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新感觉派的先锋性创作

2017-02-01

山西青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先锋都市小说

刘 红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124



试述新感觉派的先锋性创作

刘 红*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124

新感觉派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的记录者,其小说创作的先锋性使其一登场便引人注目,并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现代派小说创作群体。新感觉派对上海浓墨重彩地刻画结束了“中国有都市而无描写都市的文学”的时代,而其对现代女性的刻画和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意识流、印象主义等创作手法的运用,更是使小说充满了反传统的意味。本文即从后两方面出发,来探讨新感觉派的先锋性创作。

新感觉派;上海;施蜇存;刘呐鸥;穆时英

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为施蜇存、刘呐鸥和穆时英三人。施蜇存虽创作了很多实验性小说,但总体风格还是与后两者是大有不同的,但总体来说,三人的创作都带有了某种先锋性,不仅是表现在他们开创了中国的都市文学创作,更重要的是其小说大量引进了西方的一些写作手法,对后来的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三人的文学创作都与上海这座大都市必不可分,其中特别是他们的现代新感觉派小说,不仅总以上海作为故事发生地,其内容和人物性格也都充斥着上海的气息。本文即以新感觉派的三位代表作家——施蜇存、刘呐鸥和穆时英的小说来浅谈下新感觉派在中国文学创作上的先锋性。

一、对女性形象的重新塑造

新感觉派对女性的重新塑造是具有很强的先锋性的,不同于传统女性的外貌和性情,新感觉派作家笔下的女子都极富现代都市性。当然,这也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说施蛰存笔下的女子还具有一定的传统女子和现代女子的交互性的话,经过刘呐鸥,穆时英笔下的尤物已是能带给人无限诱惑了。

(一)外貌与身体

施蛰存的小说更多的是以男性为主人公,即使在《善女人品行》这个集子塑造了不少女性形象,但也更多的是刻画他们的心理,但这里便已可以看出初具雏形的现代都市资产阶级女子的样貌了:具有“多余的情欲”,但还未付诸实践。施蛰存对笔下的女主人公通常只做简略的四肢描绘,她们通常是瘦削而丰润的。

到了刘呐鸥,特别是穆时英笔下,对女性的外貌和身体描述便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先锋性。刘呐鸥小说中的女子通常是摩登女郎,她们大多拥有短发、直挺的“希腊鼻”、丰润的嘴唇、柔滑的身姿和高耸的胸部等特点。而在某些时候,这些女子还具有男性化的特征,如《流》中的女主人公。而穆时英对笔下的女性外貌和身体描写就更甚、更细致了。《白金的女体塑像》中,女主人公一开始便被描述“窄肩膀,丰满的胸脯,脆弱的腰肢,纤细的手腕和脚踝,高度在五尺七寸左右”和“脸是一朵惨淡的白莲”的样子,接下来,通过医生的眼睛,又对女子的裸体进行了一番如艺术品鉴赏般的细致描绘。穆时英笔下的女子都极具诱惑性的外貌,这大抵也是与其的“尤物梦”是相关的。

(二)性情

施蛰存笔下的女子虽仍带有传统女子的柔弱与娇嫩,但已是具有现代都市女子的性情了,这点突出表现在她们对于性欲的看待上:虽“不贞”并没有被成功的实践,但是仍会有“猎物”的冲动与行为。

如上文所说,穆时英给笔下的女子赋予了男性化特征,这不仅是外貌上的,在性情上也是如此。这些女子通常被刘呐鸥描绘成具有矫健的身姿和极为聪敏的头脑的人,这已是与传统小说的女主人公大不相同了。但还远不止此,在其小说对恋爱关系的描述也是通常为“男弱女强”的,男性大多被刻画成急迫追求心上人的瘦弱之人,而女性则可把几个追求者“玩弄”于股掌之中,而且她们更是都市欲望和欺骗游戏里的赢家。到了刘呐鸥,小说中的女子更是个个成了尤物,外貌身体自是最完美、最具诱惑力的,性情上也是深具神秘色彩以及令人着迷的魅惑力,这时,男子几乎已经成为女子手中的手杖了。

二、新感觉派的写作手法

如前文所说,新感觉派的先锋性不仅体现在其所开创了中国的都市文学,更重要的是其引用了一些新颖的写作手法,并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其中,笔者主要以施蜇存、刘呐鸥和穆时英三人小说中所主要运用的写作手法为例来做一定的分析。

(一)施蛰存与弗洛伊德

施蛰存向来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派作家,他对于文学创作的实验性开拓影响了后来成为新感觉派主力的穆时英和刘呐鸥。施蛰存在其被视为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之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怪诞”说。

