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的“福利共享”价值理念探析

2017-02-01庞永红

伦理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社会福利福利理念

庞永红,肖 云

中国特色的“福利共享”价值理念探析

庞永红,肖 云

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是一种补缺型为主的社会福利,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这种补缺型的社会福利已无法满足人民对社会福利的需要。因此,在新时期从人民的需要出发,构建新型的社会福利体系,是中国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社会福利的价值理念及相关伦理原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福利体系所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总结近年来的几种主要的福利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共享”理念。论文探讨了“福利共享”理念的内涵,福利共享的正当性、合理性理论和现实依据以及福利共享要拒斥的两种错误观念。

中国;福利共享;价值理念

著名社会学家蒂特马斯说:“在社会福利体系之内,人们无法逃避各种价值选择。任何模型的构筑或理论的阐释,只要涉及‘政策’,都不可避免地关切到‘是什么’和‘该是什么’的问题。”[1](P123)社会福利的价值理念及相关伦理原则就涉及到“是什么”和“该是什么”的问题,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福利所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够,以致到今天仍是困扰我们的“议题”。

一、中国社会福利价值理念的有关探讨

理念是思想理论的核心,在一个理论体系中居于灵魂地位,具有统摄作用。科学理念是科学理论的凝练和升华,是“固然”与“应然”的结合,具有时代性。有关社会福利价值理念的探讨,概括起来,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1.平等主义的福利价值理念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福利的建立不应基于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上,而应诉诸“平等主义”理念从而使福利特别是基本福利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确保公民的基本生活都能够平等地得到国家的扶持和帮助。对此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就曾撰文指明,社会保障体系应当坚持“按需分配”这一统一的标准,避免使级别、社会地位、素质等成为干扰甚至主导社会保障分配的决定因素。特别针对养老金的保障与发放问题,其有别于退休前个人因工作环境与性质不同从而导致的分配标准不同,退休后一致的条件和相仿的年龄应使得每个人退休后所获得的养老金数额相同,一些人由于工作时的职位或工作性质的差异退休后仍然比另一些人拿更多的退休金是不合理的,应该“一视同仁”。持这种观点的人还认为,我们可以效仿一些国家,比如新西兰。新西兰实行的就是人人平等的养老金制度,不管你退休前是做什么工作,不管你给这个国家做没做过贡献,不管你有多少资产,不管你有多少负债,一视同仁。新西兰没有老干部局之类的机构,即使是贵为新西兰总理,到了65岁退休后,待遇也和普通人一样,也要从工收局领取和流浪汉一样多的养老金。要说不平等也有,那就是参加过战争的复员军人、残疾人和高龄老人有特殊待遇,他们的养老金稍微高一些。其次,平等主义的福利价值理念还提出,应当明确的是社会保障金始终面向的是因个人无力承担生活基本费用而无法独立生活的社会群体。为了对此理论做出合理性论证,相关研究者曾通过详细测算表明该方案的启动金额只需677亿元的社会保障税,并且其所应满足的前提条件是:“对每个人进行严格的收入审查,而且这种审查工作是低成本、高效率的。”[2]

2.功利主义的福利价值理念

功利主义的福利价值理念是一种“重效率轻公平”“重经济轻福利”的价值理念。北京大学陈平教授曾于《建立集中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国力》一文中指出,我国作为一个地区间发展极不相适应、很不平衡的大国,贸然筹划建立统一的社会福利体制只能是一种“洋跃进”,其短视主义的经济动机必将对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带来深远伤害。之所以得出如此判断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1)国家财力短缺,难以负担建立并维系统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反观西方国家的已有成果,也均是在特定时期对于历史问题的特殊回应,盲目效仿只会使我们重蹈西方国家乃至东欧的覆辙;(2)从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展现国际竞争力的国情角度出发,统一纳入社保将迫使外资流向其余劳动力更为廉价的国家,这无疑在短时期内会严重削弱我国的社会稳定程度;(3)没有严格的法律保障和问责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必然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4)建立统一的社保体系将助长地方干部竞相依靠政府补贴的恶习。那么应该怎么办?他进而提出:1)土地应当作为农民的社会保障基础,农民可顺应经济发展需求进城务工,也可在劳动力需求饱和时回乡务农;2)把住房作为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住房产权可以成为职工用以投资以保障自身的必要手段;3)失业人员与老病职工可以部分出租其住房,以补偿社会保障空缺;4)国家可以向彻底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提供最低生活救济。总之,作者认为“中国应当建立以家庭储蓄养老保障为主,民营的医疗保障为辅,社区的社会救济保底,廉价高效灵活多样的社会保障系统”[3]。

