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2017-01-30张玲玲

山西青年 2017年18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环境

张玲玲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 巩义 451200

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张玲玲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 巩义 451200

随着新思潮、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出现,环境艺术设计日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原来定义中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当今国家对艺术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综合性交叉学科,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既要有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也要有共同的特性。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在一些认识上还存在许多误区,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应根据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进行创新,对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使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走向良性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现状;教学改革;创新

关于民办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问题是目前很流行的一个话题,近年来各民办高校广泛招录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这表明本专业在市场的发展前景上还是很广泛的。但是,对于民办高校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问题上仍存在许多不足,所以,大家对其教学改革问题十分关注。本文首先对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强调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探讨教学改革将从哪些方面进行,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

一、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艺术设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快速进步,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发展现状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根据民办高校发展的特点,教育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依据国家对民办高校办学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许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并且也不能紧密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关起门来自己造车,导致学生在面对市场竞争时,满足不了各个企业单位的需求,脱节于外界的变化,这让毕业的学生在面临工作时变得十分被动。针对此问题,民办高校可以根据各自的办学理念与特色,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据社会的市场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被市场接纳,被企业肯定,民办高校的声誉才能被家长及学生肯定。

(二)教学与实践相脱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它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传统的理论传授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需要走出去,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训加深理解。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强调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指导,这样只有文字的填鸭式灌输而没有学生亲自动手的练习,将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模糊、片面,而无法真正理解与体会所学知识的内涵。目前市场在人才招聘中,企业单位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要求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否则学生只是单纯地积累了考试试卷的经验,而少了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整个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三)师资力量薄弱

民办高校在招生力度上不断加大,学生的数量跟教师的数量不能成正比,为了应付教学检查与评估,很多专业院校不得不招收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来填补缺口,同时还会招聘大量的兼职教师。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十分清晰,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从公办院校退职下来的老教授们,二是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们。第一种情况年龄大多50岁及以上,而这一批老教授又大部分从事纯艺术理论的研究,对目前所提倡的艺术设计教育的认知不够完善。而年轻教师的年龄虽然在25-35岁之间,工作热情十分充足但又缺少相应的工作经验,需要长期的积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的质量,渐渐地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下降。

(四)教育缺乏原创性

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赖于电脑,缺乏对学生造型能力的训练。例如在3D软件教学中,学生只是单纯的将网上下载的各种现成模型拼凑在一起,就完成了一件所谓的设计作品,这导致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连草图都不会画,于是,各个学历层次的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几乎没有差别,因为大家都是在所谓的形式美法则前提下,拼凑模型,而缺少了设计的真正灵魂,即原创性。这种教育现象是很多高校存在的问题,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工业化战略的推进,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逐渐增长,这无疑推动了艺术设计教育事业教学改革的蓬勃发展。根据其实用性特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成为很多爱好美术学子选择的热门专业,依据教育的发展态势,要求高校必须培养出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与时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其次,目前在各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各种弊端,改革必须提上日程。将审美教育贯穿始终,在做方案时,可以利用头脑风暴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构思习惯,并积极引导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途径探索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中,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是首要的。高校不仅要把握好当代社会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学生未来发展的问题。根据民办高校办学理念,我们必须将学生培养成“实用型人才”,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要求是严格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还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艺术品味和实践操作能力。当然,在当今发展迅速的市场环境竞争中,学生还要有自己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与众不同的创新能力。

(二)加强教学的实践性

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不能仅仅包含对理论知识的讲授,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际锻炼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要改变这种古老的教学模式,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的提问与讨论环节,给学生讲授实际案例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当然,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让学生亲身走出去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接触社会,了解市场变化,同各种商家打交道,通过实战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三)提高师资水平

为了适应民办高校学生数量的扩大,学校需要及时引进专业水平高、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同时要不断促进在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我们知道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的专业,但是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只停留在教师教与学生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上,笔者建议学校可以不定期外聘一些专家学者或富于设计经验的设计师来给学生讲学,特别是实战在一线的设计工作人员,分享他们的实战经验,通过具体的案例给学生讲解,这样的交流氛围不仅能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且学生能够相应的掌握市场的最新动态与需求,后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当然,授课老师也要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培训或比赛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必要的条件。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我们知道创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如果一个设计师没有自己的风格与特点,那么必将被市场所淘汰,只是早与晚的事情。当前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走出去观看展览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或通过开办讲座和比赛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水平。除了老师给学生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学校也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并且积极配合学生工作,为其提供适当的创作资源,甚至设置资金奖励,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的发展对我们的工作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却滋长了学生的懒惰性,减弱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适当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同时增加学生讨论、教师示范等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当然,毕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那么学生要博览群书,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知识,拓宽视野,从基础的临摹到写生再到创作的学习过程,逐步掌握设计的要领与方法。总而言之,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要有条理、分步骤地去引导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学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设计元素、合理选择表现方式,设计出更多富有创造性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当今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这对于民办高校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如何使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走向健康道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是值得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基于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学校必须进行改革。在明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逐步完善教学体系与方法的改革,为创出民办高校的声誉和特色做好铺垫;为未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上述之词,豹之一斑,未能尽言!但求能对民办院校之发展进献一点微薄之力!

[1]韦浩.我国当前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新思考[J].科学时代,2011(8).

[2]张建琦.浅析我国高等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及解决问题的措施[J].青年文学家,2011(23).

[3]俎艺.艺术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青春岁月,2012(14).

[4]张晶.浅谈高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科学导刊,2010(29).

张玲玲(1990-),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J50-4;G

A

1006-0049-(2017)18-0102-02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星.云.海》
《花月夜》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