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冷漠的“杀手”
2017-01-30张华美
张华美 柳 雷
1.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37;2.平原县第一中学,山东 平原 253100
不做冷漠的“杀手”
张华美1*柳 雷2
1.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37;2.平原县第一中学,山东 平原 253100
虽然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但是触碰不到教育肌理的改革只能是重复前面的路子,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很面对社会上的问题存在的种种问题,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虽然担负着培养健全人格学生的重任,但是不得不承认,历史教育的功能依然只停留在表层,如果用流水线的形式来培养学生,那只能是“产品”,产品是没有情感的,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感情去唤醒学生的情感。
情感;历史教育;学生
如果用“杀手”来形容老师,那看似好像有点无厘头。老师明明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这么伟大的职业才是教师职业写照,怎么可能和“杀手”有半点联系。朋友们,不要着急,这里的“杀手”当然不是说老师会威胁到学生的性命,但是他们如果把学生当做机器零件来制造,那他们的罪过可并不比一个杀手的罪过小。
要说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说一下“情感”,《心理学大词典》里这样解释“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我们可以暂定这里的概念是准确的,那我们可以知道情感是“人”的体验,历史是由人编写的,是由有主观情感体验的人编写的,所以我可以冒险的认为,历史是有情感的。既然如此,我们作为教授历史学科的老师如果缺乏了这最基本的东西――情感,那两者就不可能展开交流与对话,那热爱历史的溢满之词更是无稽之谈。所以如果我们要破译历史情感的密码首先我们自己应该有情感,这样才会唤醒学生对历史的感情,我们教育的目的不应该只是教会学生如何辨别生活中的“丑像”让他们时刻警惕,更要教会他们如何认识“美”,发展他们赞同美、欣赏美、体验美的真实感受。2016年12月份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二小的校园欺凌事件持续发酵,引发大家的关注,据教育部统计,5到8月份,上报的校园欺凌事件共有68起,校园暴力事件更是越来越多的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反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是什么让一部分孩子对于这种现象无动于衷,甚至麻木不仁。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他们积极情感的缺失,如何把我们的学生从麻木不仁中拯救出来,情感是他们的强心剂,我们的教育应该把他们培养成有喜怒哀乐的正常人。这依赖于有情感的我们!
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历史教师的情怀与担当,在一次国培的讲座中,我聆听了齐健老师的一席话,他强调说:“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引导人的生成,教育的全部内容就是生命教育的意义。”这是每一个作为教师的我们都应该有的价值定位,而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人文情怀与责任的担当意识。教师不是技术工人,更不是教书的机器。我们的责任从小的方面说,要对一个学生负责,从大的方面讲,要对整个社会负责,因为未来社会前进的主力军的整体素质在我们这一代又一代的教师手中。朋友们,你们也许认为这是我在夸大自己作为一名历史老师的作用,也许你会用一个个鲜活的实例来证明历史老师在现实生活中是多么的不受重视,历史教师的前途是多么的暗淡无光。但是我依然有这样的热情,你们也应该有这样的热情。我们是年轻的一代,我们应该有自己追寻的东西,年轻的我们不应该过多的被世俗化的东西束缚着,如果真的是这样,用魏勇老师的话说“我们还未生便已死,还未年轻便已年老,还不曾拥有便已永远失去”。朋友们,我们应该有去“冒险”的勇气,在教学的星空下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并不断改进自己,这应该成为你我坚定的教育信念。
说到信念,当然还需要信念变成现实的条件,这首先应该是我们的专业素养,我相信这一点会达成我们的共识。其次我认为与我们的专业素养处在同样重要位置的应该是我们的教育环境的改善。我并无意指责当今的教育环境多么糟糕,但是在某些方面它确实是教师们践行自己教育理念的一块绊脚石。任何一株树苗的茁壮成长都倚赖于良好的环境。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人文素养的挖掘离不开整体环境的优化,后者是服务于前者的。历史教育的价值绝对不能仅仅用数字来衡量,如果用数字做单一的划分,历史教育是非常功利和廉价的,用赵亚夫老师的话说“历史教育的前途是非常渺茫的”。人文性的培养是个长期的熏陶过程,如果这长期的培养最终以行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且和生命融为一体时,它就是高贵、典雅的。多少老师都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却苦于现实条件的束缚与限制,因此一粒粒有着旺盛生命力的“种子”慢慢的腐烂于“土壤”中,这对于每一个有理想的教师来说都是残忍的,并且这对于国家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我们既然已经接触到这样的教育理念,并发自心底的认同;我们既然选择了当一名教师,并决心有所改变;我们既然有了这样那样的想法,那我们就开始行动吧!不做一个抹杀孩子们天性的“杀手”,在你,在我!
[1]赵亚夫,主编.历史教育价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98.
[2]赵亚夫,主编.历史教育价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0.
张华美(1991-),女,汉族,山东德州人,首都师范大学,2016级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历史教育;柳雷(1992-),男,汉族,山东泰安人,山东省平原第一中学,中学二级。
G
A
1006-0049-(2017)18-01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