3.底线公平理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景天魁研究员提出底线公平理念。所谓“底线”,意指根据社会成员基本需要而划定的“基础性需求”标准界限,其由涉及温饱的生存需求、面向基础教育的发展需求以及依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健康需求等不同方面构成,并且此三方面是任何社会任何群体必须达成的底线共识,同时也是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肩负的底线责任。作者依据“底线”理念进一步划分了社会成员在权利方面的异同,底线以下的部分作为基本需求理应人人平等,而底线以上部分则允许权利间存在差异性。总之,“底线公平”既承认权利的无差别性,也承认权利的有差别性[4]:低于“底线”的权利普遍而无差别,高于“底线”的权利允许呈现特殊性表征,且对前者的保障与满足始终优先于后者。

4.复合集体主义理念

云南大学的钱宁教授提出了复合集体主义的价值理念。他认为社会福利在本质上是集体主义的。但传统的集体主义不能成为中国社会福利的价值基础,因为传统意义上的集体主义过于片面地强调个人利益对社会集体利益的依附与服从,存在以集体之名义掩盖、抹杀个体性的潜在不足乃至危害[5](P214)。钱宁教授提出中国社会福利的价值基础应是“复合集体主义”。其意指在改革传统的“消极福利观”的基础上,一种“积极的福利观”。积极的福利观应当至少包含以下诸原则:(1)培养个人具备福利责任观念,积极动员、调配各类社会资源以发挥其最大效用;(2)反对福利体制官僚化,避免其所引发的福利异化;(3)建立个人福利责任与集体福利责任的协调互动机制,带动社会福利精神的提升;(4)明确福利责任主体与福利单位多元化,形成国家、社会、社区、家庭等多层次社会福利制度体系;(5)打破福利观念中的唯物质主义,强调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的协同满足,始终将实现人的真正全面自由的发展视为福利政策关怀的终极诉求。

5.可持续性的“福利共享”理念

这是笔者新近提出的观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共享”发展理念纳入五大发展理念之中,进一步强调了所有的改革最终都要惠及老百姓。可见,“共享是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其他四大理念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要持之以恒推进共享发展,更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共享发展作为“压轴”,某种意义上也彰显了我们发展的终极目标。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共享”的含义是指:“与他人共同享受、使用和行使”。具有两个方法的含义,首先是可以共同拥有,其次是可以共同使用。笔者认为,在当下的中国,“共享”理念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谁来共享?人民共享,每个中国人共享即新型的社会福利体系能惠及13亿中国国民。第二,共享什么?(1)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和社会发展成果,即全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分享改革开放的社会成果和经济发展的成果;(2)共同分享发展机会,即政府和社会为每个成员提供自由、平等的发展,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3)共同分享社会资源和服务,包括社会物质资源和社会公共服务。第三,共享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即国家和政府要防止社会成员的两极贫富分化,避免收入差距过大,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第四,共享是适度共享,是合理差异基础上的享有,不是绝对平均,不等于平均占有。第五,共享理念实现的途径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社会福利是民生的“升级版”。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6](P364)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上向全世界郑重宣告,我们的发展进程中将进一步突出公平公正,根植于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关切,要分好蛋糕,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更多的成就感与获得感。这是执政者发出的建设人民共享福利的积极信号,也显示了中国领导层发展福利国家的政治意图。意味着基于公民权的、更具包容性的福利体系将取代过去基于地域和职业身份的制度安排,实现“和谐社会”的政治承诺。推动改革发展的积极成果普惠于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更昭示了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志与决心。据此,人民至上即是把人民福祉摆在首位,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普遍提高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政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引领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的改革进程中进入全面小康的新时代。

