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预习,建构略读课文的教学
——以略读课文《刷子李》为例

2017-11-23张炜红

山西青年 2017年23期
关键词:刷子维度教学内容

张炜红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赤岗东小学,广东 广州 510310

基于预习,建构略读课文的教学
——以略读课文《刷子李》为例

张炜红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赤岗东小学,广东 广州 510310

何为“略读”?立足《新课程标准》和略读课文的定位思考,以略读课文《刷子李》为例,从学情分析、预习链接和多维度设计三大方面叙述建构略读课文教学内容的策略,实现“紧扣阅读能力培养,追求一课一得”的有效教学价值。

略读课文;教学内容;学情预习多维度

《语文课程标准》将“略读”和“浏览”的方法作为阅读教学目标,不单单是阅读方法的扩展,更意味着阅读的范围和阅读量也将发生变化。

何为“略读”?叶圣陶先生在他的《略读指导举隅》里明确指出:“略读”的“略”字,一半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需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略。一半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

笔者基于以上认识,认为略读课文承担着两个任务:一是在内容上“提纲挈领,粗知文章大意”,二是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略读课文教学课时只有一课时,因此也决不能求全求深,须从阅读技能的巩固运用着眼,扣住要点,追求一课一得。建构教学内容的依据又来自哪里呢?

一、立足学情,确定教学内容

(一)基于单元导读

在教学中,关注单元导读,让我们比较准确地找到单元的整合点。

人教版第十册第七单元《人物一组》以“人”为主,形成了“读人、说人、写人”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单元导读的第二自然段是这样表述的:“学习本组课文,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由此可见,落实本组教材教学,需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体会“描写”之法,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

(二)基于学段阅读特点和学生基础

同样是写人的课文,四年级下册的第七组课文是一组写人的文章,五年级下册第七组也是写人的文章,两组课文的单元导读都指出要感受描写人物的方法。在层次上体现了什么秩序呢?依据课标来看,五年级既要关注怎么写,还要关注这样写的效果。

学生曾学习过多篇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初步具有“抓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感悟人物性格或形象的意识和能力,也写过类似的习作,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读写经验,教学时要注重结合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和本文独到之处,有效整合和提升。

(三)基于单篇课文的表达方法

本文排在整组课文的最后一篇,写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正面描写,二是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与本单元前三篇课文有重复交叉点,侧面描写是本文独有的最显著特点。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作者用徒弟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为暗线推进故事情节,吊足了读者的胃口。照常理,写刷子李叹为观止的粉刷工夫,会在“如何刷”这点上多着笔,但在作家笔下,笔势荡开,写另一个人物——刷子李的徒弟曹小三,借用他人感受来表现主要人物的侧面烘托描写手法对于学生来说,是崭新的阅读体验。

二、有效预习,重组教学内容

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文本学情分析,设置预习单,课前落实“粗知大意”的初读环节,课堂上留给两个环节:再读,选择一两个点,重点学一学;三读,让学生自主地、自由地阅读,重在运用阅读技能,发展提升。这对于追求略读课堂的“目标简明、训练集中、关注价值”来说是一个良策。

表1 预习内容和反馈

观照预习反馈,把准教学起点,确定教学内容:

(一)回顾引入,初知风格

回顾单元课文后,通过导读了解人物的创作背景和作品风格,为进入课文学习奠定基调,也为阅读原著搭建桥梁。

(二)紧扣“描写方法”,导在课中

紧扣“描写方法”推进教学环节,获得阅读认知和能力。在教学中,先凭借片段,通过一边想象一边朗读,再感悟有关“细节描写”的语句,认识正面刻画的作用。再选取黑衣、白点和曹小三这条伏线设疑引读,了解课文巧设伏笔,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三)体味文本余音,用在课后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应该将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与本组教材的学习有机结合。课的尾声,拓展阅读,拓展学生在人物刻画方法上的积累。同时,引读《俗世奇人》片段,点燃课后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三、多维度设计,建构教学内容

落实略读课文的两个任务,可以有多个维度。比如,总体印象、主要内容、行文思路、写作顺序、典型场景、主题思想、语言特色等方面。《刷子李》这课的预习环节中的“粗知大意”处于总体印象的维度,还需整体观照,从“典型场景”“行文思路”“描写方法”三个维度落实“作者怎么写”的教学,实现从阅读能力和素养着眼,扣住要点,一课一得。

第一个维度,抓典型场景——“刷子李”刷墙的情景,探究正面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之奇。

引入新课后,PPT分类展示学生的“刷子李”印象,继而梳理出关键词“奇”,然后以问题“文中哪些段落直接描写了刷子李技艺高超?”过渡,从“分散”走向“集中”,指向正面描写,自然进入预习和课堂的教学对接环节。

接着学生再读第5自然段,抓住“奇”字提取信息,扣语句和描写的角度(动作、声音、效果)交流作者怎么写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非凡,感受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

第二个维度,抓行文思路——曹小三的心路历程,领会侧面描写,感受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

老师追问,引发阅读期待:文章写谁?还写了谁?为什么要写曹小三?1、默读描写曹小三的有关句子,抓内心想法写批注;2、师生梳理、概括、交流,感受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情。

第三个维度,抓描写方法——侧面描写,拓展阅读冯骥才的《快手刘》,实现教学内容的价值提升。

拓展阅读《快手刘》,先交流预习时的第一人物印象,再把新的知识增长点放在课堂:作者同样运用了侧面描写烘托他手法之快。请默读短文,找找哪些语句是侧面描写?

明了作者是抓住了“心理描写、观众反应”侧面描写快手刘的快,顺势补充原著,借用冯骥才原著里笔下的奇人的行当,回顾题目含义,激发了学生阅读原著《俗世奇人》的兴趣,开启以一篇带一本的阅读之旅。

教无定法,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说过:略读课文教学可以有一定的模式,但又要避免模式化。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决定略的程度与精的比重。衡量的标准绝非是技巧模式,而是思想观念。

[1][美]卡伦·坦珂斯莉,著,王琼常,古永辉,译.教会学生阅读有效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5):10-13.

[3]陈力.预案、生成、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成性”课堂教学策略探微[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5):31-33.

G

A

1006-0049-(2017)23-0098-02

猜你喜欢

刷子维度教学内容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Look and Guess眼力大比拼
О НИХ СУДАЧИЛИ НА УЛИЦАХ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大刷子洗澡记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