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优1540”在松溪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7-02-02张常春福建省松溪县河东乡农技站353500
张常春 (福建省松溪县河东乡农技站 353500)
“甬优1540”在松溪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张常春 (福建省松溪县河东乡农技站 353500)
“甬优1540”是由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组合,2015、2016年在松溪县试种、示范,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抗倒等特点。为促进“甬优1 5 4 0”在松溪县的进一步推广种植,介绍了其在松溪县种植的特征特性,并从浸种消毒、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及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甬优1 5 4 0;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针对当前国内各单位选育的籼粳杂交稻普遍存在的植株偏高、感光性较强、生育期较长、应用范围较窄等缺点,为满足各地水稻生产的多样化需求,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利用自主育成的早熟晚粳不育系“甬粳15A”和早熟中籼恢复系“F7540”成功选育了籼粳杂交稻新组合“甬优1540”。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浙审稻2014017),2017年通过福建省引种备案{(闽)引种[2017]第001号}。2015年松溪县种子管理站引进“甬优1540”并作中稻试种,2016年作中稻和烟后稻作大面积示范种植,田间表现均为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抗倒性好、抗病性较强等。为促进该品种在松溪县的进一步推广种植,现将其在松溪县种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特征特性
1.1 产量表现
“甬优1540”2011年参加浙江省单季籼粳杂交稻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为682.7 kg,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6.4%,达显著水平。2012年参加浙江省单季籼粳杂交稻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为667.6 kg,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4.9%。两年浙江省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为675.2 kg,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5.7%。2013年参加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为668.5 kg,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6.7%。
2015年,“甬优1540”在松溪县河东乡大布村作中稻试种0.2hm2,平均每667 m2产量为636.6 kg,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8.5%,达极显著水平;2016年,在松溪县河东乡大布村作中稻示范种植0.4 hm2、在渭田镇溪尾村作烟后稻示范种植0.33 hm2,经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648.7、558.2 kg,比对照“甬优9号”分别增产8.7%和6.2%,均达极显著水平。
1.2 主要农艺性状
“甬优1540”株高适中,长势旺盛,株型紧凑,剑叶挺直,叶色浅绿,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穗型大,后期转色好。据成熟期调查,每667 m2有效穗数16.7万穗左右,平均株高119.4 cm,穗长21.8 cm,每穗总粒数210.3粒,结实率84.1%,千粒重23.3 g。
1.3 生育期
“甬优1540”作中稻种植,于5月15~20日播种,6月15~20日移栽,10月中旬成熟,全生育期140 d左右,比对照“甬优9号”短6~7 d;作烟后稻栽培,于6月下旬播种,7月下旬初移栽,10月中旬末成熟,全生育期123~125 d,比对照“甬优9号”短3~5 d。
1.4 抗 性
经对“甬优1540”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但在松溪县种植过程中未发现有叶瘟病、穗瘟病发生,而纹枯病、稻曲病为中等偏轻发生。
1.5 稻米品质
经农业部稻米品质检测,“甬优1540”糙米率79.1%,精米率71.1%,整精米率71.1%,粒长6.6 mm,长宽比2.3,垩白粒率31%,垩白度5.1%,透明度2级,胶稠度71 mm,直链淀粉含量16.0%,米质达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稻标准。此外,“甬优1540”稻米外观色泽明亮,且米饭松软,食味品质极佳,商品性好。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浸种消毒
播种前选晴天晒种1 d,应将种子摊晒在竹席或谷垫上,禁止将种子摊晒在水泥地面上,以免灼伤种子。晒种后浸种消毒6~10 h,然后洗净沥干再保温保湿透气催芽,催至破胸露白即可播种,但禁止用编织袋及密闭工具催芽,防止闷芽。
2.2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在松溪县,“甬优1540”作中稻种植一般于5月中下旬播种,作烟后稻种植一般于6月下旬播种,每667 m2秧田播种量为12 kg左右,稀播、均播。播种前秧田应施足基肥,每667 m2施进口复合肥50 kg;秧苗1叶1心时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促矮壮分蘖;2叶1心时每667 m2施尿素5 kg、氯化钾5 kg作断奶肥;3叶1心时每667 m2施尿素5 kg作壮苗肥;移栽前3~5 d每667 m2施尿素5 kg作送嫁肥。作中稻秧龄在28 d左右,作烟后稻秧龄在25 d左右,带药、带蘖移栽。
2.3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数
“甬优1540”分蘖力中等偏弱,要求适当密植,插足基本苗数。一般株行距为23 cm×23 cm或20 cm×26.7 cm(中稻)或20 cm×23 cm(烟后稻),丛插2粒谷,每667 m2插1.25万~1.4万丛,确保每667 m2基本苗数达5万~6万苗、有效穗数达15万穗以上。
2.4 科学施肥
应遵循“攻头、稳中、保尾和后期减少氮肥施用、增施钾肥”的施肥原则。“甬优1540”一生每667 m2施纯氮13 kg左右,氮、磷、钾肥比例为1.0∶0.6∶1.0;基肥、分蘖肥、穗粒肥比例氮肥为5∶3∶2、钾肥为2∶4∶2,磷肥主要作基肥施用。基肥提倡施用农家有机肥及三元复合肥;分蘖肥在栽后6~7 d施入,施用水稻专用肥或三元复合肥,促早发,为高产搭好苗架;穗肥在幼穗分化2期施入,施用一定量的氯化钾和少量尿素;粒肥要看苗施用,可在剑叶全展期施入,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提高产量,且后期落色好、籽粒饱满、米质更优。
2.5 科学管水
浅水插秧,寸水返青。分蘖期薄水勤灌;当茎蘖数达每丛12个左右时及时多次轻搁,晒田应根据栽插期、秧苗情况、土壤质地、肥力、气候条件等灵活掌握,以达到控制无效分蘖的目的;深冷烂田要进行晒田。当进入幼穗分化后,薄水孕穗养胎;齐穗后保持田间干湿交替状态,以利根系生长,促进籽粒灌浆。一般以在收割前5 d左右断水为宜,切勿记过早断水。
2.6 综合防治病虫害
加强稻田水肥管理,搞好健身栽培,控制病虫害发生。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达到防治指标时,适时进行防治。提倡采用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生物防治技术,以减少农药用量,提高稻米品质。如需药剂防治,要注意科学用药,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严格禁止使用毒性高、残留期长的化学农药。
要注意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等,尤其是要加强秧田期和大田前期的稻飞虱防治及破口前期5~7 d的稻曲病防治工作。稻飞虱可每667 m2用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0 g或10%烯啶虫胺水剂20 mL对水50 kg喷雾防治;稻曲病可每667 m2用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5 mL或12.5%氟环唑悬浮剂50 mL对水50 kg喷雾防治。
2.7 及时收获,提高稻米品质
当“甬优1540”成熟度达95%时及时收获。“甬优1540”落粒性不强,不早衰、不倒伏、适合机械收割,可在晴天稻穗上露水干后进行收割。注意单收单晒,条件允许的可采用机械干燥,切不可在强烈阳光下暴晒,否则会使稻米发生断裂、碎米多、整精米率降低,影响稻米品质。
2017-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