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生职业学校学生角色转变的适应

2017-02-01杨建英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卫生护士职业

●杨建英

卫生职业学校学生角色转变的适应

●杨建英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新的医学模式的提出,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角色从单一的照顾者转向了多元化的角色。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为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适应向护士角色的转变,作为学校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角色适应成为护理教学中的难题。

卫生职业学校学生;角色转变;适应

国家教育部在众多的职业教育领域中优先确定护理技术人员为目前社会技能人才紧缺型的高素质劳动者。这就意味着在各大护理职业院校实施扩大招生规模,那么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该如何顺利的进入临床实习,适应由学生向护生的角色转变,这是作为我们卫生职业院校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医疗技术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健康理念已被人们认可,同时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正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普及,那么卫生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该如何顺利的适应社会的需求,走上临床岗位,从事护理工作,这又是我们作为护理专业教师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1 目前护理专业学生的情况分析

1.1 学生的现状

就我校而言,护理专业招生的学生都是初中三年毕业后的学生,高考成绩也不理想,部分学生家庭经济也不宽裕,而且年龄都偏小,入学时平均年龄为13岁左右,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学生自我照顾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差,学生自觉学习能力一般。就学生的目前学习而言,由原来的初中的知识向护理专业相关的医学知识转变,势必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的感觉,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结束后,均显示学生的相关专业医学知识的通过率偏低。

1.2 中职护理专业的教育现状

截至2015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24.1万人,较2010年的205万人增加了119.1万人,增长幅度为58%。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10年的1.52提高到2015年的2.36,由此可见每年的护士都在增长,也解决了目前护理从业人员的紧缺问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62.5%,目前护士队伍由以前的中专为主已转向大专、本科、研究生多层次发展,但中专的教育还是所占的比例较大,职业教育还任重而道远。

1.3 中专护理毕业的学生职业规划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10年,全国85%的二级医院在编护士应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到2015年,全国100%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护士配置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所以,中专的护士仍是各个医院招聘的主要对象。随着国家的医疗改革,人们的健康意识的提高,保险制度的健全,对护士职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 注重教学改革,帮助护理专业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适应

2.1 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实用性型人才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与新的护理观念的转变,培养综合素质的护理人才成了目前护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学生学习了护理专业知识后干什么,这是作为护理教师教学中紧紧围绕的中心思想。所以,学校在明确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同时,应结合当地医院的临床护理需要什么样的护理人才,制订相应的可操作的、实用的教学计划,既要创新,又要遵循教学规律,避免培养目标与现实相距甚远。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培养实用、复合型人才。因此在护理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课程,改变师资观念,改进教学计划。

2.2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护理教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这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护理教师应避免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多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同时,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了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团结合作学习的新理念。

2.3 提供见习机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进入临床,亲身体会护士的工作环境,护理工作性质。请临床带教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及护理理念的教育,课后让学生书写心得体会,并在班上组织讨论,让每位同学都积极发言,这不仅给学生有个理论与实践的机会,而且为护理专业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每位同学发言之后,请同学进行相互补充,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来学会相互交流与沟通。

3 职业素养的培养

3.1 增加有关人文科学课程的设置

中专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校进行两年的理论学习之后第三年进入临床实习。为了让学生能从初中到中专有个适应的过程,我校学生在一年级时开设的课程大多为数理化等基础理论课程,到二年级时才学习护理相关专业课程,但是这样安排课程时除了专业课程外,学生对人文、社会、心理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而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卫生职业学校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应注意课程的设置,多开展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有关课程,护理教师在教学中也多给学生讲解关于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满足人们的健康服务要求,才更有利于适应向护士角色的转变

3.2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特色人才

卫生职业学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毕业于医学院校,对于所教授的医学知识虽很专业,对相关的疾病知识都讲得游刃有余,但是大都缺乏临床经验,甚至在讲课的过程中照本宣科,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职业精神。所以作为护理专业教师都经常去临床,接触临床的相关护理新技能和新知识,只有这样,卫生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3.3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在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除了学习相关的课程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开展校园内外的文艺活动、体育比赛活动、社会实践、团组织生活、各类讲座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而且还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团体的精神、培养健康豁达的心里。

总而言之,在卫生职业学校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适应护士的角色,服务于社会,作为护理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单位:大理护理职业学院(原大理卫校))

杨建英(1983~),白族,硕士研究生,大理护理职业学院(原大理卫校)中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护理教学。

猜你喜欢

卫生护士职业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卫生与健康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卫生歌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