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优秀道德传统 践行当代核心价值
——2016中国伦理学大会综述

2017-02-01杨学龙

伦理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关公伦理学伦理

杨学龙

弘扬优秀道德传统 践行当代核心价值
——2016中国伦理学大会综述

杨学龙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道德传统,自觉践行当代社会核心价值,2016年12月3—4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中共运城市委、运城市人民政府与山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以“伦理学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为主题的“2016中国伦理学大会”在山西运城隆重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从德孝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慈善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关公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等不同视角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现就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德孝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文化自信与近世中国道德文化危机的化解》的主题演讲。万俊人教授以历史的视角、宽宏的视野对如何重建文化自信进行了重点阐述,认为文化自信与中国近代社会紧密交织在一起,重建文化自信,需要发挥德孝文化、慈善文化等传统道德文化的引领作用,需要重建社会信仰体系和文化理想,需要重新恢复对自身历史传统的记忆,需要有开放的心态、敢于与世界各国文化对话,需要持久的学习,在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中重建文化自信。

井冈山大学曾建平教授分析了孝在当代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应对策略:一是当今社会人们的心智与孝处于一种相互外在的关系之中,迫切需要重建父母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关系;二是有利于培育孝意识的环境、条件和氛围日益缺失,需要对子女进行正确处理亲子关系的教育引导;三是知识技能、信息资讯、生活方式等的快速更新导致亲子代际之间的隔阂与冲突,需要父母子女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四是行孝成本的增加、行孝动机的弱化,需要个人合理调整自我心态,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竞争意识。

华中师范大学龙静云教授探讨了日常生活中的孝德在落细落小落实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社会主义孝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公正、法治、诚信、友善等理念为内在本质与基本底色,是孝心、孝情与孝行的有机统一,孝心、孝情与孝行是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三个维度。

中共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探讨了儒家孝亲观念的当代价值,认为“孝”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备受推崇;在当代社会,儒家传统孝道中的养亲、尊亲美德,有利于和睦亲情、维系人类的种族繁衍;儒家传统孝道中的敬亲、尊老美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维持良好的社会伦理秩序。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赵爱玲教授探讨了德孝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核心价值旨向,认为德孝文化具有道德之元、治理之根、教育之本、立身之要等道德底蕴;当前的德孝文化建设,昭示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承、表征着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相融、体现出为构建现代文明社会和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供伦理文化支撑等核心价值旨向。

二、关于慈善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教授探讨了儒家慈善伦理及其现代变革,认为儒家以“仁爱”和性善论为基石、以“义以为上”的价值观为支撑,建立了慈善伦理体系;当代中国,慈善伦理观念要从“小爱走向大爱”,慈善伦理关系要从“捐赠者—受助者”模式走向“捐赠者—公益慈善组织—受助者”模式,慈善伦理实践形式要适合当代公众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以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实践形式。

西北大学赵润琦教授探讨了如何构建当代中国的慈善价值观,认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继承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精华,结合当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趋势,是构建当代中国慈善价值观的基本路径;人本理念、人人皆可行善的理念、依法行善的理念、新财富观、慈善资本理念、授人以渔理念等,是中国当代慈善事业发展需要确立的价值理念。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曹凤月教授探讨了如何构建中国慈善体系,认为需要学校、企业、政府和慈善组织的共同努力,学校要通过加强教育唤起公民的爱心意识,企业要提倡和鼓励员工进行义务服务,政府要规范慈善管理、加大免税幅度,慈善组织要加强行业自律、增强透明度、提高公信力。

南京师范大学姜晶花副教授探讨了慈善公益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关联,认为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关键主体是开展慈善活动、发展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的重要组织;企业慈善责任是企业追逐经济营利之外的一种道德责任,企业慈善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相互交叉,是企业追逐经济营利之外的一种社会责任;企业慈善是企业社会责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关于关公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

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陈瑛研究员分析了关公身上体现的忠义品质,认为关羽对于刘备和以刘备为核心的统治集团十分忠诚,关羽的义表现在对于与他结义的刘备从结义到战死仁义之心始终不变、对曹操优待的知恩图报、对老将黄忠的义释和收服;当下,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道德,也需要忠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事业,也需要发扬团结友爱精神,互相帮助、互相关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湖北大学吴成国教授特别关注了世界各地关帝庙楹联中的伦理价值追求,认为世界关公庙中的楹联都彰显了一定的伦理价值追求,并通过楹联这一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了关公文化与价值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世界各地关帝庙楹联所彰显的报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重诺以信、作战以勇等伦理价值追求,值得我们弘扬借鉴并传之久远。

陕西师范大学傅功振教授探讨了关公文化的核心价值,认为关公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他是“义”的化身,其“义”的内涵不仅仅停留在道德准则方面,而是在于穷尽道德准则、行为善举和外在形象的各种不同含义,是内在与外在的完美统一。

解放军理工大学刘淑萍教授探讨了关公身上所体现的忠诚武德的伦理意蕴,认为在伦理意蕴上,忠诚体现为对主体自身的要求、对社会组织的要求、对信仰的坚守;忠诚武德具有本质的政治性、对象的指向性、价值的稳定性、武德践行的复杂性等伦理品质。

宁夏社会科学院薛正昌研究员探讨了关公文化形成和传承的多元路径,认为关公文化传承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实践中,儒释道并举是关公文化信仰与传承的民间基础,神话传承丰富和延续了关公信仰的故事,关帝庙与会馆是关公文化信仰的承载者,文学艺术与戏曲是关公文化最为普通的传承样式。

四、关于当下道德国情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樊和平教授探究了当前中国社会大众信任危机的伦理型文化轨迹,认为“道德信用危机——伦理信任危机——社会信心和文化信念危机”,是伦理型文化背景下信任危机的病理图谱,开启伦理信任的“破冰之旅”必须走出“市民社会陷阱”、“信任的伦理半径”、“农夫与蛇”和“宠物心态”的两极等三大理念和理论误区。

湖南师范大学王泽应教授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正确义利观从伦理学的视角进行了学理阐释,认为正确义利观以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基本的价值视角;精神实质上的义利统一与义利并重、价值理念上的互利互惠与和谐共生、伦理品质上的以义制利和义先利后,道德境界上的整体为本和道义为尚,是正确义利观的基本特质。

中央民族大学孙英教授探讨了自由价值观与人的创造性幸福实现的内在关系,认为自由既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创造性幸福,需要人们最大限度地追求自由,激发和提高人们的创造性潜能。

(杨学龙,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关公伦理学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藏传佛教关公信仰新论
关公面前耍大刀
关公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关公工艺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