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2017-02-02贾晓宁赵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6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层级护士

贾晓宁,赵芳

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青岛 266000

神经内科患者病情多数复杂,如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不足,患者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就会增加[1],不仅给医院的声誉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更是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造成了阻碍[2]。根据卫生部门的相关要求,该院将层级管理实施于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当中,将护理人员分为不同的层次并完全落实岗位工作,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促进患者的恢复。在该次研究中,该院于2013年5月起实施层级管理,将实施层级管理前作为对照组,实施层级管理后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神经内科有固定床位45张,使用率为110%,护理人员21名,年龄在20~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2±4.7)岁,其中中专学历5名,大专学历13名,本科及以上学历3名;护师职称6名,主管护理职称1名;护龄5年以下9名,5~8年7名,8年以上5名。

1.2 层级管理方法

1.2.1 人员组成 神经内科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职称、学历、工作能力等各方面条件将全部护理人员分为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3个层级,每名责任护士轮流值夜班,所负责的患者为3~4例,护理组长轮流带辅助护士值夜班,同时减少护理组长值夜班的次数。

1.2.2 职责及管理 (1)护理组长职责:①了解和掌握重症患者情况,对抢救及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并参与;②积极与新入院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并做好健康宣教,对护理薄弱环节采取防范措施;③随医生进行例行查房,强化医护沟通,遵医嘱落实治疗措施;④定时对下级的护理记录进行检查,对组内护理病历进行质量监控;⑤配合上级进行护理质量改善,发生护理缺陷及时汇报并查明原因,同时制定整改措施和吸取教训;⑥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训练和考核;⑦对该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对护理措施效果进行评价,做好交接工作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⑧完成临床带教工作。

(2)责任护士职责:于护理组长领导下遵医嘱和护嘱实施各项护理工作,并规范、熟练完成,对辅助护士进行基础护理指导,参与护生带教工作。

(3)辅助护士职责:于责任护士指导下完成基础护理工作。

1.2.3 管理模式 将护长作为科室内进行管理的核心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将护理组长作为护理人员的业务指导对工作进行指引,同时促进指引的落实和不断更新;责任护士应对指引进行严格和规范的执行;辅助护士主要执行技术性较低的基础性护理工作。3个层级的护理人员进行逐级管理,护长定期召开交流会议进行经验交流和问题分析并讨论解决措施。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采取层级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观察。

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该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并向患者发放,收回率100%,问卷中包括护理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和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水平、工作态度4个评价维度,每个维度均设1~4分四级评价,分值由高至低分别表示很好、较好、一般、差,问卷总分值为16分,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的评分范围依次为>14分、8~14分、<8分。 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比较满意(%)。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采用EORTC-30量表进行评估,评估内容有4个层面,分别为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人数为145例,护理总满意度为97.97%,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人数为131例,护理总满意度为88.5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4个层面的评分均有提高,但实验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2 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148)对照组(n=148)t值 P值物质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62.7±5.0 63.2±6.2 3.425>0.05 84.5±4.3 71.8±7.2 6.783<0.05 65.2±5.7 66.9±5.5 7.312>0.05 86.9±6.5 76.3±7.7 6.475<0.05 61.0±6.9 62.0±6.1 5.314>0.05 88.1±8.1 72.4±6.4 6.748<0.05 62.2±5.3 61.6±7.3 7.425>0.05 87.4±7.2 64.7±6.8 9.317<0.05

3 讨论

在该次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护理人员采用了层级管理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科室内的护理人员按照各方面的条件分为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3个层级,每一个层级对应不同的职务[3],相对于常规的管理模式,层级管理更能够激发护理组长的责任感,使护理组长的工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既节约了科室内的人力资源,又增强了护理组长的自我成就感;同时,责任护士因为技术含量较高、难度较大的护理工作能够由护理组长进行指引,所以在工作中更加能够做到忙而不乱,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辅助护士由资深的护理组长进行带教,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以避免发生护理缺陷,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后护理总满意度为97.97%,高于对照组的88.51%,同时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层级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于临床进行推广。

[1]梁雪芬,李素琳,李爱军,等.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8,7(8):65-67.

[2]乐碧芳,闾小慧,刘伟香,等.临床护理路径与护士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2):2312-2314.

[3]郭桂莲,符智蓉,童秀兰,等.APN排班与层级管理在二级医院神经内科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1):92-93.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层级护士
最美护士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