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2017-02-01占萌
●占萌
综合护理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占萌
腹部外科手术是治疗腹部自然疾病以及腹部外伤的有效手术方法,术后患者因术创影响需要严格卧床休息,导致胃肠蠕动减缓,难以及时回复胃肠功能,同时有较大几率导致肠梗阻以及肠粘连等各类术后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因此,临床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促进病情恢复。本文就此观察研究综合护理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希望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报道如下。
腹部外科手术;胃肠功能恢复;综合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8~86(51.7±2.4)岁;胃大部切除术7例,胃肠修补术22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3例,肠癌根治术8例。试验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0~88(53.1±1.7)岁;胃大部切除术6例,胃肠修补术23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2例,肠癌根治术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普外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①疾病知识健康宣教。入院后医护人员应积极开展疾病健康知识宣教,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解答各类问题,明确手术过程以及术中各类应注意事项,同时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告知手术治疗的大致效果,以免患者及其家属期望值过高。②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重视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护患关系和谐,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和语言与患者聊天,了解患者内心所想,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做到对症疏导,告知患者保持平稳良好心态的意义,同时还应介绍手术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使之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来配合手术。③舒适护理。外科手术都会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应激反应,所以护理人员应提前讲解相关知识和配合要点,指导患者术中卧躺方式以及胸式呼吸技巧,使之在相对舒适的状态下接受腹部手术。④术前准备。手术开始前再次核对患者相关资料,询问疾病史以及过敏药物,建立患者个人档案,开展各项检查,做好术前备皮、饮食指导等准备工作。(2)术中护理干预。责任护士在手术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做好保温护理。一旦患者出现异常状况应积极配合临床医师予以救治处理。(3)术后护理。①腹部按摩。术后第1天,若患者病情允许,护理人员可按摩背部穴位来促进患者康复。嘱患者保持侧卧位,护理人员张开双手,重心为双手拇指,从第一胸椎段按摩,自棘突向外旁开5cm,逐渐向下至第四骶椎旁开5cm处即可。由上到下按摩,每天10次;双肩和腰背之间按摩5次。次日晨起与夜间分别护理1次,结合患者胃肠功能情况进行适度调整。②术后饮食干预和早期复健运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6h时可摄入米汤以及藕汤等不产气且低能低糖类流质饮食,护理人员应基于患者日常饮食特点和病情实际情况开展营养干预指导,制订合理的膳食计划,进食过程中倘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情况,应及时调整饮食计划。此外,术后适当开展复健锻炼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若让患者术后一直卧床,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有较大几率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所以,护理人员在术后应指导患者适当开展运动锻炼。一般在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即可开始,主管护士应详细指导术后活动原则,并亲身做示范,讲解锻炼期间应注意原则。首先开展床上翻身锻炼,术后第1天练习床上坐起,通常情况下术后第2天即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开展床下活动锻炼时主管护士应负责陪同看护。③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应强调术后1~2周内不可参与重体力劳动,不可剧烈运动,注意清洁口腔。若腹部疼痛无法耐受可适量服用止痛药物,腹痛不止者应及时来院就诊复查。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评估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根据肠鸣音恢复情况判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1)良好:患者肠鸣音1d内恢复;(2)尚可:患者肠鸣音于1~2d内恢复;(3)较差:患者肠鸣音于2d后恢复。另对比患者心理护理、基础操作、环境护理、服务态度以及健康宣教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对心理护理、基础操作、环境护理、服务态度以及健康宣教等护理指标满意度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对于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来说,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早期开展术后功能锻练有利于改善脏器代谢能力,强化交感神经兴奋度,可有效促进胃肠蠕动与功能恢复。按摩腹部也有利于改善胃肠血运情况,对胃肠神经产生刺激,加强胃肠反射性蠕动,有利于及早排气。本次研究针对试验组患者开展了涵盖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综合护理干预,分别从心理、生理、饮食、术后复健等多个方面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与指导。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更短,胃肠功能恢复有效率更高,对普外科心理护理、基础操作、环境护理、服务态度以及健康宣教等护理指标满意度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护理对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积极的影响。
4 结论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指标,促进肠胃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予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单位:湖北省浠水县人民医院)
[1]于巨哲,李鹏,陈卫华.腹部外伤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情况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04:430-431.
[2]侯新莲,杨雅林.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1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