二、福利共享理念的内涵及正当性依据

1.福利共享理念的内涵

早在《共产主义原理》的文本中,恩格斯就已颇具前瞻性地提出了福利共享。他指出,“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7](P243)可见,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中蕴含着丰富的福利共享思想。那么,根据上述共享理念,福利共享就是全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和社会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既然如此,福利共享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即福利共享共什么?享什么?笔者认为,共是社会成员共社会、共资源、共环境、共生存、共发展、共创造、共规范、共享用,与此相对应,“共享的福利”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共同享受文明成果,这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成果。具体体现为基本生活保障、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住房、养老及公务服务与社会设施。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居有其屋、贫有所助。文明成果的享用既是主体价值创造活动的动机,又是归宿,具有共享性。(2)共同享受改革开放的社会和谐环境,包括和谐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同时也包括这些环境对社会全体成员的正面、负面双重效应。(3)共同享受社会福利创造,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体制的革新和机制的创新。创造既是社会成员的权利,又是社会成员的义务。社会财富要靠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合作来创造,各个群体以及各个群体与群体之间共同的创造活动本身就具有重大的价值,具有共享性。(4)共同享受福利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非自然资源。(5)共同享受福利规范制度。规范体系本身就是价值尺度体系,具有共享性。社会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社会福利规范制度,既包括他律也包括自我约束,在整合的各种规则体系中全体成员都“一视同仁”。遵循共同的福利制度规范是社会全体成员的义务。(6)福利共享的方式,是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普遍与特殊相结合。总之,福利共享既是一种价值选择,又是一种价值导向,既是“必然”,又是“应然”,构成共享价值体系。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还不能够建立高福利社会,但通过建立一个人人公平享有、平等共享的福利体系,给所有社会成员提供无歧视的平等保护,能让全体社会成员感受到社会主义国家对他们的关怀和扶持,让人民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

2.福利共享的正当性、合理性依据

第一,理论依据。

共享首先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是社会主义本质内涵中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必然,而不是预设性的空想设定。将共享劳动成果作为社会理想首先明确提出来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而非马克思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提出建立的“法郎吉”,欧文创办的“新拉纳克”和“新和谐公社”都是把人人平等、共享劳动成果作为付诸实施的内容,提出“作为大家的共同财产只应当为大家的共同福利服务”[8](P730)。充分体现出共享劳动成果作为人类共同体中的价值诉求,当然在这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共享理念也有所表达。在我国,共享理念虽应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对其的揭示乃至重视则经历了一定的历史时期。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阐明了第一发展生产力,第二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并且在遵循这一原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提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6](P364)。此后,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贫富差距态势,我们又旗帜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公平正义的,发展的成果是共建共享的,共建共享与共同富裕是从不同视角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理解。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共同富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之后,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9]。从而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明确了共同富裕与共建共享之间的关系,体现出对社会主义本质观的深刻把握与接续发展。

其次,共享发展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必然要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他们的利益和意志反映和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因素。同时,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人民群众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并且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最终推动力量。正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人类历史活动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群众史观,在我国成为了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尤为重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就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作工作的重心来抓。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发展的当然主体,其理应共享发展带来的先进成果。他们每个人都期盼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有健康的身体,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有充分的就业机会,更满意的收入,更稳定的工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满足人民对这些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奋斗目标。

再次,共享福利是马克思主义财富观的具体呈现。马克思曾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17世纪经济学家无形中是这样接受国民财富这个概念的,即认为财富的创造仅仅是为了国家,而国家的实力是与这种财富成比例的,这种观念在18世纪的经济学家中还部分地保留着。这是一种还不自觉的伪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财富本身和财富的生产被宣布为现代国家的目的,而现代国家被看成只是生产财富的手段。”[10](P49-50)这段论述揭示了17、18世纪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实质是把资产阶级利益和属性与国家捆绑在一起,但又以抽象的国家概念来掩盖这一本质。与此不同,当下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积极强调国家意识与人民意识相统一,其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形式为政治背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创新机制为内在动力协同发展的。其中经济活动展现出的实然属性与拟定政策依循的价值目标之间保持着良序的内在张力,即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客观需求,与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提高稀缺性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和提高国民福祉目标的一致性。”[11]如果我们说,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轴心在于维系富人阶级的利益增长,那么社会主义的社会则是围绕着“人民的福利”这一轴心运转和发展的。社会福利的内在价值观,在于通过社会共济来预防贫穷、减少不平等、增进社会包容。就国家层面本身而言,其所保有的一切财富理应为全体人民所共同享有,任何形式的国家财富都应普惠于人民,并且这里的人民并非特指纳税者群体,而是全体人民群众。因此,以关注并实现人的发展为己任的历史唯物主义真正反映出的财富思想是财富的本质正是在于其主体存在,财富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维度,其唯一的功用是实现人的发展这一根本目的。

