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2017-01-30辛益瑛

山西青年 2017年18期
关键词:社会化政治信息

辛益瑛 崔 翔

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 116600

新媒体对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辛益瑛**崔 翔

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 116600

新媒体环境下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媒体对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是深刻的、复杂的、全方位的,阐释新媒体对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带来的双重影响,并从主客观两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提高当代青年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

新媒体;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政治的传播媒介经过了“改良换代”,已经不再局限以信息整理、筛选以及以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传统传播渠道,新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及时性有着多重优势,会更注重服务于大众,提高用户体验。大众传播媒介的变化对当代青年的政治社会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影响的比较

目前,相对于传统媒介,越来越多的青年更加倾向于选择使用新媒体参与政治活动,当代青年已经不再满足于成为社会政治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是开始努力成为社会政治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以及受益者。

首先,在过去,专业的编辑会对传统媒体进行内容筛选和制作,由他们确定当代青年应该知道什么,并向其展示发表的内容,使得当代青年在了解更多的社会政治信息方面受到了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当代青年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而新媒体时代,当代青年群体掌握了话语权和选择权,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会主动地进行信息的整理,并由他们自身决定接收何种信息,这就调动了当代青年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其次,传统大众媒介以信息整理、筛选以及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这会导致传统媒体忽略了当代青年对一些社会政治的诉求,而新媒体则更注重于服务当代青年,提高了用户体验。青年群体审美口味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新媒体的内容将在市面份额上不断增多。但新媒体也表现出一些劣势,例如信息量大,并且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大众传媒的管理制度,让青年群体能够合理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

二、新媒体对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双重影响

(一)新媒体对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第一,新媒体会提高当代青年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新媒体的简单化和便利化使其成为当代青年参与政治渠道的首选渠道。而且,新媒体具有广泛普及以及日渐凸显的影响力,这就为当代青年提供了愈来愈广阔的参与平台。

第二,新媒体会拓展当代青年的社会交往方式。在新媒体时代,网络的交互性给当代青年的政治社会生活带来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体验。利用新媒体提供的便利广泛的社会政治信息,青年群体会积极地在各个平台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和看法。越来越多的青年因共同的爱好而结识,在新媒体的作用下扩大了自己的交际圈。

第三,新媒体会增强当代青年的政治认知和创新意识。新媒体在改变当代青年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提高他们对政治的认知方式,扩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新媒体的途径,当代青年可以了解和参与政治生活,从而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

(二)新媒体对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首先,新媒体对当代青年政治素质养成的消极影响。与特定的历史时期相比,大学生的政治热情总体上体现出消退甚至是冷漠。新媒体带来了大量信息、方便快捷的交流,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混杂的娱乐资源。由于新媒体的信息量大、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信息过度泛滥可能会导致当代青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

其次,新媒体对当代青年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消极影响。新媒体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自由的人际交流形式,在政治社会化时,大学生会被要求同时适应多种多样的政治角色,为了完成任务,大学生会付出多种努力,在此期间,可能会发生不适应或者发生角色上的冲突,甚至有些青年还可能患上“现代媒体社交障碍症”。

三、新媒体环境下强化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对策建议

(一)新媒体环境下要加强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帮助当代青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思想道德意识。在新媒体中,要发布和传播积极向上的政治信息,阻止、控制某些不合乎时代发展的不良信息。此外,要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健全的人格,提高当代青年对现代传播媒介信息的正确鉴别能力。

第二,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很多应用软件如微信、微博已经成为人们关注讨论政治热点的平台,利用新媒体,将网络变成当代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在这一方面,不仅要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还要特别加强网络监督和管理,不断与负面网络舆论和反社会主义思潮作斗争。

(二)新媒体环境下要提高当代青年的政治素养

在参与政治生活的过程中,当代青年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此外,在从新媒体途径获得的各种信息中,当代青年要提高甄别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充分调动当代青年认知政治思想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政治兴趣。在实际生活中当代青年应该意识到自身肩负的社会使命与责任,正确利用新媒体了解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认清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提高学习时事政治的热情。

其次,要避免当代青年利用新媒体盲目地进行政治参与。作为当代青年,要坚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投身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当中。通过正确的参与政治活动,合理合法地表达观点去维护社会政治秩序。

总之,青年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政治社会化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稳定。新媒体影响和塑造社会成员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情感,在引导当代青年的社会政治方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孙明伟.社交媒体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辛益瑛(1995-),女,辽宁本溪人,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2014级本科生;崔翔(1985-),男,辽宁辽阳人,博士,大连民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讲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研究。

G206;D

A

1006-0049-(2017)18-0041-01

大连民族大学2016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新媒体对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影响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S201612026080)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社会化政治信息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订阅信息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