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BAR标准化交班表在心肌梗死患者交接班时间管理中的应用

2017-02-02黄英徐丽琼刘彩娥罗文坚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6期
关键词:交班交接班晨间

黄英,徐丽琼,刘彩娥,罗文坚

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急诊科,云南昆明 651300

心肌梗死为急诊科常见疾病,病情变化快,危险性高,若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患者病死[1]。统计显示,我国心肌梗死每年新发病人数为65万左右[2],可见研究心肌梗死诊疗及护理措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由于心肌梗死病情较重,护理风险高,这对于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交接班为临床护理中重要组成内容,是确保临床护理工作连续进行的必要措施,交接班质量直接影响医院护理水平与患者救治结果[3]。在实际护理中,因心肌梗死护理交接班缺少规范化标准,在交班中易发生重点不突出、交班不全等现象,同时所需交接班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对患者可造成影响。因此需对心肌梗死护理交班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操作意义重大,节省交接班时间。为实现这一目的,该院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了《SBAR标准化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交班表》,并在交接班中应用,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科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62例心肌梗死患者为应用前,其中男36例,女26例,年龄46~74 岁,平均(59.47±5.06)岁;选取 2016年 6 月—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心肌梗死患者为应用后,其中男 35 例,女 27 例,年龄 45~72 岁,平均(59.54±5.11)岁;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该院急诊科有床位61张,护理人员87名,其中男护士19名,女护士68名,年龄24~57岁,平均(35.62±3.54)岁;医师41名,其中男医师22名,女医师19名,年龄 27~55 岁,平均(36.48±3.71)岁;该科室施行集中交班与床边交班,在集中交班时,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由夜班护士说明患者夜间情况;床边交接由护士完成。

1.2 方法

该院从2016年6月起在心肌梗死患者交接班中应用SBAR标准化交班表:①制定交接班表:通过专家咨询法、文献分析法,结合该院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实践性的《SBAR标准化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交班表》,见表1。②培训:由护士长与责任组长共同组建培训小组,对所有护士展开培训,确保所有护士掌握交班表的应用方法。由护士长督促护士落实交班表。③实施:待所有护士熟练掌握并能顺畅应用交班表后,全面实施。由护士长检查落实情况,在实际落实中加以督促。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交接不清事件(由于交接不清楚,在交接班后需要再次与交班护士联系)发生情况。②由护士长在两时期分别随机展开36次抽查,统计晨间口头交接班时间。③在两时期对医护人员交接班满意度展开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满意人数占比之和。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正态分布)以(±s)表示,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SBAR标准化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交班表

2 结果

2.1 交接不清事件发生情况

应用前62例患者交接班中,共发生交接不清事件7例,发生率为11.29%;应用后62例患者交接班中,共发生交接不清事件1例,发生率为1.61%;两时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0,P=0.028)。

2.2 晨间口头交接班时间

应用SBAR标准化交接班表后,护士晨间口头交接班时间明显短于应用前(P<0.05)。见表2。

表2 两时期晨间口头交接班时间[(±s),min]

表2 两时期晨间口头交接班时间[(±s),min]

组别 晨间口头交接班时间应用前(n=36)应用后(n=36)t值 P值24.86±3.62 22.71±3.15 2.688 0.009

2.3 医护人员交接班满意度

应用SBAR标准化交接班表后,医护人员对交接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前(P<0.05)。见表3。

3 讨论

SBAR标准化交接班表是根据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制定而成,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是卫生保健组织中为促进交流沟通而采取的技术[4-5],其中S表示现状,B表示背景,A表示评估,R表示建议,其涉及沟通中的各个环节[6]。为推广这一沟通模式,确保所有急诊科护士均可掌握这一沟通方法,该科对其适当简化,制作成标准化交接班表。

表3 不同时期医护人员交接班满意度分析

经过一年应用,该研究发现,心肌梗死患者交接不清事件发生率从11.29%降低到1.61%,可见借助SBAR标准化交接班表能建立标准化的沟通方式,确保患者疾病及治疗信息得到清楚而准确的传达,有效避免护士交接班中经常出现的交接不清问题,这对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十分有利。研究同时发现,护士晨间口头交接班时间 从应用前的 (24.86±3.62)min缩短到(22.71±3.15)min,可见应用SBAR标准化交接班表可简化交接班流程,提高床边交接效率,这与已有研究结果[7-8]一致,对于提高护理工作焦虑、避免患者受到过多打扰有重要意义。另外,应用后医护人员对交接班的满意度从应用前的71.88%提高到95.31%(P<0.05),这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该研究经实践发现,通过SBAR标准化交接班表,交班护士可以明确告知接班护士哪些是护理重点,哪些内容应该优先处理,同时护理人员对于患者情况也有更准确的把握,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在心肌梗死患者交接班中应用SBAR标准化交班表,可减少交接不清事件,缩短交接班时间,同时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值得推广。

[1]杨姗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10(z2):525.

[2]刘雯,卢惠娟,胡雁,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病早期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43-346.

[3]程宝珍,张小红,牛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5):9-11.

[4]宋秀婵,黄萍英,徐红,等.运用SBAR沟通模式降低ICU护士交接班缺陷率[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5):413-415.

[5]柳素玲,湛江平.SBAR标准化交接表在PCI术后患者交接班中的运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旬刊,2017,11(8):101-103.

[6]蓝莹,祝海香.英国病情交流SBAR模式在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9):599.

[7]徐永能,卢少萍,黄巧,等.SBAR标准化床边交接班在老年卧床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8):2225-2228.

[8]邱金花,林燕平,林宁,等.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满意度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5,30(2):58-61.

猜你喜欢

交班交接班晨间
交接班核查表在ICU床边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手术室采用信息化交接班方式的效果分析
开展小微园混龄晨间游戏
基于轨迹数据的出租车交接班时空分布识别方法
2008年—2017年我国护理交接班研究热点共词聚类分析
对幼儿晨间播报的几点思考刁
浅析医院多级交班系统功能规划设计与探讨
浅谈中班幼儿晨间锻炼游戏开展的策略
总分总护理交班模式在老年病科的应用及体会
基于图片视觉强化的多媒体交班模式在手足外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