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

2017-11-01宋斌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环磷葡胺腺苷

●宋斌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

●宋斌

目的:探讨在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共接诊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52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26例,分别为其提供常规治疗与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观测两组治疗2个疗程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可有效提高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环磷腺苷葡胺;疗效

缺血性心肌病(ICM)主要是指因心肌长时间的缺血症状而致使心肌出现弥漫性纤维化或者局限性纤维化,从而致使心脏的舒张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心力衰竭为主的一系列心脏循环综合征。各种疾病因素致使心肌收缩功能受到影响逐渐减弱,从而使得心排血量也因此减少,使得机体很难得到更好的满足,这是造成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为此,在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疾病治疗中,当以维护、保护心脏功能为主,来实现对心肌细胞的挽救。本研究在针对该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现将其用药方法及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共接诊的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根据2007你那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血分会所制定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以及《缺血性心肌病诊断治疗指南》进行确诊。根据患者入院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组26例,其中对照组女性11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为(61.84±6.26)岁,病程为(2.43±1.21)年;观察组女性13例,男性13例,平均年龄为(61.81±6.25)岁,病程为(2.38±1.65)年。两组一般资料逐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参与本研究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主要包括为其提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小板抑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为患者提供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给药方法:取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530,2ml:30mg)120mg,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充分混合,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即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心血管系统疗效评价指标》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1)显效:患者表现为气促、心悸等临床症状随之消失,心功能改善为II级,心电图改善,心率处于正常,肺部湿罗音随之消失;(2)有效:患者气促、心悸等临床症状均表现为非常显著的缓解,心功能改善为I级,心电图、心率以及肺部湿罗音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显著改善;(3)无效:患者的心功能、临床症状、肺部湿罗音以及心电图均未得到任何程度的改善,甚至出现了非常显著的恶化现象。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17.0行分析处理,治疗效果以率(%)表示,x2检验,若P<0.05即表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为非常显著的持续递增。作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终末状态,心力衰竭是导致该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慢性心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堵塞,心肌供血不足,从而使得心肌出现非常严重的损伤,并引发舒张功能紊乱和收缩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症状,致使微循环功能也因此出现障碍,进而致使心脏后负担也因此随之增加,致使左心室泵功能减退随之加重,最终形成一个较为严重的恶性循环。

截至目前为止,在该病治疗中,主要通过提升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或者延缓心室重塑的发展为主,从而实现对住院率以及病死率的有效控制。而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小板抑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是最常见的治疗药物,根据对照组治疗效果来看,其有效率为76.92%,这表明通过常规治疗方法,可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这与预期却存在一定的差距。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是一种环磷酸腺苷类药物的换代产品,其有着较强的亲水性和亲脂特性,其被作为外源性环磷腺苷,可对细胞中的环磷腺苷浓度进行快速的增加,从而致使细胞中的钙离子浓度因此快速上升,并致使心肌的收缩力也随之增强,随之产生正性肌力作用[1]。除此之外,环磷腺苷还可对肌球蛋白轻链激实施磷酸化处理,从而实现对血管的舒张以及对心排血量的增加,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心肌耗氧量以及心脏负荷量的效果,最终发挥相应的心力衰竭缓解作用。根据大量的临床治疗显示,在心肌炎、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中,通过环磷腺苷葡胺的运用,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2]。根据本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通过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其总有效率达到了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实了上述观点。

综上所述,在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通过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故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新昌卫生院)

[1]刘晓慧.联用参麦注射液和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2(21):169-170.

[2]汪强,张文娥.丹红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5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5,59(5):371.

猜你喜欢

环磷葡胺腺苷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腺苷受体对视网膜疾病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简述肾内腺苷对肾脏功能的调节
“泛影葡胺微球”在精确放疗定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