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在恐怖主义事件中对公共舆情的控制与引导
2017-01-30李玉曼
李玉曼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我国政府在恐怖主义事件中对公共舆情的控制与引导
李玉曼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凸显,加之国内外恐怖主义活动猖獗。公众作为公共舆情的主体,在恐怖主义事件发生后,政府能否很好的对公共舆情进行控制与引导关乎着处理恐怖主义事件的成败,以及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当前我国关于公共舆情控制与引导的机制并不完备,很多相关的规定零散于各部法律法规。面对这样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国内国际环境,对政府在处理诸如恐怖主义等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挑战。国家急需建立健全公共舆情控制与引导的法律法规,以便提高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的效率。
公共舆情;控制;引导;恐怖主义事件
一、建立完备的公共舆情控制与引导机制
目前我国关于公共舆情的控制与引导并没有完备的法律规范,有所涉及的也是分散于各部法律。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经济增长以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进入高风险时期。这一时期地区和城乡差异持续扩大、社会问题不断积累、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党和政府应该意识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人民群体关乎国家兴衰,倾听民意,为民排忧解难,建立完备的公共舆情控制与引导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当代社会恐怖主义活动猖獗,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制定完备的公共舆情控制与引导机制,在恐怖事件等突发性事件发生时,政府各级部门在处理公共舆情问题上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权责统一。
二、第一时间公开信息,把握住舆论的主动权
恐怖主义事件不仅具有高度的破坏性,与公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而且会造成社会心理的恐慌。在恐怖主义事件发生后,公众对信息表现出极度饥渴,他们急于知道事件的有关情况,事件在向什么方向发展以及政府的应对措施等等。这时候政府作为社会的领导者,必须要第一时间公布事件真相,抢占先机。在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政府不能怀有侥幸心理,认为传统的删、堵可以奏效。在恐怖主义事件发生后,如果政府不及时充分的发布相关信息,各种谣言、小道消息就会滋生。并且如果政府不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新闻媒体就可能会对事件进行一些有失偏颇的解读,不利于事件的解决以及公共舆情的控制与引导。政府对信息的发布具有权威性,在第一时间公开信息,不仅能减弱公众的恐慌和恐惧情绪,还能有效地制止流言、谣言的传播,消减社会的不安情绪。
三、规范新闻报道,发挥其对公共舆情引导的积极作用
新闻媒体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流媒体,其对公共舆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规范新闻报道,发挥其对公共舆情引导的积极作用。新闻媒体在恐怖主义事件发生后及时的发布信息,告知公众事实的真相,但是在报道的过程中,不能为了一味追求及时性而忽略了准确性。特别是在恐怖主义事件中,不管是事件处理者、政府官方发言人以及媒体都应注意用词的准确性以及口径的一致性,以避免出现猜忌和流言,从而引发新的危机。新闻媒体应该具有相应的从业素质,应清醒的认识到,恐怖组织发动恐怖主义活动就是为了造成社会的恐慌,而此时媒体如果过度渲染细节,放大恐惧,就无疑在为恐怖分子造势、宣传。所以新闻媒体在报道事实时,应该对画面进行处理,荧屏中应该避免出现大量受伤者血腥、痛苦和逝者家属悲痛的画面。而更多的应该传递出温暖的人文关怀,呼吁社会团结一致,坚决打击恐怖主义。
四、关注网络舆情动向,适时进行控制与引导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81.0%。面对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在恐怖主义事件发生后,政府各部门应该时刻关注网络舆情动向,适时进行控制与引导。恐怖主义事件发生后,由于其自身的敏感性,必然会形成舆论的焦点。而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交流平台,人们汇聚在网络发表言论,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流通中,不免会产生于恐怖主义事件相关的谣言,这时就需要官方公布相关信息,及时进行辟谣。政府部门在关注网络舆情动向的时候,应该覆盖全网,不能留有死角,特别是在一些论坛、贴吧相对封闭的圈子,恐怖分子往往利用这些空隙传播非法言论,煽动民族仇恨。在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方面,政府应该积极响应网络问政,比如建立相关的政务微博、政府网络发言人等,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与网民互动,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
五、加强网民素质教育,增强网络的自我净化功能
面对日益庞大的网民群体,加强网民素质教育,从根本上增强网络的自我净化功能。恐怖主义事件由于自身的敏感性,在事发后不免会滋生各种谣言,这时就需要广大的网民具备对谣言的甄别能力,并且做到不传谣、不造谣。手机上网由于自身的便捷性,灵活性,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手机具有的即拍即发功能也使每个公众成为新闻报道者,在恐怖主义事件发生后,事件信息第一时间的发布,往往来自手机用户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在这过程中,就需要发布者权衡利弊,具备基本的反恐知识和道德素养。在网民中素质教育方面,还应注意网络水军这一集体,网络水军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传播不实言论,造成社会舆论的混乱。在加强网民素质教育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引导积极言论,呼吁社会正能量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领袖一般颇具人格魅力,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被认同感。在恐怖主义事件后,意见领袖的发言一般对受众的影响比较大。积极培养意见领袖,发挥其对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公共舆情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六、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防止连锁危机发生
活跃在我国的恐怖主义主要是奉行民族分裂的恐怖组织,其宗旨是实现国家分裂,实现民族自治。其中在我国新疆地区“东突”恐怖组织活跃。“东突”组织的宗旨是通过恐怖手段分裂中国,在新疆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国”。由于“东突”组织具有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三大特征,所有也被称为“三股势力”。恐怖组织打着民族的旗号,煽动民族分裂。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分裂主义者发动恐怖主义事件后,由于民众心理恐慌,恐怖主义事件对社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以及事件发生后产生的一些谣言、小道消息,加之一些不法分子的煽动,社会往往会对该民族的所有成员贴上恐怖主义的标签。这时就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及时发表言论,杜绝煽动民族仇恨的行为,积极引导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价值观,以避免在恐怖主义事件发生后引发的危害社会秩序甚至国家安全的连锁危机。
李玉曼(1993-),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G
A
1006-0049-(2017)18-0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