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拐卖”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
2017-01-30项亚贤
项亚贤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针对“拐卖”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
项亚贤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在我国依然猖獗,本文从“拐卖”问题的现状出发,探索解决“拐卖”问题的方案,从法律基础、技术支持和人民大众三个层面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来共创和谐美好未来。
拐卖;妇女儿童;解决方案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都在以高速向前不断发展着,人民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社会的复杂性也不断增加,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也不断增多。即使文明的曙光普照神州大地,但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下仍然隐藏着最原始最野蛮的黑暗行为,其中,“拐卖”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历史、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拐卖行为二、三十年以来在中国大陆有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中国偏远地区。而自20世纪末以来,跨国跨境犯罪增多,这使得拐卖妇女儿童陷入难以控制的局面。近年来,由于贩卖人口所获得的高额收入和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立法缺陷引诱犯罪分子陷入拐卖泥潭。愈加呈现出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区域不断扩大、拐卖事件逐渐“跨国化”等特点。近期以拐卖儿童为原型的影片也随之出现,例如《亲爱的》和《失孤》都深刻的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在拐卖儿童方面的现状。可见拐卖问题已成为现今不可忽略的社会问题。
首先,解决拐卖妇女儿童问题的基础还是在于法律,我国有关拐卖妇女儿童方面的法律仍存在很多缺陷,在打击力度和惩罚措施方面都有欠缺。而且侦破拐卖案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几个月到几年,甚至几十年不等,这是一个逐渐懈怠的过程,导致拐卖案件的侦破率极低,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针对这些缺陷,我认为可以扩宽侦破案件的渠道,突破传统的案件侦破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热门应用平台(如:微博、QQ、微信等等)来传播被拐人口的信息,以提高侦破案件的效率。除此之外,有需求才会有买卖。在当今社会,政府应尽量开放从正常渠道获得需求,如想拥有孩子的家庭可通过正当手续领养父母有劳教无法抚养的、因各种原因导致无抚养者的孤儿等等。当人们能从正当渠道甚至无需花钱就能满足这种需求时,非法渠道自然会顺势退出市场。另外,政府还需要保障的是人民群众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逐步健全全社会的保障体系。拐卖人口行为在发展中国家要比在发达国家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发达国家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大众没有无子无后、无依无靠的担心,故拐卖行为也自动有所限制。
第二,随着科技日益发展,在技术支持下,可以建立DNA数据库,自出生起录入每个人独一无二的DNA,这将会对拐卖行为造成致命的打击。但数据库的建立需要的时间长、难度大、费用高。所以仅是一个良好的设想,可实施性还有待考究。
第三,在人民大众方面,要加快转变我国保守、传统的思想观念,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毕竟重男轻女、传宗接代这些传统思想统治了我国几千年,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但我们可以通过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改变其错误观念。除此以外,在买卖过程中,很多偏远地区的买方父母并不懂法律,或者虽懂却法律意识淡薄等等情况,故未能做到知法守法。这就说明地方政府普法教育必不可少,且应加大这类教育投资。除了教育以外,社会舆论在拐卖妇女儿童行为也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增加社会舆论对于拐卖妇女、儿童问题的关注度,从问卷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人对拐卖妇女、儿童已有关注,并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对拐卖行为加以打击,依据一些建议加以融合并合理解决。
拐卖行为已经成为一种立法的犯罪行为,侵害了被害人的人身自由,身体安全以及家庭和谐。国家的基本职能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拐卖儿童虽然并非命案,但某种意义上比命案更影响社会治安。拐卖妇女儿童是一项性质恶劣,危害极大,影响范围广的犯罪活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有利于保障万千家庭的幸福,保障社会的稳定,以及人口的平衡发展,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从根本上抵制拐卖犯罪。
拐卖行为发生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拐卖行为影响着我们的社会以及千千万万的家庭。我国自古以来就比较重视家庭关系,孩子前途未卜,牵动着每个家长的心,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针对“拐卖”问题,国家、社会和个人应当携起手来共同打击拐卖行为,共同为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家庭幸福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刘晓瑜.拐卖妇女、儿童罪相关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
[2]杨慧丽.拐卖妇女、儿童罪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
[3]陈月慧.被拐卖妇女救助工作的社工介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4]冰宁.“城市中流浪的新疆小‘扒手’——关于内地新疆籍流浪儿童问题的社会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项亚贤(1996-),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2014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
D
A
1006-0049-(2017)12-02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