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的分析及对策
2017-02-01马文华李华
●马文华 李华
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的分析及对策
●马文华 李华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中不良事件护理中断事件的原因,并讨论相应的对策 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在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监测中的300件不良结局护理中断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对策。结果:经过对不良结局护理中断事件进行持续改进。在优质护理服务中不良结局护理中断事件明显下降。结论:对于护理中断事件采取科学的对策,为临床的医疗护理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
急诊科;护理中断;分析;对策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也备受关注。角色范围越来越广,包括护理工作的执行者,照顾者,教育者,组织者等等,工作过程中极易发生中断事件。关于护理中断事件也逐渐受到护理管理者的重视。对护理中断事件进行分析,寻求对策,为临床护理安全提供经验和启示,为防止发生不良事件提供帮助与对策。
1 护理中断的概念
在规定的时间和角色环境中,护理人员在提供合乎伦理规范的护理服务中,所遇到的突然发生,打断或延缓当前事务,分散接收者注意力的外来行为。[1]
2 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分析
本院急诊科危急重症患者多,病情复杂多变,在护理工作中极易发生护理中断事件。护理中断事件严重降低了护理的工作效率,严重者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为防止发生护理中断事件,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本科从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应对护理中断事件,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得到了医生及患者的好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2.1 护理中断事件分析
成立优质护理服务小组,抢救室20名专业护理人员,年龄25-39岁,其中主管护师5名,护师10名,护士5名,以抽签方式随机分成安全小组 活动前制定《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检查标准》,活动前制定《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检查标准》,无论工作中时谁发现了不完整,护理工作不及时等情况,均以实事求是写入护理质量控制本(由护士长确认),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分析及跟踪结果。 在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300例患者共发现247例质量监控事件,对事件原因进行归纳,依据柏拉图分析法得出200件为不良结局由护理中断所引起,占80.9%。其中2例为不良事件。运用头脑风暴法对护理现状进行分析与讨论,以鱼骨分析法[2],找出主要原因。
2.1.1 护理人员自身因素50件 占25%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评估能力不足和患者沟通不良,专业技术欠缺,工作流程欠熟练。低年资护理人员缺少工作经验,工作时间安排欠条理性,工作计划不全面等。
2.1.2 环境因素70件
占35% 急诊科危重患者多,环境嘈杂,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护理工作常被更重要的事情打断或者影响。比如:护士正在给病人配液时突然来了一个心肺复苏的患者需要抢救,需要先放下手里的工作去抢救患者。在分析中证明,在护理中断事件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及时事件很短(<3分钟),护理人员也容易忘记被中断的事件[3]。
2.1.3 管理因素36件
占18%物品摆放不利于工作,工作流程与实际工作不协调。护理人员与患者比例不合理,未介乎实际患者数量配备相应数量的护理人员
2.1.4 患者因素44件 占22%
患者的接受能力差,认识不足,不配合护理工作,患者家属突发的事件等因素
3 护理中断事件的对策
本院对200例不良事件中护理中断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制定相应措施,由安全小组实行,进行效果评价,根据评价确定对策。
3.1 改变工作模式和方法
护理人员提前15分钟到岗,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特殊情况,新入院,危重等患者等,给患者做风险评估。每个护士负责抢救室一个护理区域的患者,需要做到心中有数,掌握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阳性体征,治疗等情况,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护理病人。每个病人认真,详细,完整地做好抢救记录书写。
3.2 改善工作环境
抢救室内有隔帘,注意保护病人隐私。门口配备安保人员,维持秩序。减少护理人员交接次数。做好弹性排班,避免超负荷工作。
3.3 加强培训
针对平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找出工作中的薄弱项,有侧重点地培训。各组护士分为N1,N2,N3进行不同工作分工,做到人尽其才。结合实际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流程。设置备班人员,以应对突发状况。
3.4 完善护理质量监控
每组由护理组长负责检查监督本组的护理质量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由护士长负责抢救室整个区域的护理质量监控,每月有护理部查房,检查护理质量情况。活动按PDCA的步骤进行,每月分析护理质量监控事件的原因,组织讨论,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提出问题及解决方法,指定行之有效的措施[4]。通过参与讨论,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评估能力,减少了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
4 效果评价
改进工作方法实施后,于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的300例患者共发现162例质控事件,对时间原因进行归纳,统计,依据柏拉图分析得出80件为不良结局护理中断事件所引起,占50%,无不良事件发生,与改进工作方法实施前的80.6%有了很大成效,有利于从不同角度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
5 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急诊科的工作环境嘈杂,急危重症患者多,病情复杂多变,要求护理人员不但有精湛的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好。对护理中断事件的分析及改进工作的临城和模式,有效的防止了护理不良结局事件的发生,为临床的医疗护理安全提供了依据,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急诊科)
[1]武宜金,李林子 医患会话打断现象研究[J],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2):37-38
[2]张继敏 心胸外科护理中断事件的分析及对策,中国实用医药2013,8(27):26-27
[3]谢建飞,丁四清等 护理中断事件的概念分析及启示 中华护理杂志。2012.2(48):175-177
[4]张继红,徐宇红 年轻护理人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归隐分析及管理对策 护理研究 2013.2(27):46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