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指导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7-02-01邓永宾
●邓永宾
营养指导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邓永宾
目的:观察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中应用营养指导的方法与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随机抽选出100例纳入到本次研究中来,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随机、平均分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营养指导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护理前两组24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皆有所改善,且实验组各项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应用营养指导,能改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价值。
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营养指导
急性肾小球肾炎又被称为急性肾炎,该病症的发病非常急,且通常是由于感染之后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的。由于这一病症存在自发缓解的趋势,所以临床并无特效疗法进行治疗,除了使用药物治疗和强调休息之外,在饮食上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也有着重要意义[1]。本文就对在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工作当中加强营养指导所获得的护理效果做出如下总结。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从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随机抽选出100例纳入到本次研究中来,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随机、平均分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范围从18岁到60岁,平均年龄37.8±2.5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范围从17岁到58岁,平均年龄为36.2±2.1岁。使用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手段,包括①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疏导法、倾听法等方法来对其不良心理进行疏导,保持其心理平衡;②健康宣教:结合患者不同的认知水平,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采用专题讲座、发放手册以及创办宣传栏等实施的方法,强调健康宣教的个体化和多元化;③病情变化的观察:对患者是否存在水肿的情况进行观察,每日晨起空腹时测量体重,依据改变对水肿情况进行衡量,对尿量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并着重注意血压情况。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营养指导,为患者制定饮食护理的计划,在对患者病情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检查,依照其病情与检查结果,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并于过程中对患者病情变化态势进行密切观察,及时针对性的改变饮食计划。①限制水的摄入量:如果患者尿量每天能够达到1000ml的这一标准,则无需限水,如果患者尿少且存在水肿的问题,那么当天要求其水的摄入量要比前一天多500ml,如果患者尿量还是不断的减少,且出现了头痛、恶心以及呕吐等问题,则要注意是否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这时便要对其水的摄入量进行严格把控了。②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对于水肿、高血压以及尿少的患者,应该严格限制期钠盐的摄入,应该以每天60~120mg/kg为标准,食盐摄入量则要控制在每天1~3g,待患者病情稍有好转之后、水肿也见有消退,则可适当的放宽钠盐的摄入量,但是还是要保证低盐饮食。③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在发病的初期以及氮质血症期间,要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将摄入量控制在每天0.5g/kg,直至病情见有好转,才可增多蛋白质的摄入量,选择如鱼、牛奶以及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④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需要进行严格管控,但要保证充足的热量来满足期自身代谢需求,避免发生负氮平衡,摄入总的热量要高于126kJ/kg。⑤日常食物的选择:指导患者选择那些富含维生素且脂肪适量的食物,若是在严重少尿或者是循环充血的情况下,还要限制含钾食物的摄入,比如说香蕉、柑橘等等,于恢复正常之后才允许恢复正常饮食。
1.3 评价内容
对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的尿蛋白、血肌酐与血尿素氮这几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水平变化情况,借助于SPSS19.0进行总汇处理,用(±s )来代表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护理前,实验组24h尿蛋白为(3.6±0.5)g/L,血肌酐为(165.4±12.5)umol/L,血尿素氮为(9.6±0.9)mmol/L;对照组24h尿蛋白为(3.4±0.4)g/L,血肌酐为(165.8±12.7)umol/L,血尿素氮为(9.5±0.8)mmol/L;②护理后,实验组24h尿蛋白为(1.1±0.2)g/L,血肌酐为(70.2±6.3)umol/L,血尿素氮为(4.3±0.5)mmol/L;对照组24h尿蛋白为(1.8±0.3)g/L,血肌酐为(82.1±7.6)umol/L,血尿素氮为(6.7±0.7)mmol/L;护理前两组24h尿蛋白(t=1.397)、血肌酐(t=0.100)、血尿素氮(t=0.37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皆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患者的24h尿蛋白(t=8.682)、血肌酐(t=5.391)与血尿素氮(t=12.477)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3 讨论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工作应该是以其病情为基本出发点,予以针对性的饮食指导,督促患者能够遵从护理人员的叮嘱,并帮助其正确、合理的选择食物,于患者住院的始终皆强调对其的营养指导,旨在通过护理的辅助,进一步提高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控制并发症发生[2]。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诱发因素诸多,并且是在感染之后获得免疫反应而发生的一种病变,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水肿、血尿、高血压以及蛋白尿等等,该病为急性起病,基于其发病机制为免疫反应,多发生在感染之后,所以,对该病的护理关键应在于通过营养指导来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其机体免疫力[3、4]。
通过本次研究中对5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营养指导的护理工作,将其落实于治疗过程的始终,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能在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与常规护理方法不同,营养指导旨在通过饮食上的合理搭配,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结合研究结果来看,护理前两组24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皆有所改善,且实验组各项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因此,强调营养上的指导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总的来说,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应用营养指导,能改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价值。
(作者单位: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金堂医院)
[1]武传慧.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营养指导与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4,15(7):843-844.
[2]谭广霞.营养指导与护理在急性肾小球肾炎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1):3012-3014.
[3]于水泳.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36(2):277-277.
[4]王少梅,杨晓彤.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1(6):3925-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