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教学体会

2017-02-02卜明伟杨金磊贾艳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6期
关键词:及格率剂量学放射治疗

卜明伟,杨金磊,贾艳华

1.吉林省肿瘤医院放疗研究室,吉林长春 130012;2.吉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吉林长春 130012

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IMRT)即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要求辐射野内剂量强度按一定要求进行调节,简称调强放疗[1]。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为肿瘤的放射治疗带来了一次变革,调强放射治疗具有高剂量等剂量线面与靶区在三维空间形状一致,而靶区边缘剂量梯度大的特点,能够很好的遵循放疗的四大原则:靶区剂量准确[2];近正常器官受照剂量小;保护关键器官;靶区剂量分布均匀。但其治疗方式复杂,增加了治疗过程中错误的几率,由于其高度适形的剂量学特点,错误的发生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使肿瘤控制率下降,正常组织并发症几率上升。所以调强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确保调强放射治疗的精确是极其重要的。为确保调强放射治疗的精确,需要进行剂量学验证,剂量学验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绝对剂量验证和相对剂量验证。对于刚进入临床的实习生,对于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验证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对于其特点,验证方法知之甚少,所以对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实习学生来说也是挑战性极大的科目。临床教学方法很多,该文根据多年从事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教学的临床经验,通过对各种临床实习带教方法进行剖析,总结,制作出多元教学法,分析多元教学法在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临床特点教学效果,为临床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应用教学提供良好的理论教学基础,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在该院放射科实习的学生共计16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名,其中观察组女同学3名,男同学 5 名,年龄 21~25 岁,平均年龄(23±4.14)岁,入科测评考试成绩(83.12±4.35)分;对照组女同学3名,男同学 5 名,年龄 22~25 岁,平均年龄(23.5±4.41)岁,入科测评考试成绩(84.14±5.16)分,两组性别、年龄、入科成绩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方法为:首先带教老师为学生讲解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基本理论以及临床治疗的基本知识,掌握治疗剂量验证的方法与技巧,学生按要求掌握带教老师所讲解的内容。实习结束后由带教老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与实践能力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记录考核成绩。

观察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方法如下。

1.2.1 观摩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 首先带教老师通过传统教学法进行理论知识授课教学,包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基本理论以及临床治疗的基本知识。然后带教老师通过观摩法学习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以及常用主要剂量仪点剂量仪、明胶剂量计、平面剂量仪。最常用的实时患者剂量验证系统是二维电离室矩阵,是目前较先进的实时二维验证系统。观摩过程中注意观察各通道的一致性,一致性好再测量本底。

1.2.2 团队讨论法法和多种思维培养法进行讨论学习对于以上理论知识带教老师进行细化讲解,通过团队讨论的方法要求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开拓思维,广泛涉略关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方式方法,鼓励学生亲身操作,带教老师进行指导辅助,积累经验,多种思维思考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在临床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

1.3 统计方法

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以及实习学生对教学满意度采用SPSS 17.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对比采用 χ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出带教效果比较

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及格率87.50%,对照组学生理论知识及格率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实践操作及格率87.50%,对照组学生实践操作及格率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学生带教效果比较[n(%)]

2.2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价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价,观察组学生满意度为87.50%,对照组满意度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调强放疗是在CT影像上勾画好解剖轮廓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由计划者根据靶区部位和大小在计划系统上安排照射野的入射方向、大小、形数目并对各个辐射野分配权重然后由计算机系统进行剂量计算,算完后显示射野分布,计划者依据靶区及正常组织所受剂量来评估计划的好坏[3]。如何进行计划剂量验证在放射科临床教学中属于难度较大的学科。临床带教老师往往需要通过多种方法教学,以便让学生更加了解计划剂量验证,掌握治疗原理和手段。该文通过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通过传统教学方法以灌输式教学完成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掌握治疗剂量验证的方法[4];然后通过观摩法了解计划设计时应各器官的耐受剂量,等剂量曲线的分析方法,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剂量检测的方法;再者以带教老师为指导,鼓励学生进行团队讨论[5],最后通过亲自实践教学法,主张实习生亲自动手去做计划,去操作加速器、模拟机和治疗计划系统。带教老师在一旁进行观察,并及时地进行纠正错误和引导启发。然后,根据实习生的不足之处进行特殊的讲解训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该文通过对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带教方法教学,对观察组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法教学,通过分析两组学生理论知识及格率、临床实践能力及格率以及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及格率87.50%,对照组学生理论知识及格率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实践操作及格率87.50%,对照组学生实践操作及格率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价,观察组学生满意度为87.50%,对照组满意度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多元化教学法在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应用教学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带教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创新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临床素质修养,养成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习惯。学生满意度提高,有效提升了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验证的教学质量,值得临床实习带教推广。

[1]蒙光化.基于Xio治疗计划系统调强计划设计中剂量限量环的勾画技巧和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20):2810-2811.

[2]邱大,谭兵,万跃.鼻咽癌放射治疗IMRT与Arc调强计划的剂量学比较[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2,4(3):225-228.

[3]尹永智,李公平,徐大鹏,等.核成像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联合开展探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6(3):107-108.

[4]周鸣飞,李鹏,李长龙.放射治疗技术实习生带教方法的探讨[J].Medical Equipment,2014,27(6):45-47.

[5]孙成英,刘大伟,赵玉霞,等.以团队为基础教学模式在肿瘤放射治疗选修课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10):1498-1500.

猜你喜欢

及格率剂量学放射治疗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直肠癌患者术前放射治疗应用Tomo和Monaco计划系统的剂量学差异及Gamma通过率对比
系列性科普
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及肺功能指标评估
放疗
要想单词记得牢,动力来帮忙
对部分高校规定基础学科及格率的看法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三种计划方案对比分析
宫颈癌螺旋断层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剂量学研究
容积调强技术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剂量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