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早期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2017-01-30

山西青年 2017年18期
关键词:早教婴幼儿设置

汪 灵

雅安市雨城区第一幼儿园,四川 雅安 625000

我国早期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汪 灵

雅安市雨城区第一幼儿园,四川 雅安 625000

本文通过分析幼儿早期教育研究现状,明确国内外已有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利于对今后的研究提供直接参考和重要借鉴,从而在今后的研究中站在更高的起点和更新的视角进行新的研究。

早期教育;幼儿教育;研究综述

科学的早期教育不仅是个人一生健康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早期教育发展实践中,由于早教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问题,早期教育机构在促进婴幼儿及家长共同成长方面作用发展不够充分,促进个人健康发展和提高全民整体素质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2001年《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将接受学前教育儿童的年龄由3-6岁向下延伸到零岁,体现了北京市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200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10个部门《关于婴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进一步强调,要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发展婴儿教育,通过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的早期教育服务,促进我国早期教育的发展、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自此,由于社会各界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理论研究方面,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一、国内早期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规章制度法规方面

尽管人们认识到人生幼年阶段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已有2000年之久,但相对晚期的一些因素才真正让大众关注早期教育。经济、家庭生活、公众意识、公共资金等方面的根本性变化对早期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伴随着早期教育理念的传播以及早期教育认识的深化,社会各界特别是婴幼儿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婴幼儿的教育。21世纪初,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进入国家决策,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把0-3岁婴幼儿教育归结至学前教育部分中,特别指出“重视”二字,这个意义非常重大。这也意味着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权威的理论依据。在国家层面,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2010年7月,就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以教育规划的形式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婴幼儿教育。此后,在2010年颁布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针对0-3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进一步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作了详细的指示,为婴幼儿早期教育实践和家庭教育提供具体的指导。在所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有明确的规定和具体表述,在《教育规划刚要》中的具体表述是要“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由此可见,我国早期教育已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且,根据该纲要的精神,一些省份和地区也出台了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要重视婴幼儿教育。

(二)幼儿早期教育课程理论研究方面

欧美等国的早期教育(与我国“学前教育”含义相近)及相关研究所涉及的年龄跨越整个0-8岁,即3岁前后的教育和研究普遍呈现一体化的形态。而国内对学前教育(年龄段跨越0-6岁)的研究较多集中在3岁以上,同时也有关于0-3岁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教育活动及课程的研究成果。王娟华(2011年)在《郑州市区0-3岁早期教育机构课程设置研究》中指出,尽管早教机构课程设置基于教育学、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相关理论,但0-3岁早期教育课程设置仍然存在缺乏快乐理念、课程理论基础与具体课程设置脱节等方面的问题。林惠琴(2014年)在《家长早教需求与早教课程设置关系研究——以南京市鼓楼区调查为基础》中的研究认为,早教机构课程设置为迎合家长重视智力培养的需求,课程设置并没有很好的遵循婴幼儿早期教育规律,其课程设置偏向智育。同时,作者指出,早教机构课程设置与家长早教需求之间存在“供大于需”的假象状态,早教机构存在夸大宣传的现象。刘娟(2014年)在《呼和浩特市早教机构课程设置研究》中指出婴幼儿早期教育课程来源的科学性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课程的理论基础没有很好地贯彻到具体课程设置中,课程实施环节存在仓促和赶过程的现象。

(三)幼儿早期教育活动实践研究方面

在关于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实践的研究方面,李婧(2011年)在《早教机构0-3岁婴儿教育活动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A早教机构为例》的研究中指出,所调查的多家早期教育机构中,早期教育课程所设置的宝宝唱跳、大小肌肉训练、亲子互动等内容在具体实施中活动形式显得单一,课程安排户外活动较少,教学过程受活动区域的限制,有趣味性的活动内容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展,同时课程实施中存在婴幼儿同伴之间的互动内容非常少的问题。程芳(2013年)在《武汉市早教机构开展早教活动的研究》中发现,所调查早期教育机构的课程流程基本相同,课程时长大都在45分钟,课程活动在形式上虽然包含了以游戏活动为载体的运动训练、感觉训练等内容,但活动开展的具体实施过程流于形式,存在为完成任务而完成流程的问题。

(四)幼儿早期教育实施效果研究方面

在关于婴幼儿早期教育实施效果的研究方面,鲍秀兰(1994年)在《0-2岁小儿早期教育的效果》中通过对两组幼儿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排查生物学不良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早教组婴儿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优于对照组婴儿。律茵(2013年)在《锦州市早教机构0-3岁婴幼儿亲子活动课堂组织现状研究》中对三所早教机构课程组织活动形式的调查发现,三所早教机构的课程设计环节随意性较大,缺乏规划性,亲子活动的课堂环境的创设缺乏多样性,教师专业程度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亲子活动的实施效果。陈旭梅(2015年)在《0-3岁亲子园课程评价的研究》中认为,亲子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关键是看0-3岁婴幼儿和家长在教学活动中的收获。然而,对亲子园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发现,亲子园活动缺少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得其难以吸引到儿童的注意力,婴幼儿在活动中时常表现出疲劳、无聊的状态,因而很多亲子园教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结论

国内相关文献显示,关于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婴幼儿早教机构发展情况、婴幼儿早教机构课程设置情况、婴幼儿早教课程实施效果等方面,国内外已有研究所取得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今后的研究具体直接参考价值和重要借鉴作用性,为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1]Eva L.Essa,著,马燕,马希武,王连江,译.儿童早期教育导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刘娟.呼和浩特市早教机构课程设置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G

A

1006-0049-(2017)18-0227-01

猜你喜欢

早教婴幼儿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去早教班可以让宝宝早说话吗?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寻找早教的真相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