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罗平布依族生态观之体现

2017-02-01代春燕黄英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3期
关键词:布依曲靖布依族

代春燕 黄英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曲靖 655011)

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罗平布依族生态观之体现

代春燕 黄英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曲靖 655011)

罗平布依族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及原始信仰共同构筑了布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生态文化,闪现着生态文明理念的雏形,也折射出布依族人民的传统生态价值观,即敬畏自然、融入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中,布依族原始信仰体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布依族创世神话与古歌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融共生,布依族的传统生活体现出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布依族;生态价值观;体现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不同的阶段,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来审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所以生态文明是继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从而带来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新的文明阶段,是人类文明的真正出路所在。

党的“十八大”从十个方面为我们设计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置于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更好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当前最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在众多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及原始信仰中无不闪现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雏形。云南曲靖的罗平县是云南省布依族最为集中的一个县,约有2.9万布依族同胞聚居于此。布依族与云南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有着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及原始信仰,共同构筑成了布依族同胞特有的传统文化,其中闪现着无比珍贵的关于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这便是布依族同胞传统生态价值观的体现,即敬畏自然、融入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一、布依族原始信仰体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指的是尊重、敬重,“畏”指谨慎、畏惧、害怕。敬畏自然表达的是人对待自然的双重态度,一方面因尊重自然而爱护自然,另一方面又因害怕自然、畏惧自然而要顺应自然。但不管是尊重自然还是畏惧自然所带来的结果却是一致的,就是从内心深处鞭策自己去顺应爱护我们的自然家园,无需外界的宣教与监督,完全是一种自发的生态情感。这种情感主要通过布依族同胞们的原始信仰体现出来,而原始信仰又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的崇拜和一些生活禁忌中,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关于神山、神树、谷魂、竹魂的崇拜以及关于水与火的一些禁忌。

(一)布依族对神山、神树的崇拜

在布依族先民看来万物皆是有灵的,群山之中必有一座是山之神,万树之中必有一棵是树之神,而且这些神山、神树甚至可以掌管人的幸福安康,因此对待它们便要格外敬重与保护。

在罗平布依族生活的村寨附近或者后方,总会有一片被赋予神秘色彩的树林或山头,村民对这片树林和山头是极为敬重的,村民把它称为神山,除特殊祭祀的日子外,是不允许人们随意穿行其中,村民们都深信,如若砍伐了其中林木,或者在神山神林中大小便是对神山的大不敬,都会得罪山神,不仅冒犯者会受到山神的惩罚,甚至整个村子的人都会受到株连。

穿行于罗平布依族的村寨里,你也总能看见一些寨子前面会有一棵古树,上面系满了红色的布条,有的在树下还会砌有排放贡品的平台,兴许还有几样风干的贡品或者盛放贡品的碗碟存在,那么你就可以肯定这棵树便是布依村民口中的神树,村民们通过系上红绫、摆放贡品祭拜来祈求神树的佑护,他们相信只有这样才能保村寨平安、风调雨顺,所以保护神树便成为了全寨人的职责。

(二)布依族对竹魂、谷魂的敬重

在布依人看来,世间万物皆是有灵魂、有灵性的,尊重万物之灵魂,人类便可得到护佑。例如,布依族村寨周围最多见的便是满眼翠绿的竹子,除了特殊的气候环境适宜竹子的生长外,也与布依人对竹子的偏爱有关。竹子是一种生命力极旺盛的植物,它们破土而出,节节升高,几年后便是郁郁葱葱,没有人为的破坏,很少会见到竹子自然死亡,这在布依人看来,是竹魂的超能力使然,而且他们相信竹魂的这种超能力不仅能让竹子本身永不停息地繁衍生息,也能使人类人口兴旺,还能去病驱邪。由于对竹魂的崇拜与敬重,布依族人便格外喜欢栽种竹子,人丁单少的人家更是会在门前请布摩栽上一蓬竹子保佑子孙人丁兴旺,如果是家中只有一个独子,在独子18岁成人之前是不准砍伐这蓬竹子的,否则独子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

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的饮食习惯,比如糯食就是他们非常钟爱的一种食物。不管是五颜六色的花糯米,还是拌着锅烟灰的糯米粽子,还有用红糖拌着糯米面用粽叶包裹的粽粑,都是布依族的特色小吃,甚至妇女生完孩子在坐月子期间吃的最多的也是糯米汤圆之类的糯食。这些饮食习惯最初是源于布依族先民对谷魂的崇拜,他们认为糯谷是谷魂最为集中的一种谷物,人吃了糯食,就会有更多的谷魂保佑人身体康健。所以布依人十分热衷于种植稻谷,这在大量农田荒芜、生态失衡的现实面前显得尤为珍贵。

(三)关于水与火的禁忌

在布依族人的生活中由于对自然的无限崇拜便会滋生出一些生活禁忌,除了以上阐述的由于崇拜神山、神树、竹魂、谷魂而有一些禁忌外,在使用水与火的时候也是有一些禁忌的。布依同胞们认为火是火神的化身,切不可亵渎,所以小孩从小就会被告知不准玩火,不准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角架,禁止从火塘上跨过,逢年过节时还要敬灶神。