1.都市的怪诞。“怪诞”最初作为一种建筑主题而流行开来,而弗洛伊德将其引申为一种原本看起来司空见惯的却变得离奇突兀、以致让人产生陌生感的感受,他认为这种怪诞源自于大都会城市生活,并会让人产生现代焦虑的情绪。这种情绪感受被视为一种具有因对空间的恐惧而导致行动瘫痪症状的现代病,并在十九世纪引起了广泛关注。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个走上世界的现代都市,其真切的速度与刺激极容易引发都市人陷入“怪诞”的病症。施蛰存以其特有的“城市感性”体验到了“怪诞”在上海的蔓延,并将其运用到了文学创作之中。通常大多数学者认为施蛰存并不是从弗洛伊德的原著中得到了关于怪诞的论述,而是通过看那些由弗洛伊德怪诞说影响的作家的作品而得,例如霍夫曼与爱伦·坡。

《凶宅》被视为施蛰存对于哥特式小说的实验之作,其小说背景是上海租借的一座具有荷兰风的“闹鬼”的别墅,内容是由处理一起笼罩着恐怖的死了三个女人的谋杀案构成。原本具有西方哥特风的建筑便容易给人带来怪诞的氛围,而死亡与充满悬念的情节更会给人带来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并继而塑造出了一种非家园式的虚无。

施蛰存的很多小说都运用充满陌生化的建筑、事物来作为一个不甚实际的故事的背景,从而给人带来莫名的虚无感、奇异感,甚至是恐惧感,这便是怪诞的写作手法的运用。

2.如《梅雨之夕》用第一人称叙述,男主人公和叙述者的重叠给精神分析法的运用创造了最好的前提条件。整篇小说都是以男主人公的精神感受和内心独白构成,几乎没有任何客观性地叙述,而作者就用这种对“非常心理”的探讨,大抵是为了更好的描写男性的性压抑。再比如《在巴黎大戏院》这篇小说,男主人公在用女性同伴借给自己的手帕来擦嘴时所进行的内心独白“哦,好香,这的确是她的香味……我很想舐舐看这香气的滋味是怎样的……我舌尖好像起了一种微妙的麻颤,奇怪,我好像有了抱着她的裸体的感觉了。”

在叙述者与被叙述者重合时,内心独白便成了精神分析法的最主要途径,可以说,施蛰存在其大部分作品中,都结合中国意境渲染的心理烘托之法,引进并实践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写作手法。

(二)刘呐鸥与蒙太奇

《都市风景线》是刘呐鸥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里面虽只有八篇小说,但却成为了新感觉派的代表之作。大抵是因刘呐鸥对电影的喜爱,也就把电影镜头拼接剪辑的蒙太奇手法运用到小说之中,使小说变得如电影一样可视。刘呐鸥的故事情节都十分松散,看似就如不同时空的事物随意拼接的一般,但刘呐鸥却创造性地用“画外音”的形式让所有内容剪辑到一起,从而形成了令人迷乱的镜头组合。

(三)穆时英与意识流、印象主义

穆时英的小说虽是沿袭或模仿了施蜇存和穆时英的某些创作,但其中关于对意识流和印象主义的运用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创。

1.如施蜇存的小说中大量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构造全文,穆时英将其更进一步发展,开启了用语言来组织意识的先锋创作。像是《白金的女体塑像》“……很随便的人性欲的过度亢进朦胧的语音淡淡的眼光诡秘地没有感觉似的发射着升发了的热情那么失去了一切障碍物一切能力地躺在那儿呢……”,穆时英采用无标点的文字来再现了小说主人公的联想,可以说,这段文字便是其当时意识的流动。

2.大抵也是受到刘呐鸥运用电影技法来创作的缘故,穆时英也在自己的小说中采用了如电影拍摄一样的情景再现,同时,其也创造性地运用印象主义的手法来描绘现实。如《夜总会里的五个人》“白的台布,白的台布,白的台布,白的台布……白的——白的台布上放着:黑的啤酒,黑的咖啡……黑的,黑的……”这段描述,作者靠文字和意象的故意反复来造成了印象主义的视觉效果和舞蹈韵律。

三、结语

新感觉派小说可谓是中国现代主义的先锋之作,施蜇存、刘呐鸥和穆时英三人凭借自己的都市“感性”而先知先觉地感受到了上海在跻身国际大都市中的发展变化,以及都市人在这其中发生的“变异”。尽管这些创作带有某些“舶来”的意味,但新感觉派无论是对中国都市文学的开创,还是对某些写作手法的引进都是极富开创性和先锋性的。

[1]郭东辉.新感觉派的现代性[D].郑州:郑州大学,2005.

[2]黄忆.新感觉小说论[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5.

[3]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施蜇存.蝴蝶夫人[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9.

[5]刘呐鸥,穆时英.中国现代小说经典文库[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

[6]穆时英,刘呐鸥.中国现代小说经典文库[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

刘红,女,汉族,安徽亳州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2014级本科生。

I

A

1006-0049-(2017)09-0256-02

猜你喜欢

先锋都市小说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