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学生干部胜任力研究
——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为例

2017-01-30张宏敏柴丽君

山西青年 2017年18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胜任高校学生

张宏敏 柴丽君 孟 冉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

独立学院学生干部胜任力研究
——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为例

张宏敏 柴丽君 孟 冉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

学生干部作为高校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群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学生干部胜任力评价,运用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的338名学生干部为研究样本,试图分析独立学院学生干部胜任力情况,并对学生干部培养发展提出建议。

独立学院;学生干部;胜任力

学生干部是高校各级学生组织开展工作的重要因子,是学校、老师和同学之间沟通的纽带,也是学校树立典型培育榜样的重要群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以学生会组织为核心,上至学生会主席,下至学生会的干事;以二级学院学生干部为分支,以班级班委为着力点,学生干部存在于各个层级,渗入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中。因此,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胜任力情况,也直接影响了工作是否可以正常、顺利、成功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是否有创造力,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可以深入进行等等。

一、胜任力定义

197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教授在他的文章中率先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他认为胜任力是个体的深层次特征,是能够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同时,可以通过可靠测量或计数来了解这类深层次的特征。一些学者也归纳了胜任力特征的构成,如Lyle概括了五大层面的胜任力特征:学识、技术、个人定位、优秀品质与社会内驱力。我国学者如徐联仓指出胜任力是能够促使个体高绩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价值观、动机和人格特征的总和。

二、研究方法与具体实施

(一)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法。量表选取的是研究者马越在其学位论文《高校学生干部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验证研究》中构建的《高校学生干部胜任特征自评问卷》。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担任学生的职级等;第二部分根据胜任力模型中的关键特征测评,包括个人特质、沟通能力、人际洞察力、团队合作意识、成就导向。

(二)具体实施

问卷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校、系、班级学生干部中随机抽取对象填写问卷。共发放350份问卷,回收342份问卷,回收率97.7%,剔除漏答题4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338份,有效问卷率为98.8%。

三、研究成果

(一)量表的信度分析

利用SPSS对调查的问卷进行信度分析,计算得出整体的Cronbach 's Alpha系数为0.967;进一步分别对量表的五个维度进行信度分析,分别计算个人特质、沟通能力、人际洞察力、团队合作意识、成就导向的Cronbach 's Alpha系数为0.880、0.874、0.898、0.861、0.798,均大于等于0.8,说明本次调查问卷总体理想、数据可靠。

(二)独立学院学生干部胜任力综合情况

根据本次调查的数据统计情况,该独立学院学生干部胜任力水平:个人特质3.92,沟通能力3.88,人际洞察力3.88,团队合作意识3.94,成就导向3.93。学生干部团队合作意识较强,沟通能力和人际洞察力相对较弱,个人特质及成就导向总体良好。在评价的五个维度中,该独立学院干部的整体综合能力良好,各维度上略有差别。

四、分析与讨论

(一)不同性别的学生干部胜任特征的特点讨论

调查对象中,男生174名,女生164名,男女比例接近1:1,因此不同性别的学生干部胜任力数据较具有可比性。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男生的胜任力在五个维度上均高于女生。男生的胜任力在五个维度中从强到弱分别是:团队合作意识3.95、个人特质3.94、成就导向3.94、人际洞察力3.91、沟通能力3.9。女生的胜任力在五个维度中从强到弱分别是:团队合作意识3.92、成就导向3.91、个人特质3.89、沟通能力3.86、人际洞察力3.85。

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团队合作意识最强,沟通能力和人际洞察力较弱。可以看出,在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和加强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上基本以沟通能力和人际洞察力为主。

(二)不同年级的学生干部胜任特征的特点讨论

调查中,由于大四学生连续任职的情况不多,因此采用了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干部胜任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施测过程中,大一至大三学生干部的受测人数分别是107、120、97,比例基本均衡。

根据数据对比得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干部胜任力有明显差异。大三学生干部胜任力最强,大一最弱,大一至大三在五个维度上均是随着年级的提升而越来越强,三个年级学生干部的团队合作意识均是最优项,大一、大二学生干部的人际洞察力最弱,大三学生干部的沟通能力最弱。因此,学生干部在实践工作中,自身的胜任力是明显得到提升。