布依族对水也是格外珍视的,而对于水的珍视,则主要体现在对水井的敬重与一些禁忌上。例如,不可以往水井中吐口水,在水井附近不允许大小便,任何人都必须保护水井的干净卫生,大年初一不能到井边挑水,初二清早举行“祭井”后方能取水,否则就会得罪“井神”。

正是由于布依族人民的这些原始信仰,慢慢演变成了布依人生活中的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习俗,甚至是不成文的村规、寨规和禁忌,客观上极大地保护了布依族聚居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使布依族聚居地区常年山清水秀、绿树成荫、春意盎然。

二、布依族创世神话与古歌中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共融共生

翻开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画卷,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少数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都始终会有原始溯源意识贯穿其中。创世神话与创世古歌作为原始溯源意识的载体便应然而生,它们是少数民族先民遗留下来的智慧结晶,也是少数民族先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初思考。

布依族的创世神话与古歌中大致包括开天辟地、万物起源、洪水滔天等。在这些神话古歌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布依族先民认为不管是人还是自然界的万物皆是神力所创造,既有拥有神力的能人用身体化万物之说,也有拥有神力的能人用树木造人之说,还有葫芦保留人种之说,这些都是布依族先民对人与自然关系最初思考的生动反映。在布依族先民看来人与万物之间是相互融合的,甚至是可以转化的,它们是同根同源、共融共生,人和万物都应该被同等看待,共同构筑一个和谐完整的生态体系。

如布依族神话《力戛撑天》里就提到具有神力的巨人力戛把天地撑开后累死了,身体的一部分变成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同时也变出了山川草木等自然万物。“力戛死后,大肠变成红水河(南盘江),小肠变花江河(北盘江),心变成了鱼塘,口变成水井,膝头和手腕变成了山坡,骨骼变成石头,头发变成树林,眉毛变成茅草,耳朵变成花,肉变成田坝,筋脉变成大路,脚趾变成各种野兽,手指变成各种飞鸟,身上的虱子变成牛,跳蚤变成马。”[1]而在另一则神话中则出现了与力戛相似的拥有神力的能人或者是神——“布灵”,布灵不仅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万物,也用自己的汗毛创造了最初的人类。

这里的力戛和布灵其实可以看作是神与人的统一体,既反映了人与万物都是由神创造的,也反映了人与万物之间是可以共融与转化的。

在布依族民间流传的神话中关于人的起源也有这样的记载:“最早的时候,天下没有人,到处白茫茫的一片”,“天上的神仙来地上玩,走到东边是树木,走到西边是树木,看不见一处人烟,大地很冷清”,于是 “拔来许多树,神斧把树枝砍,树干砍成一截截,第一斧砍下去,树干裂开一条缝分开的两半变脚杆,没裂的下半截,一边砍一斧,人就有双臂,又把树干倒过来,几斧又把脑壳砍出来,四肢和头做好了,还是一个没生命的东西,神朝人吹一口气,这第一个人就活了。”[2]在这个记载中则可以看到人类是神用树创造出来的,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在布依族古歌《造万物·造棉》中也唱到∶ “远古那时候,世上没有棉,人人挂树叶,个个裹树皮。”后来人类才发现∶ “山上有种花,叶子真大张,叶片圆又大,真像大巴掌……拿花慢慢捻,细细丝又长,结实不易断,好比蜘蛛网。”因此“大家快去拣,拣来野花花,姑娘就捻线,线子挽成团,就把布来编。”[3]这一段也说明人与自然界是共融共生、紧密联系的,人类是不可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的。

三、布依族传统生活中体现出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勤劳质朴的布依族在历史的积淀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的当下,最为宝贵的是布依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热爱自然、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 。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崇尚在布依族的服饰、饮食 、住居等生活习俗中皆有体现。

例如布依人民总是依山傍水而居,溪流潺潺、绿树倒影期间,田地纵横交错,置身于自然之中,享受山清水秀、自然和谐的田园生活。他们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山间花鸟,也热爱水中的虫鱼,与自然融为一体,彰显出布依人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其次,布依族在生活中选用的各种原材料均来自于大自然,也显示出布依族人追求自然、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如布依族喜欢用蜡染布制成百褶裙,所用之布是布依人民自纺的棉布,蜡染所用的染料是山间各种纯天然的植物提取。又如,深受布依人民喜爱的五颜六色的花糯米也是采用山间可食用的植物染料制成,在制作肉粽时会以草木灰掺入其中增加肉粽的清香味。如此种种,都说明布依族传统生活中体现出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生态文化。

四、结束语

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今天,布依族人居住的地方却依然绿水青山,物种丰富、生态良好,这得益于布依族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及原始信仰构筑的传统生态文化,也折射出了布依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价值观,即敬畏自然、融入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不谋而合的。传承与利用布依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价值观,使其发扬光大,并且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这在加强党的生态文明建设及构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面前显得意义非凡。

[1]李子贤.云南少数民族神话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529-530.

[2]罗汛河.造棉·造布歌[A].民间文学资料[C].贵阳:贵州民族研究会,1986:46.

K890

A

代春燕(1983-),女,汉族,云南曲靖人,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曲靖高校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研课题阶段成果(项目编号:QJGXSKL16018)。

猜你喜欢

布依曲靖布依族
关于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论述
曲靖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介绍
山水布依
曲靖师范学院数学学科
曲靖师范学院教育学学科
曲靖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介绍
布依少女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请到布依茶乡来
布依族验方“神阙散”的早期安全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