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翼状胬肉显微手术治疗新进展

2017-02-01刘旭坤

保健文汇 2017年6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羊膜

●刘旭坤

翼状胬肉显微手术治疗新进展

●刘旭坤

翼状胬肉是常见病、多发病,到现在为止仍无有效药物能切底治愈,手术为最常见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在不断地改进。手术方式由翼状胬肉单纯切除到翼状胬肉的显微手术,如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结膜移植以及术中平阳霉素、丝裂霉素的应用等,大幅减少术后复发率。现就翼状胬肉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术后复发率作一综述,以期对翼状胬肉的治疗提供帮助。

翼状胬肉;显微镜;新进展

正文: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眼表疾病,不仅引起眼部的刺激症状,外观缺陷,而且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手术是此疾病最有效治疗方法。翼状胬肉手术方式的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历史,是几代人经过数十年不懈的努力而取得的。通过回顾翼状胬肉手术方式的演变历程,人们认识到翼状胬肉手术方式发展是飞速的,传统手术方式复发率30%--50%,甚至高达80%。近年来采用显微镜下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等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能更有效的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但仍不完美,眼科工作者尚须努力,为人类光明事业作出新的贡献。本文主要对翼状胬肉的显微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率进行综述,探讨对翼状胬肉治疗新进展。

1 显微单纯切除术

最早对于翼状胬肉的手术治疗以单纯切除胬肉为主。这些方法简便易行,易被基层医院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巩膜爆露法,彻底清除病变部位结膜下胬肉组织,使受累角膜附近的小范围巩膜裸露。胬肉转埋发,将胬肉头部与角巩膜分离,将其转移至上方或下方的球结膜下。上述方法尚不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术后胬肉复发率高达43%。近年来在我院近年来采用显微翼状胬肉切除术并部分巩膜面暴露,取得满意的效果。显微手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尽可能将胬肉表面的薄层结膜上皮从胬肉组织中分离出来,主要是减少角膜实质层的损伤,使角膜表面清洁光滑,搔刮巩膜表面时尽量减少巩膜损伤保持巩膜表面光滑,并暴露2~4mm角膜缘外的巩膜表面。而且显微镜下分离胬肉头部和体部的处理较为彻底,减少术后复发率,人们已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改进。随着医疗设备与技术的提高,手术显微镜逐渐应用于翼状胬肉治疗中,使难度大、但效果好的手术方式不断涌现。翼状胬肉的病理改变主要是结膜及结膜下增生的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并侵犯角膜,因此手术中尽量去除结膜。

2 带蒂结膜瓣移植术

手术方法:表面麻醉后取2%利多卡因行胬肉下浸润麻醉,显微镜下自胬肉头部分离切除翼状胬肉及其下方的病变组织,使角膜创面光滑平整,巩膜创面充分烧灼止血,根据切除后结膜缺损区的情况选择上下穹窿的健康结膜组织2~3mm,进行代替移植至巩膜创面覆盖于缺损区,10-0尼龙线连续对位缝合球结膜创面,单眼包扎每日换药,10天后拆线。本术式尽可能切除病变组织,保留相对健康的结膜组织,取结膜瓣不要过厚转位时要结膜瓣翻转。作用机制:移植的结膜瓣和近角膜缘的巩膜暴露起到了阻止胬肉组织向角膜生长的屏障作用。

3 羊膜移植

自1995年Kmi和Tseng报告用经过处理的保存的羊膜重建眼表获得成功以来,羊膜移植便开始广泛应用于翼状胬肉的治疗。手术方法:显微镜下胬肉切除同单纯切除法,擦干巩膜面,裁剪与巩膜暴露区面积相当的生物羊膜瓣,将适当大小的羊膜移植于巩膜裸露区域,近角膜缘保留2~3mm的巩膜裸露区。自2012年1~12月我科行此术式病例40例,术后复发率10%,是相对理想的手术方法。其作用机理:羊膜是人体中最厚的基底膜,能促进上皮的愈合,维持正常上皮表型,减轻炎症和血管化,其基质中所含有多种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胬肉成纤维细胞分化,促进角膜缘干细胞的生长、分化,促进周边结膜上皮细胞向羊膜移行、增生,同时有利于角膜上皮细胞的生长、移行和防止其凋亡,具有抗纤维化和抗新生血管形成等多种功能。治疗效果:羊膜移植治疗胬肉复发率较低,复发性胬肉尤为明显。优点:来源广泛,材料大小不受限制,对于手术创面大的巨大胬肉,而结膜取材受限,或受条件限制不能继续开展时,羊膜移植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4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实际是在结膜移植和角膜上皮移植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人们对角膜干细胞理论的认知,近几年来角膜缘干细胞的移植才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方法:显微镜下常规作翼状胬肉切除,然后自术眼的上方或下方取带角膜缘上皮的结膜瓣(不包括结膜下的筋膜组织),其长度与切除胬肉组织的巩膜裸露区大小致相符,将带角膜上皮的结膜瓣的角膜缘对准翼状胬肉切除处的角膜缘,用10-0眼科尼龙线间断缝合角巩膜缘2针,并固定于浅层巩膜上,连续或间断缝合结膜,取角膜缘植片处可不做处理。术后包眼换药,7~10天拆线。作用机制:角膜缘干细胞存在于角膜缘上皮及其浅层基质中,是角膜上皮再生的来源和结膜与角膜间的栅栏与屏障,正常生理条件下能阻止新生血管和假性胬肉侵入角膜。角膜缘的功能低下或缺失,可使角膜上皮增植能力丧失,结膜上皮长入和新生血管形成而导致翼状胬肉形成就,基于上述机制,为受损的角膜缘提供健康的干细胞来源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可重建修复角膜缘上皮组织,恢复干细胞的数量及功能,恢复角膜透明性,并阻止结膜上皮和新生血管侵入角膜,从而达到治疗胬肉及防止其复发的目的。此术式复发率低,经我科行此术式的患者复发率为8%,疗效显著。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县中医医院)

[1]宋强,卢林德.20%酒精浸泡剥离法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J].微创医学,2009,4(5):560-561.DOI:10.3969/j.issn.1673-6575.2009.05.056.

[2]汪丰.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应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对预后的影响[J].微创医学,2015,10(5):672-673,576.DOI:10.11864/j.issn.1673.2015.05.39.

[3]滕凤兰,于先合,陶红等.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目标性监测效果分析[J].微创医学,2014,9(4):490-491,489.DOI:10.11864/j.issn.1673.2014.04.32.

[4]单保生.微创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5):754-755.DOI:10.11723/mtgyyx1007-9564201305031.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羊膜
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2例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
飞入眼睛里的“翅膀”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
羊膜载体对人子宫内膜细胞HGF、MMP-9、VEGF表达的影响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