫口基数与发育进度观测、为害情况调查、栽培管理与气象观测方法等。
2.4.1 虫口基数与危害调查
监测调查时间为每年3~10月。调查方法:选择当地主栽的“东魁”“荸荠种”等杨梅主要品种,进行定点定园系统观察,每隔5 d调查1次,每个品种选定杨梅树5株,树龄5年以下全株观察,5年以上每株杨梅树观察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的枝条各1根,每根枝条观察顶端10张叶片,观察记载蓑蛾类害虫的种类、幼虫、蛹数量和危害情况。在杨梅种植园,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和黑光灯,诱集观测成虫发生数量。
2.4.2 虫口发育进度观察
监测调查时间为每年7~9月。调查方法:在杨梅园采集幼虫50头,并进行室内饲养,观察幼虫历期、蛹期、成虫和卵期。
2.4.3 栽培管理、天敌因子和气象条件记载
调查杨梅园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情况,记载杨梅抽梢、开花、结果(青果、转色、成熟)等主要生育期和杨梅园天敌的种类、数量以及气温、降水等气象情况。
2.5 预测方法
2.5.1 发生期预测
根据杨梅蓑蛾类害虫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发生历期观察结果,以及历年该害虫各代之间发生的期距积累的历史资料,作出卵孵和低龄幼虫盛发危害的预测。
2.5.2 危害程度预测
根据杨梅蓑蛾类害虫的虫源基数、寄主植物、天敌因子以及气候条件变化等,综合预测其发生危害趋势。如当寄主植物分布广泛、虫源基数高、天敌抑制能力弱、冬季气温偏高,则蓑蛾类害虫对杨梅果园有严重危害的趋势。
2.6 综合防治技术
杨梅蓑蛾类害虫的防治应从农林生态系统总体出发,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物理、生物、农业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控害虫的发生和为害。
2.6.1 剪除虫袋
结合春梢、夏梢的整形修剪和冬季清园,剪除虫袋,并集中销毁,对降低虫口密度有明显效果。
2.6.2 灯光诱杀
蓑蛾类害虫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在夜晚8~9时,悬挂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成虫,可降低害虫的发生基数。
2.6.3 生物防治
蓑蛾类害虫的天敌种类较多,可利用四斑尼尔寄蝇、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等进行生物防治。同时,要充分保护山林自然资源,减少杨梅园用药,且果园留草或种植蜜源作物,为天敌提供庇护场所,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防治作用。
2.6.4 药剂防治
在蓑蛾类害虫突发、暴发情况下,应选用高效安全的药剂进行防治。在蓑蛾类害虫零星发生时,则主要采取加强果园管理、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人工捕杀等措施,也可结合防治其他害虫时进行兼治。
3 讨 论
杨梅蓑蛾类害虫的监测调查是综合防治的基础,目前国内尚未见关于杨梅大蓑蛾、桉蓑蛾、白囊蓑蛾和茶蓑蛾的测报方法的报道[1-5]。本研究在探明杨梅蓑蛾类害虫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规律和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制定了预测预报方法,确立了虫口基数与发育进度、为害情况、栽培管理和气象观测方法,提出了发生期和发生危害程度的预测方法,为蓑蛾类害虫的测报调查技术规程的制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积累系统的测报资料,从而进一步提高监测预警预报水平。但由于杨梅在我国属小宗作物,目前在杨梅蓑蛾类害虫防治上尚无登记药剂[5~6],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快对杨梅蓑蛾类害虫对口安全高效药剂的筛选登记与应用,切实保障杨梅生产安全。
[1]陈叶青,樊军龙.大蓑蛾生活史观察及防治效果试验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16(1):34-36.
[2]张连合.大蓑蛾的为害及防治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23-9025.
[3]张文翰.影响大蓑蛾发生主要因素分析[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4(5):18-19.
[4]刘文爱,范航清.危害广西红树林的四种蓑蛾的发生和传播规律初探[J].应用昆虫学报,2011,48(6):1850-1855.
[5]王华弟,沈颖,黄茜斌,等.浙江省杨梅病虫害种类与发生规律及其绿色防控技术[J].南方农业学报,2017,48(4):640-646.
[6]戴德江,沈瑶,丁佩,等.浙江省特色作物用药登记现状与展望[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3):299-302,306.
2017-06-07
浙江省科技计划公益技术研究农业项目—杨梅安全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应用(编号:2015C32008);浙江省“三农六方”农业科技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