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教育构建有效中学音乐课堂

2017-01-31陈惠李华敏龙子宇惠来保

西部论丛 2017年12期
关键词:智慧教育音乐课堂作用

陈惠 李华敏 龙子宇 惠来保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人们对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仅重视学生的理论教学,而且也注重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并且当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学校借助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途径,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多样性,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学校教学中提倡智慧教育,构建高效课堂,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学校提倡智慧教学,为学生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为例,进一步阐述智慧教育理论在构建有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智慧教育 高效课堂 音乐课堂 作用 意义

目前,信息技术更新迭代非常迅速,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的冲击力,学校教育教学也面临转型,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学校加强了学生理论教学与艺术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当然,信息技术发展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学习工作的方式,学校也提倡智慧教育,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随着社会对多样化人才需求增加,音乐教学在学校越来越重视,因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智慧教育有助于教师构建高效课堂,下面就高效音乐课堂的构建进行深入分析,为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智慧教育的特点

教育是国家发展之本,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多样化人才成为社会的主要需求对象,因此在学校教学中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收获差异比较大,对于中学生而言,中学阶段属于小学与高中的过渡阶段,也是认知变化、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而音乐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加学生的生活乐趣,为生活增加多样性。学校提倡智慧教学则以学生为本,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性,帮助患者找到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进而拓展学生的视野。

此外,智慧教学能够促使课堂教学的形象生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转变角色,从知识理论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兴趣的引发者,启发学生思考,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为构建高效课堂起到推动作用。

二、基于智慧教育下有效中学音乐课堂的构建对策

(一)将故事情节与音乐教学相结合

喜欢听故事是学生的特点,他们对故事具有浓厚的情绪,并且中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因此好奇心比较强,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期间可将音乐作品与相应的故事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学习音乐作品。比如在《七子之歌-澳门》(花城版七年级第下册)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或播放有關澳门的历史,以及澳门回归的历史画面,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连唱这首歌曲,学生带着浓厚的情绪更能体会歌曲的曲意。再比如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花城版八年级上册)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些关于军人的故事,然后在课堂学习之前让学生自由讲述有关军人的故事,学生了解军人保家卫国,他们是与众不同的,同时,他们也是父母儿女,也有情有意,他们也是和普通大众一样的,了解人物故事,学生学习音乐的情感会更加的浓烈,能达到音乐传情达意的教学目的。

(二)教师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

自古诗乐舞结合来表达情感,因此中学音乐教学也需要将音乐表现于舞台,教师为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更加理解音乐的魅力,也能增加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投入度,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唱脸谱》(花城版八年级下册)这一单元的内容时,由于戏曲作为另一种特殊的音乐表现形式,具有博大的文化内涵,而且戏曲中的京剧作为我国国粹之一,在教学期间需要学生亲身去体会。在教学期间,教师提前为学生布置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学生可以自己制作脸谱并对脸谱做讲解,或者可以学习一段戏曲进行表演,或者了解一个曲目讲述的故事,学生在动手制作或查阅资料期间,能够加深对戏曲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当然,在此期间,教师需为学生提高舞台,让学生自己作为学习的主角,将学到的内容通过舞台表演展示出来。

(三)建立现代化的教学平台

课堂教学只是音乐教学的一个环节,而且课堂教学的内容非常有限,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还需要对生活中进一步培养。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且技术更新非常迅速,如今,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方式,因此中学音乐教学也需将信息技术结合运用。学校可以建立音乐公众号平台,定期为学生推荐音乐作品,学生可以自信下载学习,或者由音乐教师负责,根据不同的班级建立微信群,将课堂学习的准备内容进行公布,学生在准备期间可以随时与老师沟通,课前做充分准备,课堂教学的效率将大大提高,同时在每一节课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将与学习有关的曲目推荐到微信群中,学生利用上下学碎片化的时间学习,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非中学教学阶段可以完全培养的,中学音乐教学只是开始,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长远艺术审美能力,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期间避免理论灌输,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学习中穿插理论,增加学生的体验。除了为学生提供舞台表演的机会之外,教师自身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弹奏演唱的能力,并且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音乐才能,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音乐影视剧,或者组织学生参演音乐舞台剧,指导学生乐器学习弹奏等,学生通过亲耳感受、亲眼所见音乐的魅力,才能对音乐产生较大的兴趣。

结束语

中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的关键阶段,而音乐教学具有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等特点,因此教师需在课堂教学期间,需借助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搭建音乐学习平台,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表演舞台,在课外带领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对音乐的兴趣,回归课堂教学,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晶.翻转课堂引领音乐课堂的新发展——评《透视翻转课堂——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33):2.

[2] 郑炜静.用智慧教育打造高效的中学音乐课堂[J].明日风尚,2017(5).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音乐课堂作用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