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音乐课之趣味发声训练法
2017-01-30吴明丽
吴明丽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福建 泉州 362000)
一、中学音乐课发声训练的必要性
在中学的音乐课堂中,大多数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总是喜欢大声说话、唱歌,殊不知稍不注意就殃及了正在生长的声带。这时的声带异常脆弱,一不注意它就会出现充血、水肿,轻者导致发音疲倦无力,音调改变;严重的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呼吸困难不能说话。所以在中学音乐课堂上让正处于变声期的中学生接受科学的、正确的发声训练是很有必要的。科学正确的发声不仅可以让学生们高音上的不那么费力,还可以使学生们的音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音色能够得到统一。声音的好坏是由声带决定的,为了保证学生们在今后在用嗓的职业中能有更好的发展。所以,在中学音乐课的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学音乐课发声练习环节的现状
如今的中学音乐课堂,练声环节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一些乡镇中学,效果更是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大多音乐教师自身音乐素养有待加强,或对歌唱前的发声练习不太重视,或不愿多花时间给学生们练声,造成中学课堂发声练习不够有效。如此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前的练声习惯,同时也使学生们丧失了在练声时对歌唱技巧的思考;另一方面,青春期孩子们的心智慢慢走向了“成熟”,小心思也悄悄地油然而生。大部分男同学比较顽皮,认为教师的练声模式过于单调,内容枯燥,缺乏新鲜感,难以认真的体验整个过程。而女同学则会变得害羞一些。她们认为练声时嘴巴张的比平常的大,鼻孔也不自然的在收缩与扩张,不太美观,不想在同学们面前“丢脸”,所以要么音量十分小,要么选择不唱。此外,一些经济发展较落后的乡镇学校,硬件设备不够完善,甚至没有钢琴,难以保证练声环节的有效开展。
三、中学音乐课趣味性发声训练法探究
在中学音乐课堂中,学生的声带还不够成熟,并且这一时间段孩子正处于叛逆期,会有一些逆反心理。所以教师们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发声训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强课堂效率,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一)有趣的气息游戏
1.“闻花香”——气息深浅的练习
教师可带学生到室外花圃感受不同花的花香,花的香气有浓有淡:桂花的花香不需很深的气息就能闻到,月季的花香则需要较深的气息才能闻到。学生通过真实体验,无形之中已经进行了气息训练。体验后,还可以让学生们选择不同浓度花香的花进行写生,并带入音乐课堂进行下一步气息长短的练习与分享。
2.“吹纸片”——气息长短的练习
学生展示绘画,并将其绘画作为“吹纸片”练习的工具。教师引导学生缓慢地往纸片表面吹气,并保持纸片的振动,在吹类似月季花的时候就需要比较长的气息,桂花只需要比较短的气息,从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控制自己的呼吸,以锻炼横膈膜的控制气息的能力。
此游戏从课外活动开始引导学生体验闻不同花香的气息深浅程度,并通过绘画表达出内心的真实体验,从而有趣地引入气息训练的课堂。通过这样的游戏,一方面让学生真实体验到气息的运用,还跨学科运用了绘画的手法,并实现了气息训练的目的。
(二)谐谑的练声曲
练声曲是练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科学的练声能让歌唱更加轻松,还能够减轻声带的负担。但往往练声过程较为枯燥,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游戏,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情景设定”——哼鸣练习
“哼鸣”练习是练声过程中最重要的练习之一,正确的“哼鸣”能够令声音更容易达到高位置和明亮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教具将课堂情景设定为一片寂静的大森林,将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各小组模仿不同的鸟类鸣叫(鸟类的鸣叫通常属高位置),如布谷鸟叫“布谷”等,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体验、聆听和模仿各种声音,这样不仅增加了趣味性,无形之中进行了哼鸣练习。
2.“与时俱进”——练声曲的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能选用一些当代的流行作品作为练声曲,如周杰伦的《青花瓷》、林俊杰的《江南》等。例如我们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欧洲风情中的《桑塔露琪亚》,该曲的旋律悠扬婉转,将如画般的夏夜呈现在人们面前,令人陶醉。我们可以先选用与它风格相类似的流行歌——梁静茹的《宁夏》。两曲的背景同样是夏夜,旋律风格相似。选取流行歌曲作为课堂导入和练声曲,对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令练声不再那么枯燥无味,并起到活跃课堂的作用。
四、结语
本文主要陈述了发声训练的必要性和发声练习环节的现状,并从趣味性游戏入手带对中学音乐课堂的训练发声法进行了简要探究。科学的练声方法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还能够保护好处在变声期孩子们的声带。趣味的发声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活跃度还能够使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1]刘朗.声乐教育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5.
[2]王世康.儿童嗓音训练[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