第二,现实依据。

(1)共享福利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需要

社会福利制度的合理性根本上应交由所居国情和所处的历史时期予以校验。合理的福利制度必然与时代的发展目标相适应。据此而言,把握时代的特征就成为认识各国社会福利制度背景的重要前提,其更决定着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前景。一方面,中国经济和财政收入一直保持较高增长,外汇储备已突破3.3万亿元,据国家统计局发布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国际比较中指出,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2015年增加到7880美元,已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近日,还有专家提出,通过改革,中国有望至2022年使人均GDP达到12600美元,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12],这是一个质的变化。过去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从“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总收入1000美元以下国情制定的。今天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的生活需求已经从单纯的满足温饱向有安全保障的更高水平的生活转变。同时,随着全球化及社会的变革,社会风险也在加速积累,人们对社会发展,对社会福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也需要转型和调整。另一方面,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领域面临着重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上的革变,市场经济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市场经济环境作为经济基础中的重要体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具有政治基础意义的社会福利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必然被淘汰,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因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始终面向的是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国民福利水平。我国新的市场经济环境催促着社会福利制度的变革,福利共享正是对现有补缺型为主、解决低层次温饱问题为主的社会福利制度向全体国民共建共享、全面改善民生福利的转变和实质性推进。2017年3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也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2)共享福利符合我国社会城镇化、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社会流动加剧的现实国情

我们知道,社会福利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降低社会成员生存风险,为人们因多种因素导致的收入损失或其他意外提供一个兜底的安全网,从而确保社会成员的生存安全。二是提供条件以满足待改善人群的基本需求,从而借以保障并提升社会全员生活水准,保障提高社会再生产效率。因此社会福利兼具维护公平与促进发展两大职能。随着我国社会步入城镇化、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过去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保障模式已不能适应人民的需要。尤其由于我国长期独身子女制度的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战略升级从家庭福利转向社会福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建立一套覆盖所有需要群体的普遍型“共享”福利制度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职责。尤其在最低生活保障、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住房、养老等公共与社会服务领域,政府应发挥更大作用,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为所有公民提供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全民性、连续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福利。比如不应该是老人、儿童在无依无靠的时候才提供福利,而应该向全部老人和儿童提供福利。今天的老人们为社会做了几十年贡献,理应享受社会福利。如果工作了几十年,老了却不能享受一定的福利是说不过去的。另外,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二孩政策的实施等也涉及到社会福利的调整如扩大公共住房、公共服务,完善公共保障体制和基础设施等。总之,社会福利是政治,也是新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的组成部分。

(3)共享福利有利于解决我国贫富差距困境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日趋精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等都取得了显著成就,许多问题诸如温饱、生产的低效率和低效益也都得到了解决,大部分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已经得到显著提升,但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了新问题,即中国的基尼系数在逐年扩大,城乡贫富差距、地区差异、行业差距依然明显。相比改革开放的初期,部分群众并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善,更有极少数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条件与以前相比不升反降。据2016年最新发布的我国贫富差距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的1%家庭却占据着约全社会总量三分之一的财富,收入最低的四分之一家庭则仅拥有1%的社会财富。显而易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富享有的不平衡也日益凸显,这种财富除了包括经济财富外也包括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公共服务、环境等资源。例如现有的基本医疗保险服务,无论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还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其本质上都有特定的服务对象,而这在明确医疗保险的制度导向的同时,也引发了经济水平更为脆弱的群体可能无法获取适当医疗服务这一状况的可能性,这当然也有违社会福利保障提供互助共济之初衷。尤其是其中以户籍身份为依据划分建立的城乡不同类型的医保体制,非但无助于有效缩小城乡间差距,事实上其反而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间的落差。因此面对我国贫富差距仍旧明显这一现实状况,亟待落实推行积极的福利政策与制度,通过共享福利的方式逐步解决我国贫富差距的困境,实现公平正义。

三、福利共享理念要拒斥两种错误观念

1.认为社会福利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削弱社会活力

有学者认为,社会福利会导致懒人越来越多,人们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安逸”生活中,会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会产生福利依赖的“懒人经济”现象。高福利会导致人们“不去思考这样的生活是怎样来的?在思想和感觉的麻痹中,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国家创造财富的激情与活力就会渐渐的失去,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动力与活力”[13],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国人民长期以来是以勤劳、善良、智慧著称,不要说我国现行的仍然是补缺型的福利政策,社会福利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就是以后施行全面普及性的福利政策,也不大可能出现所谓的“福利病”。因为社会福利主要体现在养老、教育、医疗卫生和其他公共社会服务,对于失业,目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主要通过再就业为导向的工作福利来解决,而不是主要依靠纯粹的发放救济金和购物券,即是治疗贫困的根源而不是减缓它的症状,我国也不例外。

