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研究

2017-02-01吴蕾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脑炎病毒性病患

●吴蕾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研究

●吴蕾

本文通过对连续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病毒性脑炎病患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意义的研究,验证期医学价值,以期在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帮助更多的病毒性脑炎患者重回健康,为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

血液净化;持续;病毒性脑炎

1 研究的目的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

1.1 研究的目的

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分析出连续血液净化技术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2 进行研究的对象以及采用的方法

1.2.1 研究对象

对某脑科医院2016年4月初至2016年12月末9个月时间内,进院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随机抽取,共计4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随机抽选过程中秉承一定的条件,所抽取的患者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入选标准为除外细菌性脑膜炎、中毒性脑病、结核性脑膜炎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同时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具有惊厥持续症状或是抽搐较为频繁情况者;(2)精神意识存在障碍者,如:极易非正常激动或存在意识模糊;(3)存在大脑皮层受损症状者,如:肢体瘫痪,精神异常;(4)皮质下或脑干颅神经损害者;(5)颅内压严重或持续增高、形成脑疝者;(6)多器官存在受损,呈衰竭趋势者[1-3]。

1.2.2 研究的方法

通过差异治疗,即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如:摄入抗病毒药物、对其颅内压进行降调、常规的止抽治疗、进行营养神经治疗、注射糖皮质激素以及应用人免疫球蛋白等,实验组除了进行以上对照组所进行的常规治疗外,还进行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置换液有院方自行配置,治疗时间为3-7小时,滤过速度20-100ml/h。

进行差异治疗之前、治疗过程中以及支票完成之后的各项参数进行化验,分别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病患进行一般指标(发热持续时间、昏迷持续时间、抽搐持续时间、PICU住院时间)和生化指标(脑脊液NSE、S100蛋白)进行参数的测定工作,进一步的对病患的病情发展情况进行判断。最后,对病毒性脑炎患者尤其是患儿进行六个月后GOS预后评分,反推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过程中各项参数变化与预后评分间的联系,分析持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2 研究结果

2.1 病患第一表征的对比

在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病患的一般表征进行统计对比之后,发现实验组病患的发热、抽搐、昏迷及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且统计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2.2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指标的对比

2.2.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平均值对比

实验组:治疗前数值为114.46±11.21,治疗后数值为41.37±8.99;

对照组:治疗前数值为113.89±10.33,治疗后数值为52.16±8.25;

通过对照,治疗组的降低值显著,说明持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治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方面有显著疗效。

2.2.2 S100指标平均值对比

实验组:治疗前数值为6.31±1.62,治疗后数值为1.79±0.82;

对照组:治疗前数值为5.92±1.73,治疗后数值为2.75±1.34;

通过对照,治疗组的降低值显著,且实验组的治疗后的数值稳定性较对照组较为稳定,说明持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治疗S100指标方面有显著疗效。

3 研究结果分析

所谓病毒性脑炎,是指由病毒侵入后做引起的脑部炎症(特指脑实质病变)性疾病,在病患出现多种或是同时具有昏迷、脑功能障碍、惊厥持续状态、呼吸循环或合并其他脏器功能衰竭等症状时,建议定性为重症病毒性脑炎[3]。面对病毒性脑炎病患,目前国内所采用的治疗手段多为糖皮质激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性治疗,经过治疗后,病患并行多好转,有病毒性脑炎所引起的并发症基本得到改善或痊愈,但是,当病患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出现高热不退、意识障碍、多脏器功能障碍、脑损伤范围广泛等病症的患者,尤其是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人群,其治愈效果相对较差,并且多后遗症[2]。持续性血液净化技术,采用弥散、对流原理,对血液中的水分、溶质等产生吸附作用,进而将其清除出血液,是一种持续的、相对缓慢的一个过程,通过研究,能够起到的效果有:(1)对体内多余的液体起到有效的清除效果;(2)有效的调节人体内的PH值,并对高氮质血症、高氨血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3)对体内的炎症介质起到有效的清除作用,利于恢复人体的免疫系统;(4)对人体内多余的药物或是毒素起到有效的清除作用[7]。

在进行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即NSE及S100蛋白水平一般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的评判指标,这两个指标,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实验组数值降低较对照组显著,统计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本次研究对象在治疗后半年内的各项症状进行回访,统计其数据进行患儿GOS预后评分,结果表明,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病患病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

4 结束语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是通过将人体经脉血液引出体外,途径人工配置的置换液对血液内的多余的水分、毒素、杂质等进行有效的清除,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效果,对于心脑疾病有显著的疗效。通过对本次研究的数据结果分析,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病患治疗的效果,不难得出结论,临床持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对于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特别强调的是,持续性临床血液净化技术对病患尤其是患儿在发热时间、昏迷时间、惊厥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上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持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应用于临床治疗的途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只有广大医学研究者,进行不断的试验与探索,才能取得更突出的进步,推动医学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854-858.

[2]李明磊,王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23):1817-1820.

[3]刘春峰.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国小儿急救医学[J],2015,22(4):225-228.

[4]耿荣,陈贤楠.连续血液滤过和血液透析滤过在儿科ICU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1):652.

[5]陈鹭,张桂菊,刘晓荣.血浆置换在儿科神经系统免疫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血液净化,2015,3,14(3):159-162.

猜你喜欢

脑炎病毒性病患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研究序贯性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心血管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