(三)是否独生子女的学生干部胜任特征的特点讨论

在施测对象中,独生子女185人,非独生子女153人,是否独生子女的数据差距不是很大,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

在胜任力评价的五个维度中,团队合作意识:独生子女3.97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3.90,成就导向:独生子女3.96要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3.89。而非独生子女的学生干部胜任力总体要弱于独生子女。这其中具体的情况分析,可能还要对非独生子女中排行第几等因素做具体分析和研究,在这里就无法进行深入的探究。

(四)不同职级的学生干部胜任特征的特点讨论

对不同职级的定义主要是区分于校级、系级、班级学生干部三个层次。校、系级学生干部主要以学生会组织内的学生干部为主,班级学生干部主要选择班长、团支部作为抽样的对象。施测中,校、系、班三级学生干部的受测人数分别是126人、98人、123人,分别占比37.3%、29%和36.4%。

不同职级的学生干部胜任力对比中,校、系级学生干部的总体胜任力不相上下,情况良好,综合分均在3.95左右,班级学生干部胜任力情况明显较弱,不仅低于校、系级学生干部,且综合分在3.75左右。这是值得引起关注的地方,由于在抽样时,班级学生干部的抽样是班长和团支书,也就是在班级工作中最核心的班干部,相比学生会组织的学生干部,各方面能力都较弱。班干部作为事情传达执行到班级的最后一道重要关口,胜任力弱势必导致项目执行的效果差、工作传达不到位、影响力、号召力差等情况,最终导致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弱。

结合这一结果,又对不同职级的学生干部中不同年级的胜任力情况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五)不同职级不同年级学生干部胜任特征的特点讨论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校级学生干部:大一、大二阶段胜任力有略微的提升,到大三阶段有一个质的飞跃,在胜任力的五个维度上都有很明显的提升,最强的是团队合作意识。系级学生干部:大一、大二阶段有一个较明显的提升,大三阶段有提升,但不显著。校、系级学生干部从大一至大三阶段,胜任力是不断提升的、逐年进步的,对于校级大二学生干部,要通过加强培训、提供更多实践能力的途径来加速提升他们的胜任力水平。班级学生干部:大一、大二阶段有上升的趋势,到了大三阶段却是明显下降。经过了解,主要是由于每个班级班委换届不同,有些连任,有些是每年一换,而部分班级是大一、大二连任,大三换新班委,因此在胜任力能力评价上下降是与事实吻合的。

五、结论与不足

通过本次调查,对该独立学院学生干部的胜任力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对不同职级、不同年级的学生干部胜任力情况也有了大致的印象,对于今后学生干部的培训、培养方面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如,对于校级学生干部,要加强对大一学生的培训和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和有力的指导;对于系级学生干部,要注重大三阶段的培养和指导,避免部分大三系级学生干部的“挂名”现象;对于班级学生干部,要利用好学生干部大一胜任力较强的优势,加强对这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鼓励班级学生干部同时兼、挂职校、系级学干部的岗位,发挥其优势,有助于学生干部胜任力的综合提升。值得反思的是,班级学生干部的数据来自于班长、团支书,而班长、团支书作为一个班级的领袖人物,在初始胜任力略强的情况下,成长速度较慢,提升空间较小,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会组织的锻炼的机会要比班级多,实践工作的内容要比班级丰富等等。

本次调查数据主要是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为例,对于其他独立学院或者其他本科、高职高专院校未进行施测,无法做对比和进一步分析,这些不足之处可在将来做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1]马越.高校学生干部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验证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0.

[2]刘涵慧,冯蔚,李茜.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5.

[3]李续欢,马莹.浅谈当代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现代企业教育,2008(01):189-190.

[4]王忠.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运行机制研究.思想政治研究,2015.

[5]宋真.浅议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6):165-166.

[6]李健英.基于胜任力的高校学生干部选拔机制研究.高等农业教育,2007,2(2):77-79.

张宏敏(1987-),女,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讲师(思政),研究方向:教育学、心理学。

G

A

1006-0049-(2017)18-0027-02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2016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重点课题。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胜任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