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通用语背景下重新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017-01-30李锐
李 锐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0
如何在英语通用语背景下重新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李 锐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0
在英语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随之发生改变,英语的普及范围不断加深,逐步成为不同母语之间的主要交际方式。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它分为语言文化和非语言文化两种形式。基于此,本文以在英语通用语背景下为基础,就重新认识英语通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展开研究,分析英语通用语背景下重新认识语言文化关系存在问题,并给出具体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英语通用语;背景;语言与文化;关系
据近些年针对英语通用语的研究表明,英语通用语的主要使用对象,来自于非英语国家,交际内容不包含目标语文化。同时,英语通用语不仅局限于学术交流的应用,还可应用于文化实践与价值观念不同的讨论上,可帮助交流的双方实现文化交流、增进交流的目的。由此可见,英语通用语不单单是本民族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其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张。
一、当前英语目标语文化学习中所面临的挑战
(一)英语的强势文化影响
就目前世界全球化的发展来看,由于英语的影响力强大,诸多国家政府过度担心,在英语文化的洗礼中,本国的优良传统文化难以得到继承和发扬。进而在学校教育方面,要求教育机构要着重弘扬本国文化,以发扬和继承传统文化为己任。比如:印度尼西亚的教育中,学校要求教师将本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渗入到各项教学科目中,尤其针对英语教学。
(二)国家之间存在历史文化差异
东西方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历史差异与文化区别,很多西方国家缺少对其他国家的信任与理解,矛盾和分歧随之产生。基于此,这些想与西方国家建立交流和共通的国家,应着重考虑如何站在国际化视角,通过英语通用语的运用,明确本国的立场与观点,增进两国交流,促进文化发展,让别国政府与群众能够更明了自己国家的文化内涵[1]。
(三)缺少灵活处理异国文化的能力
英语通用语在交流中,必定会带有一定的“本土”特点。但若交流的双方对他国的“本土”特点认识不清,或理解不当,缺少灵活处理异国文化的能力,必定会导致交流的成功率降低[2]。
二、重新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的新分类
有学者把文化细分为两类,分别为:语言文化与非语言文化。第一个所指的类型多为政治,科技知识与传统文化等,第二个所指的就不再需要用语言作为媒介,直接体现了语言文化。例如娱乐,建筑以及食物等。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语言文化的学习更为重要,就比如说有学者运用混合造词法,将language里的一部分词语与culture的一部分结合,是为了表明这是一个以语言为载体的运用。
(二)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新认识
在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时,应就结果和过程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在结果上看,能被描述或被书写的文字,就是语言与文化为共生体,任何一种语言的存在都离不开其固有的文化内涵,同时文化也离不开语言形式。在表达过程上看,语言沟通者有权选择符合自己交流要求的文化内涵。内容生成、语言编码以及语言产生,是语言交流的几大阶段。在英语中的文化交流中,可根据语言文化的强弱以及显性的高度来判定。
三、在英语通用语中的文化教学探索
(一)比较分析教学
不同语言自身存在不同的语言文化,教师应做好语言文化之间的比对,然后将其明确地展现出来,并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英语学习者能够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对不一样的语言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了解自己的母语与所学语言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同时,也可以使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的想法表达出相应英文所表达的含义。有学者提出,语言学习者的成功不可以用目标语的运用去进行判断。英语通用语一般的交谈对象并非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而是更广泛的应用于世界各国。与此同时,每一个外语学者都会受到自身母语文化的影响,很难能够通过完善改变对母语的记忆。尤其是在将英语更好的应用到现实的交流过程中,就一定要去考虑语言文化的标准与要求。语言自身所属语言文化的标准,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和开端,也是进行深入学习的必要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如果以上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只能得到中等的效果;而以中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就只能得到下等效果。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3]。
(二)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情景与语篇全方位的语言文化的教学,教师需要设立一些实例去教学。更好的延展语言文化的深层含义,因为在语言的交流过程中,会存在不可判性与自我独立思考性,可以根据真实案例让学生对此开展延伸与扩展补充,在一些重要的场合进行交谈时应变自如,事无巨细的完成任务。身为教师很难把握学生的交流对象的出处,基于此,运用实例教学会更加有效的去完成对于实际交谈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解决方法的学习,从而有效地去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
(三)英语多元化的学习
因为主题全方位语言文化的学习,教师应多多激励英语通用语学习者文化多元化的学习,所以,目标语文化与本国自身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也要得到充分了解。我国“一带一路”中提到与更多大国的外交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支持学生在对外交流的时候对中国的思想和道路以及方案的提及,与此同时还要了解与其交流人员的思考想法与文化传统。到目前为止已有学者提出,中国所学的英语为“哑巴英语”,这一缺点目前依旧没有得到完善的解决方案。因此,在我们编纂教材时,应格外注意较差的“适用性”,严谨的编写教材内容。有学者在《新一代大学英语》中有更新之前的教案,还需要再作进一步的提升与完善。
四、结语
由于语言文化的全方位发展与学习,如果语言的分类性更强,语言文化课程也就越多元化,所学的内容就会更加的严谨,语言文化的分类性越低,所学内容也就越目标语化。由于语言学习者与自身母语者对于语言文化的学习存在差异,那么就要在学习英语通用语的语言文化时更加直白的进行教学,以此来更好地提升语言文化的学习。基于此,学生也要对于英语语言文化更加多元化的学习,由此更好地提升自身语言文化水平。
[1]文秋芳.在英语通用语背景下重新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02:1-7+13.
[2]何玲梅.面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4.
[3]冉永平,杨青.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思想新探[J].外语界,2015,05:10-17.
H
A
1006-0049-(2017)18-0037-01
2016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科研一般项目“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高职高专医护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编号:2016jyxm0610)和2017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级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英语通用语对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价值研究”(编号:RWSK170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