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南水稻秧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2017-02-01驻马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许巧

河南农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秧田多菌灵秧苗

驻马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许巧

豫南水稻秧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驻马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许巧

根据豫南农业生态类型和气候特点,要培养出生长健壮及在大田缓苗期短、抗病性强等高素质的秧苗,使驻马店市水稻高产,农民增收,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的栽培技术。根据我们经过多年对水稻育秧方式的研究与探讨,现将配套的高产高效的秧田栽培集成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一、选择适宜品种

选用优质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强的优良品种,如9优418、Ⅱ优838等品种。

二、育秧

(一)培肥秧田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做秧田,秧田大田比例为1:15。要早耕翻晒垡,耕翻时每667m2施尿素 12~15kg、磷肥 50~75kg、钾肥25~30kg、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各2~4kg,或每667m2施水稻育秧专用肥50kg,使土壤碎平与肥料混合均匀。播种前做秧畦,畦宽1.2~1.5m,沟宽30cm,沟深15~20cm,然后灌水平畦,并用木板抹平床面待播种。

(二)种子处理

1.选种。种子纯度98%以上,发芽率80%以上,净度不低于98%,含水量不高于13%。在水稻浸种前 3~5d,将种子晒 2~3d,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2.浸种和种子消毒。先将稻种放入1%的石灰水或用50%多菌灵粉剂配成的1000倍液浸种2~3d,或把已浸1~2d的湿种子置入福尔马林0.5kg对水25kg的稀释液中,再浸3h,水面保持15cm高的水层,捞去漂浮杂质。浸种时间视温度而定,水温30℃时浸种时间约35h,20℃时约60h,15℃时约65h。一般浸种2d,以种子心部无较硬的白心为宜。浸种期间不要搅动,以免影响杀菌效果。

3.催芽。催芽的原则是“高温逼芽破胸(露白),适温催芽,干湿控根,降温控芽,低温炼芽”。催芽要求出芽迅速、根芽齐壮一致、长度适中。具体操作:将已浸和消毒过的种子用50~55℃的温水淘种2~3min,使种子内外温度一致后,置入容器进行催芽。第一阶段是增温保温。温度控制在35℃至破胸露白,不能低于30℃。第二阶段是生根。采取翻种、淋水方法,使露白后种子温度保持28~30℃,防止温度升高。第三阶段是发芽。根长出后种子开始发芽,温度保持28~30℃,低于30℃出芽不整齐,超过40℃易烧芽。通过控温、调节水、供气等技术,催成“根长一谷、芽长半谷”的壮芽。第四阶段是降温炼芽。炼芽目的一是根芽接近秧田自然温度,增强根芽适应性。二是通过运用干长根湿长芽的原理,调节根芽长度比例,培育壮芽。若遇到不良天气,不能播种时,可将芽谷摊开,谷层在100mm厚上下,喷水或淋水进行晾芽1~2d,待天气转晴播种。

(三)播种

按苗床的大小和播种量,称出规定数量的芽谷,一般常规稻每平方米播芽谷100~150g,杂交稻每平方米播芽谷80~100g,播种要均匀,播后轻压,使半谷入泥,再均匀覆盖1cm厚营养土。

(四)秧田管理

1.水分管理。播种至3叶期间,坚持湿润管理,保持沟内有水不上畦,厢面无水湿润,利用厢沟水调节厢面湿度。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沟中无水。暴雨袭击时短时灌深水,以防种芽淋乱。雨停立即排水。3叶期以后,灌水上畦,畦面保持 “寸水”。若遇寒流低温,灌深水护秧,水深以淹秧苗尖为宜。天转晴缓慢排水,分层透气,防止放水过快,导致秧苗生理失水,出现死苗现象。若秧苗长势旺,酌情排除厢面水,控制旺长。移栽前1d灌水,有利于 “扯秧”(拔秧扎秧把)。

2.喷施多效唑。当雨水较多时或控水难的秧田,除经常注意排水外,可在1叶1心期,每平方米苗床用15%多效唑0.15g,对水10kg均匀喷施,以利控长保蘖。

3.化学除草。苗床除草应在播种覆盖喷水后进行施药。每667m2可用100mL“旱秧净”对水50kg,或每667m2用60%丁草胺100mL加20%恶草灵100mL,对水25~30kg,或每 667m2用 50~60mL扫费特对水50kg喷雾封闭。

4.追肥。在搞好化除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浇水,巧施追肥。秧田追肥次数与追肥量应根据秧田土壤肥力、底肥足否、秧苗长势灵活掌握。一般追肥2次,1叶期每667m2追尿素5~6kg“断奶肥”。移栽前5~7d,每667m2追施尿素6~8kg“送嫁肥”。若秧田肥力不足,出苗后10~15d,每667m2追施尿素6kg壮秧肥。追肥时保持厢面寸水,追肥后厢面水自然落干后再灌水。

5.防治病虫害。苗期主要病虫害有苗稻瘟病、蓟马、蚜虫等,对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进行施药防治。防治病害每667m2可用40%克瘟散乳剂1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2%克枯星30mL和50%多菌灵100mL交替防治,每667m2喷药液60mL。虫害每667m2可用50%辛硫磷100mL或40%乐果乳油50mL,加水50~70kg进行喷雾防治。

猜你喜欢

秧田多菌灵秧苗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感怀
农民
加工过程对柑橘罐头多菌灵残留的影响
浙贝母中多菌灵残留量测定及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