另一方面,着眼于经济增长的长远效应,任何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都以提升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为内驱动力,其中提升消费性投资增长率是重中之重。针对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总体仍旧不足的特定局面,一定的社会福利投入能够带来供给侧效应上的非农产业劳动参与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可扩大需求侧效应上的消费群体规模。正如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治强分析指出,“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保障和投入直接涉及居民消费,不仅能够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从而直接增加即期消费,重要的是有利于稳定消费预期从而促进内需驱动机制的形成”[14],并且发展社会福利服务也有助于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所以,在我国当前发展社会福利不仅不会产生“福利病”削弱社会活力,阻碍经济发展,而且还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2.以成本—收益的视角来考虑社会福利

在对待社会福利的问题上,有人就从成本—收益的视角出发,认为搞社会福利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自由调节能使个人得到最大的满足,会自然导致普遍福利。国家和政府施行的社会福利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不划算。

很显然,这种观点以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来看待社会福利,从而把社会福利视为经济发展的负担。个人认为,尽管这是一个工具理性甚嚣尘上的年代,很多时候,人们做事更关注有什么收益有什么损失,而很少问应该不应该?但在对待社会福利的问题上,我们既要看效益,更应始终紧扣社会福利的本质这一中心思想。社会福利政策的推动与运行始终是为了以不同于市场机制的手段满足处于资源稀缺条件下的人们的基本需求,因此,这类“共同体提供服务考虑的是私人市场和家庭不能或不愿意普遍给予满足的某些需要”[15](P13)。毫无疑问在市场机制中,个人需求是以货币保有和个人购买能力表现出来的,个人需求在此转换为个人的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的满足与否则取决于那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与分配。事实证明,市场经济绝不可能满足任何人的一切需求,更多朝向满足生活需求之目的的服务只能通过社会福利政策等方式来实行,据此才得以满足人们在市场之外的基本生活需求。例如,我国的离退休老人,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缺经济来源,但他们缺乏合适的养老服务,如何养老成为当今一些高龄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巨大难题。决定何种需求应在市场之外予以满足的权力不能交给“看不见的手”,而是应当通过特定的政治程序建立于社会全员的共识基础之上,诉诸于公众认可的理念。从一些西方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实践经验证明,社会福利可以利用市场机制与社会机制,但却不能由市场和其他制度来代替。所以仅仅以成本—收益,投入与产出来考虑社会福利是错误的。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许多冲突着的成本和价值是不能被比较和衡量的。我们怎么拿与一般税收的增加所付出的成本同个人尊严的价值相比较?社会收益并不应该仅仅从花在每个社会成员身上多少钱来衡量,就像我们不能只计算鸟拍打了多少次翅膀,我们必须了解鸟已经飞了多远!在衡量社会福利的效益时,我们不能简单地计算花出去的人民币数量,我们必须更多地关注社会福利给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带来的变化。如更普遍更优质的教育成就、更长的寿命、更好地医疗保健、更高水平的健康和营养、更稳定的就业等。成本通常是用金钱来衡量,但教育、健康、自我尊重和可行性能力等许多价值是不能仅仅用金钱来衡量的,节约成本也并不是社会想要实现的唯一目标和重要目标。并且社会福利也并不像有些人说的只消耗,不创造,不利经济发展。事实是在一定水平的社会所创福利总量之下,对其加以合理分配将显著影响人们对自身所享福利的评价,而积极的反馈评价会成为促进人们积极性的强大动力,从而反过来进一步增大福利总量,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富,毕竟“在公平的情况下创造新财富,是一件比重新分配已经取得的财富更重要也更容易实行的事情”[16](P17)。

[1]蒂特马斯.社会政策十讲[M].江绍康,译.台北: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91.

[2]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方向[R].北京:国家计委,2001.

[3]陈平.建立集中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国力[J].红旗文稿,2002(15).

[4]景天魁、毕天云.论底线公平福利模式[J].社会科学战线,2011(5).

[5]钱宁.社会正义、公民权利和集体主义[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张雄.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3).

[12]2022年中国将成为高收入国家人均GDP达到12600美元[EB/OL].http://www.bosidata.com/news/50 1285VHDH.html

[13]李友民.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水平适应性思考[J].社会福利,2013(7).

[14]江治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福利制度转型[J].桂海论丛,2011(6).

[15]迪尼托.社会福利:政治与公共政策[M].葛其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6]阿瑟·庇古.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比较[M].黄延峰,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庞永红,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 云,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社会福利的伦理研究”(16XZX011)

猜你喜欢

社会福利福利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英国计划推进儿童社会福利改革
Take Away Pizza ?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论中国的社会福利建设:在转型经济体中提供退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