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技术训练与战术运用分析
2017-01-30牛志峰
牛志峰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山西 临汾 041000
乒乓球技术训练与战术运用分析
牛志峰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山西 临汾 041000
中国作为一个乒乓球大国,在各项运动赛事中一直有不错的成绩,在国民中的普及率极高,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国民整体乒乓球水平也处于世界先列。在乒乓球竞技的过程中,技术手法和战术的运用尤为重要,在国家进行乒乓球球员的培训和选拔中,球员的战术运用是体现球员技术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为提高球员的乒乓球技术水平,需要在培养球手技术的同时重视战术的训练。
乒乓球;战术训练;实战应用
乒乓球作为国球,在国内具有极高的普及率。在乒乓球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战术和技术的指导和实践。在进行乒乓球竞技过程中,如果具备系统性的技术指导和战术规划,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比赛效果。在国际级别的比赛中,中国乒乓球球员的战略手法的应用一直是优秀成绩的有力保障。所以在进行乒乓球训练时,为提升球员的技术水平,进行适合球员的战术训练和培养,从而更好的培养球员的球感,提高球队整体水平。实际上,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战术需要各种技术的相互配合,将发球的落点、旋转等配套使用是战术的核心。直观的说,战术就是技术配套打法的适时运用,以达到乒乓球竞技比赛中“快、准、狠、转、变”的球风,是球员在比赛中能够致胜的关键,良好的球风和高超的战术技巧也是中国球员在世界级比赛中能够取得优秀赛绩的重要因素。
一、乒乓球技术的基本因素
在进行乒乓球的训练中,要想将乒乓球的战术进行熟练的运用,首先应该重视自身技术和球感的培养,在这一阶段为了实现球员的战术应用,需要教练人员重视球员的基础培养。
(一)球技提升的四大要素
在我国乒乓球竞技已经有了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具备许多成体系的技术和战术指导。任何一个人的打法都具有不同的风格和习惯,但是在乒乓球竞技中以不变应万变的还是球员对乒乓球的运转速度、乒乓球击打力量、乒乓球的最终落点和乒乓球的空中旋转方式的掌握和应用。球员的实际乒乓球技术被这四项基本因素制约着,最终影响了球员的战术实际应用水平。在进行乒乓球训练时,球员要想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需要加强对这四项因素的重视,在适应自身训练实际的同时,不断提升训练强度和力度,提高自身球感和对战术理论的了解,最终提高乒乓球实际竞技过程中的“杀伤力”,保障乒乓球战术得到更好的运用。
(二)注意六个球技要求
实际上,乒乓球竞技需要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来进行竞技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球员需要注意以下六个球技要求。第一,比赛中球员的发球动作要符合规则要求,包括球员发球的动作、姿势和发球高度等,让对手和裁判能够看清自身发球动作。第二,事先需要对对手的打法、习惯和球风进行了解,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发球,合理选择球路。第三,提升接发球的整体质量,合理选择乒乓球竞技的抢攻和强攻时机,以确保比赛节奏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第四,在进行接发球的时候,球员要尽最大努力获取发球直接得分,从而获得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前半部分的优势,为最终的获胜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五,在发球的时候球员要适当的稳定自身的情绪,并对发球的力度和旋转进行有效的控制,因为力度过小或者过大都会对发球的效果和有效性产生影响。第六,在发球和回击的过程中,球员要尽可能的将乒乓球的旋转因素控制在有效范围内,适当的改变曲线球路的运动方向和落点,从而有效获得得分。
二、国内乒乓球训练主要战术分析
(一)教学与比赛相结合
国内,我国的乒乓球训练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训练体系,在基础训练的同时,比赛是一种能够对战术进行有效训练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有针对性的比赛人员的分配,能够使球员接触各种不同的球风,在提升自身技术的同时,能够增加对于其他打法和球风特点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帮助球员在实际比赛过程中获取最终的胜利。同时,对于不同球风的接触,还可以培养球员养成独具风格的打法,从而更好的提升球员的乒乓球水平。
(二)针对性战术及技巧训练
任何一个球员的球风都不相同,并且有多少种球风就会有多少种战术及技巧,因此为了有效提升球员的整体水平,需要训练部门有针对性的进行战术的训练,并且根据战术要求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四项基本要素的重点训练。通过这种训练方式提升战术的应用,从而增加球员在实战中的获胜几率。
三、小结
比赛的过程中局势是会不断改变的,这就要求球员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平时训练过程中,需要在特殊局势下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战术。在比赛焦灼时的战术、比赛局势被动时的战术以及比赛占据优势时的战术都需要在平时训练中得到重视,但是战术的中心都在于对于对手技术的分析和应对。乒乓球作为中国普及率极高的运动,在日常个人训练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球员战术的培养和训练,从而最终实现比赛的胜利。
[1]李琼.关于乒乓球接发球技术训练方法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9):135.
[2]杨谦,王锋斌.马琳在比赛中组合技术运用分析与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8):47-48.
[3]耿烨,钟建伟.浅析乒乓球技术训练与战术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7):20-21,23.
[4]张大春,张双印,等.影响高校乒乓球运动发展因素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1):47-49.
[5]崔玉艳.改革中的乒乓球教学方法[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52-58.
[6]高魁莲.透过乒乓球教学谈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趋势[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110-114.
[7]郝加泰.浅谈乒乓球步法教学[J].体育教学,2006(6):23-25.
牛志峰(1995-),男,汉族,山西定襄人,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乒乓球。
G
A
1006-0049-(2017)18-02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