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大学英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7-01-30宋然然
宋然然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大学英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宋然然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素质教育正在不断深化,对于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的研讨成为新的课题。在这样的教育发展大背景下,微课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出现了。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微课教学模式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成为了一种必然。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微课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为着手点,探讨这种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应用的必然性,进而分析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微课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步骤以及应用方法。
认知语言学;微课教学;大学英语
一、引言
以经济的全球化为背景,英语作为世界第一通用语种,在大学教育中成为了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阻碍了英语教学的发展,使大学的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达不到理想水平。
人们对于语言的学习程度与其认知水平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关系,认知语言学之所以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正是因为这种关系的存在。认知语言学概念在我国最早引入于上世纪90年代,它的引入一时间成为我国语言学界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大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与其对于英语的学习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对于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大学英语的微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也极具必要性。从二者的存在关系角度出发,研究如何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成为重要课题。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及特征
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认知语言学基本的展现了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其实表现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所以认知语言学实质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的产物,也即是说人类认知水平能够对语言的发展起到限制作用。随着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已经被应用到教学的各个领域中。人认知语言学以人类体验作为其建立的哲学依据,从现实到认知再到语言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建立顺序和核心原则。认知语言学中,认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概念转化、关联知识等。
(二)微课的定义和特征
微课是一种通过移动设备来实现的在线的教学和学习模式,以视频或者音频为载体来呈现教学内容。我国对于微课的研究现对滞后,早期研究中,研究者们认为微课只是教师们为达成教学目标,利用视频形式针对某些知识点的讲解。其实真正有效的微课开展是一种对教学活动及资源的整合。微课的教学模式包括以下三种:微视频资源,以10分钟为最高时间限制的简短教学视频;微课程,将简短的微视频资源进行加工利用呈现出相关的教学内容;微课教学,以学生为受众,经过系统的组织来进行授课的教学模式。总的来说,微课教学就是教师将微课资源进行有条理的整合使之能够适应课堂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
三、认知语言视域下微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课前准备阶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于课前预习的实施环节相对薄弱,教师们缺乏对课前预习成果检测机制的制定,学生们不能达到教师对于课前预习的要求。在微课教学中,教师们除了要做传统的备课工作,还要制作微课视频,选择性地供学生们课前观看;学生们要按照教师要求观看视频并按照视频中的要求检测学习效果、记录学习问题。在这一师生课前互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中分的体现。
(二)课上学习阶段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微课教学强调语言体验的重要性,笔者将课上阶段的学习氛围如下四个步骤:一是体验活动,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前的微课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惑答疑,通过体验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英语学习。这种体验活动可以为真实具体的活动也可以是虚拟的活动,如让学生通过结组的形式表演英语对话或者课文的故事情节,再或者通过微课的视频、音频手段来进行虚拟展示;二是构式习得,构式作为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英语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目标;三是应用英语,主要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习惯,注重对英语交流对话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于英语的语言理解力。
(三)课后巩固阶段
教师在完成对学生的课堂教学后,并不是教学任务的彻底达成。教师还应该对教学效果及方法进行反思,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
四、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微课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准备阶段
教师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微课教学模式下,除了对传统教案的编写外,还要以英语课本内容为主体制作出利于课堂学习的微课视频资料。举例来说,在“Success”这一单元,教师的微课视频可以着重设计以下方面:首先是教师对于导入问题的设计,“你认为什么是成功?你觉得在B中成功是什么?那么在C中呢?”,利用以上的简单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保证下面的学习内容的顺利进行;其次是播放一段与学习内容关联度较大的关于介绍成功的一段视频,或者是名人演讲,让学生们对于所学内容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认识;最后是鼓励学生以录制视频或者书面表达的形式发表自己对微课视频材料的观看心得。学生则应当依据教师的引导观看视频,积极配合老师的微课教学工作,及时上交学习记录。
(二)上课学习阶段
教师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掌握,应该将课堂学习大致分为如下步骤:首先是体验学习内容,教师以虚拟体验的形式播放一段关于“Success”的微课视频,进而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为学生解答问题;二是构建概念,播放听力音频,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词汇知识和语法规律,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学习概念;三是构式习得,以课后巩固练习为主要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语言学科;第四是篇章输出,教师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布置作文训练,让学生将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实际运用。
[1]彭敏.“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在大学英语读写课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208-209.
[2]谢康.认知视域下的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与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159-161.
[3]赵永峰.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认知参照点与概念整合理论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1:5-9.
H
A
1006-0049-(2017)18-02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