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下文化交流与合作

2017-01-30李慧丽

山西青年 2017年18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一带一带一路

李慧丽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80

“一带一路”下文化交流与合作

李慧丽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80

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带一路”在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文化的创新,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进一步深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区域合作,实现了共同发展。我们要积极面对“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中新挑战,加强对外交流。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顺应大势作出的战略决策。我国当前正以“两个一百年”为奋斗目标推进发展步伐,为构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一带一路”的提出正是顺应了国家发展的大势,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了周边地区的稳定,构建了国家间友好的合作关系,充分体现了我国“睦邻、安邻、惠邻”的诚意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友善,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同时为国家间创新型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一带一路”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是中西方加强交流合作的桥梁,各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全方位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树立文化的高度自觉,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更多人体会到中国文化独具特色的魅力。

一、文化交流与合作是建设“一带一路”重要环节

“一带一路”建设是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找到国家间的的经济发展点,实现现代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这是一次勇敢而大胆的创新,开创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态势,构建了一种新的文化交流模式。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各个国家立足于本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具有国家间互利共赢的全局意识,以本国发展带动他国发展,实现国家间的共同繁荣。中国在发展中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选择,营造和谐相处的氛围,坚持和谐、文明的交流理念,积极与各国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我们在发展中既要注重实体经济,又要重视文化的发展,在推动文化传承中加强文化的创新模式,增强人文精神的交流,这些需要我们劳动人民都参与其中,积极传播文化,让各国看到我们悠久的文化历史,同时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西部地区、边疆地区发生了很大转变,边疆地区逐渐找寻自己的发展模式,开放沿线的的经济往来,增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当前,纳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省、市、自治区有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以及云南、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多民族省份和边疆地区,这些地区都有了新的发展定位和方向。

“一带一路”的建设给西部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些地区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西部地区蕴藏了丰富的资源,文化资源也相当丰富。西部地区与邻国土地大面积接壤,各国之间随着经济贸易的往来,历史文化也相互共享和融合,各民族风俗相互影响,行为习惯相互融通,语言也较为相似,方便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的少数民族在中国文化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用他们特有的文化形式连接了国家间的文化纽带。“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们真心与各国友好相处,用民心构建和平发展模式,只有人民相亲有爱,国与国之间才能得到长久永恒的发展。

二、在建设“一带一路”中实现文化交流与合作

(一)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开展人文交流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的重要战略。“一带一路”是当前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参与国家超过五十个,总计约44亿人口,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一带一路”的发展加强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合作,也为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我们可以看到在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中,有两条主线,一个是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另一个是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我国新时期对外文化发展战略要求“一带一路”的发展带动文化交流,我们将优秀文化“引进来”的同时更要“走出去”,不断创新和丰富本民族文化,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能够开展更广泛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二)抓住战略机遇,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的新平台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极具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它的发展为对外文化贸易提供了更多机遇。中国的对外文化贸易主要面向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文化实力较强,发展水平较高,文化输出能力较强,中国在合作中存在着严重的贸易逆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广阔的平台,从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大部地区逐渐扩展,同时也向西亚、欧洲和非洲延伸,中国的经济范围不断增大,政治视野更为广阔,“一带一路”的构建为中国的文化贸易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包含了历史悠久的大陆文明和海上文明,中国在借鉴文化资源的同时可以寻找本民族的文化发展优势,形成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三)弘扬丝路精神,传递中国外交新理念

中国的丝绸之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张骞就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中国重新将共建丝绸之路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这是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是在文化交往中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创新。“一带一路”倡议充分体现了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国努力构建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友好氛围,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与邻近国家共享发展成果,带动各国经济增长,惠及更多人民。中国发展用以点带面的形式与周边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共同迎接新的困难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充分体现了中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我国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提供了新思路。

我们与各国的合作是建立在和平友好的基础上,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加强与欧亚非及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1]侯东,杨妮,李宝怀.文化自信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及彰显途径探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5).

[2]蔡武.坚持文化先行建设"一带一路".决策与信息,2015(4).

[3]西沐.“一带一路”格局中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维度.人文天下,2015(6).

[4]阮仪三.文化线路与“一带—路”.中国名城,2015(5).

李慧丽(1992-),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H

A

1006-0049-(2017)18-0114-01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一带一带一路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