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穿刺点感染率中的应用

2017-01-31郑爱玲

保健文汇 2017年12期
关键词:圈员品管圈感染率

●郑爱玲

品管圈在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穿刺点感染率中的应用

●郑爱玲

为了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穿刺点感染率,提升科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我科采用品管圈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查检表、柏拉图、甘特图、鱼骨图及雷达图等手法,并采用头脑风暴法,对主题为“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穿刺点感染率”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开展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穿刺点感染率由12%降低至3%。圈员的积极性与工作凝聚力得到提高,工作质量得以改进。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穿刺点感染率有着重要作用。

品管圈;乳腺癌化疗;PICC穿刺点感染率;应用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1]。术后辅助化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可能引起注射部位局部损伤,甚至出现局部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因此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化疗,减轻对外周血管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主要有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但存在一些问题,如导管感染、导管栓塞、导管脱出等。运用品管圈的方法,减少这些并发症,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品质管理圈 (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简称品管圈,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博士在1962年首先建立的[2]。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使圈员集思广益,提高工作效率,使资源达到最佳的配置与利用。2015年10月,我科开展了对“如何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穿刺点感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通过该活动,我科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穿刺点感染率有所降低,同时也加强了圈员的沟通与互助,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现报道如下:

1 品管圈的具体过程

按照品管圈的实施步骤:组圈、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实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划安排,分配好工作。

1.1 建立品管圈圈名和主题选定

本次品管圈总人数6人,辅导员、圈长各1名,圈员4名。圈员通过QCC活动课程培训后,经全体圈员讨论投票,共同确定圈名为“汇爱圈”及本次活动主题为“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穿刺点感染率”。

1.2 计划拟定

由以上确定的主题,圈员们根据自身和环境情况及实际工作需要,拟定了2015年10月~2016年5月的活动方案,具体如下:第一个月圈员们进行学习品管圈课程,并确定个人的任务、圈名、圈徽;第二个月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圈员们通过投票选择主题;第三个月通过活动计划表和工作流程图进行计划拟定,同时运用查检表对现状进行把握;第四个月采用鱼骨图对现状把握进行解析,同时拟定相应的对策;第五个月对所拟定的对策进行分工,具体落实到每一位圈员,并做好相应的记录;第六个月对效果进行确认,并标准化,形成我科新的规章;第七个月对QCC活动进行检讨和改进,为下一次活动提供数据支持和制度保障;第八个月对本次 QCC活动结果进行整理,并发表结果。

1.3 现状把握与目标设定

通2015年10月开始收集影响乳腺癌患者PICC穿刺点感染的相关因素的数据后,经统计计算得到乳腺癌患者PICC穿刺点感染率为12%。根据80/20法则和柏拉图确定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穿刺点出血渗液等异常情况未及时处理,贴膜材质原因,护士未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患者未遵循健康教育的内容这四项内容所占全部影响因素的比例为87.18%,所以这四项内容是本次品管圈重点改善的方向,同时通过制作相应的查检表进行登记。通过计算圈能力为80%,并设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为: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12%-(12%×87.18%×80%)=3.6%,目标值确定为3.6%。

1.4 解析与对策拟定

根据80/20法则和柏拉图得出的改 善重点,通过对穿刺点出血渗液等异常情况未及时处理,贴膜材质原因,护士未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患者未遵循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讨论,并绘制鱼骨图分析原因并做出相应对策。

1.5 对策实施针对实际情况

全体圈员从对策可行性、经济性及效益性的角度出发,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其具体内容如下:①对住院患者护士每天评估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情况,若发生出血、渗液时及时更换PICC贴膜,保证穿刺点周围的无菌环境,班班交接。②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导管固定采用施乐扣,胶布固定时采用蝶形固定的方法;对普通贴膜过敏的患者采用抗过敏透气贴膜,防止穿刺点周围皮肤过敏反应引起感染;过敏严重者先药物湿敷,再用无菌纱布覆盖,每天更换纱布。③建立PICC维护者的准入制度,考核合格者方可进行PICC维护;同时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和监督,保证PICC维护的质量。④对患者设定专门的PICC维护地点,加强宣教。住院患者在换药室进行PICC维护;若在床边维护,维护前保证床单位的清洁与整齐,病室宽敞明亮。出院患者来院维护时,地点设在门诊。每次维护后在患者《PICC维护册》及科室《PICC维护登记本》做好登记,内容包括维护时间、材料使用、PICC情况等。同时,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宣教,必要时发放健康教育单。

2 效果确认

有形成果:在QCC活动结束后,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穿刺点感率活动前的12%下降为3%,改善幅度=(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12%-3%)/12%×100% =75%。

3 讨论

品管圈活动强调让圈员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3]近几年,随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一种具有护理特色的、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群体文化正在护理队伍中萌生,这种内生性的意识激起广大护士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4]

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穿刺点的感染率关系到患者能否如期顺利进行化疗,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提升科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方面。所以有必要通过QCC活动,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穿刺点的感染率。

对患者而言:可以减少导管引起的并发症,可以减轻不必要的痛苦,促使化疗顺利进行。对护士而言:合理维护导管,增加个人职业技能,提升自我管理;保证导管的正常状态,可以减少因感染增加的工作量,同时提升护理质量。对科室而言:通过提升护理质量,使患者满意,降低投诉率,提升科室形象,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日间病房)

[1]秦艺.乳腺癌围术期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3C):800-801.

猜你喜欢

圈员品管圈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