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实践素质提升研究
2017-02-01龙波宇
龙波宇
成都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实践素质提升研究
龙波宇
成都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其整体的综合素质将决定着未来社会的素质及发展状况,实践素质作为反映大学生外化于形的实际能力,和参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一环。本文从实践素质的定义与实践素质提升路径的探究入手,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实践素质的方法。
实践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其整体的综合素质将决定着未来社会的素质及发展状况,决定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程度。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关系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与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大青年的讲话中谈到的,“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大学时期是人的素质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一个高校教育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人的素质的涵义
人的素质是一个理论层面的问题,它有其主观的一面,又有其客观的一面,是在各种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和主观内在的矛盾运动中,在不断的实践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在阶级社会里,人的素质表现出阶级性,这是因为素质主体是现实社会的有思想、有思维的人,也是来自不同阶级、阶层的人,因此人的素质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总是体现本阶级的利益,而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也会把反映自己阶级意识和利益的素质要求灌输给人们,并要求人们发展相应的素质。下面我们就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素质的理解,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及实践素质的重要意义三方面来探讨人的素质的涵义。
(一)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素质的涵义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均有对人的素质的理解,在不同的时期又体现出对“素质”涵义的时代性特征。
1.马克思、恩格斯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以“素质”来探讨人的自身发展问题,而是提出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每个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在这里对“全面”的涵义可以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劳动形式的丰富和多样、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各种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另外,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在人类历史当中,往往因为客观条件的制约,使人呈现出片面的发展状态。因此,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分为三个大致的发展阶段:第一,以对人的依赖为主的阶段;第二,以对物的依赖为主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第三,以所有人的全部劳动力为大家共同的财产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
而“自由”的发展则是指对人作为主体的重视,崇尚个性,健全人格,尊重并促进个体在思维、行动、能力、兴趣、爱好、理想等各方面的发展。另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特别强调了“每个人”,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指的对象不是“单个人”、“某个人”或者“某些人”,而是“每个人”、“所有人”的发展,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现当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理解
毛泽东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们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把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作为人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根据我国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我国培养新时代的人才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创造性和创新精神的提出是对人全面发展进一步的要求,也是顺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标准。
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则提出了人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二)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及实践素质的涵义及作用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社会的进步最终是靠个体的发展来推动和实现的,因此,公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程度。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公民整体素质,培养“四有”新人,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也是我国教育的最终目标。
1.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
每个个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现实的人,其存在与发展都要受到自然与社会等客观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人的素质具有社会历史性。也就是说,人的素质要随着不同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变化、提高。对于现代社会的我国大学生来说,正面临着我国社会主义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个体作为社会主体的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形成较强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而科技的快速进步、改革开放深化发展、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态势又需要大学生具有实践意识、实践能力以及面向世界的开放心态;倡导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又要求大学生拥有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精神。
而所有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才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其原因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由人的素质的形成发展规律决定的。不论个体获得了多么良好,多么先进的思想意识,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形成。二是由人的素质的价值实现途径决定的。个体的素质能够且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其价值,否则,再良好的素质也只是空谈。三是由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性决定的。让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亲身体验,才能更有效的促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提升大学生的实践素质,增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识和能力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
2.实践素质的涵义及作用
实践素质包括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实践意识是指有参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有通过一定的行为途径和方式参与实践的想法、动机、思想和觉悟;实践能力是指在开展实践过程中的计划决策能力、动手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自我教育与提升能力、总结反思能力等。实践意识是实践能力实施和提升的先导,而同时实践意识又只有在实践能力的发挥过程中得到体现并形成新的实践意识。
一个人从接受外界影响,到自我素质与能力的真正提升需要经过大致两个阶段:输入与输出。输入是指人们接受外界的影响,并在现有的思想意识、知识行为结构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和行为习惯等对信息进行判断、筛选、吸收的过程。而实践素质则处于输出阶段,当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后,在一定思想动机的驱使和制约下,根据输入并内化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从所面对的实际情况出发,产生实践意识,并指向具体的行为方式和实践活动,然后在实施实践的过程中发挥并提升实践能力,并在实践的多次反复中养成行为习惯,成为个体稳固的行为模式。由此可见实践素质在人的综合素质形成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提升大学生实践素质的路径探寻
高校素质提升教育主要的途径分为两大类: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理论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等。而实践教育则是通过亲身体验,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
(一)传统高校教育在对大学生实践素质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传统高校教育中用法最普遍的就是课堂教学法,教师通过特定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在课堂上实施教育。其特点是体现了教育者主体的主导作用,能让受教育者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随着近几年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提升的呼吁,传统的单向施教模式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由于教师教学任务的繁重、学生班级人数较多等原因,要在课堂上完全实现双向互动的模式还有待努力。因此,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问题、参与活动机会的缺乏,长期的机会缺乏就会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降低甚至是消失。
第二,教育缺乏针对性。有效的教育是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尊重受教育者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开展的,即使是同一专业同一个班的学生之间都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而传统高校教育则有“一刀切”、“一锅端”的现象,缺乏对受教育者主体差异的分析,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教育没有实效性。只有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才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兴趣,提升实践意识。
第三、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现象。我国传统高校教育目前仍偏重于课堂的理论教育,实践课程所占学分比重偏低,有些实践环节的设置脱离了实际,且很多时候实践课程缺乏针对性,缺少对受教育者主体本身需求的关怀,过分注重形式,有的甚至只是“走过场”。这种理论与实际的“两张皮”现象,使得很多学生高校毕业之后很难很快融入各行业的实际操作。将高校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形成高校教育与社会各行业相互渗透的局面,促进教育的横向发展,满足受教育者主体对实践的要求,同时满足社会各行业对理论知识的需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不仅是促进理论知识的发展(教育的横向发展为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空间),也是高校教育培育社会所需人才的根本基础。
(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促进大学生实践素质的提升
针对传统高校以课堂式理论教育为主,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缺乏针对性,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的现象,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促进大学生实践素质的提升很有必要。建立符合受教育者个体特性的实践教育体系,帮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认识自我,确立符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在实践过程中接受教育并进行自我教育,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确立素质提升目标。素质提升目标的确立不仅反映了目标制定者的愿望和预期成果,也反映了受教育者本人发展的客观现实的需要,且目标制定者在确定目标时也是根据受教育者客观需求和发展规律进行制定的,因此虽然其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却是客观的。
在确定素质提升目标时,还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因为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社会人,人的发展必定受到社会,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因此个人素质的发展方向和性质由一定社会发展要求决定,当个人素质发展与社会素质发展保持一致时,个人素质的发展才能获得强大的社会动力与社会支持,从而逐步实现个人素质发展的目标。第二,个人素质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受教育者发展规律,既不能把目标制定得太高,使受教育者再怎么努力都达不到,从而失去奋斗的积极性;也不能把目标制定得低于受教育者目前的素质水平,从而失去目标制定的意义。
其次,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活动。根据受教育者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确立素质提升目标之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载体,让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使教育客体转化为主体,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并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地认识自己,不断地重新制定新的合适的目标,以达到逐步提升自我素质的目的。
[1]景中强.论马克思“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及其实现途径[J].兰州学刊,2006(157):1-5.
[2]刘玢玢.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素质现代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么玉乔.网络时代学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路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
[5]于欣欣.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48):72-74.
G641;G
A
1006-0049-(2017)23-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