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1-30于洪洲

山西青年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双师计算机专业实训

于洪洲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探讨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于洪洲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本文对目前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构建科学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开展“角色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计算机应用;实践教学;对策

计算机应用专业是我国学科专业中的重要专业,是信息化时代需要重点发展的、有着广泛应用性的专业之一,因此在教学培养目标方面,要培养学生有着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技术基础,具备良好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大部分院校在这一专门教育方面,存在教学实践方面薄弱,教学实训流于形式等问题,这对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及职业素养是不利的。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无法形成科学的完整体系

部分院校在具体的实践教学方面,错误的认为实践课仅仅是理论学习的验证和补充,因此不必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经费开展实践教学。因为缺乏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大部分院校没有制定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投入的教师分配、课时分配以及相应的硬件设施等远远不能满足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在这种状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有效的实践应用能力,缺乏创新性和创造性,无法真正满足社会的需求。部分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仅仅是开展一些单纯的验证性实验,缺乏和教学配套的设备设施,没有对应的实验室,或者在实验室应用方面流于形式,无法对学生今后的毕业要从事的社会岗位开展针对性的课程教学。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差,教学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学生眼高手低,缺乏创新、创造性,不具备应有的职业技能,毕业后无法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在就业方面产生严重困难。

(二)定位不够精准,无法进行“角色培养”

因为学校教育不能和企业岗位需求及用人标准相互配合,因此大部分院校不能制定明确而恰当的人才培养目标,甚至使用了一些最低标准或者常见标准,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层次性,更别说具有针对性的“角色培养”。如部分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在实践教学只是开展一些基础的计算机的组装和维修,局域网的组建等简单的实践内容。这些内容只是一些初级计算机操作员的技能,和社会所需的计算机工程师的实践技能相差甚远,更不能说是更高级别的职业岗位技能培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根据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不同能力及特长,根据企业岗位的层次应用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角色培养”教学,从而提供教学的针对性和目标性。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薄弱

计算机应用专业从总体来说,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不仅要懂理论还要具备实践能力,也就是常说的双师型教师。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经常看到的是计算机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理论性强,但缺乏实践技能;在由于教师在职称评定及薪酬激励机制方面的不合理,使得计算机教师很难真正投入到教学中去,体现在教学实践中严重缺乏双师型的教师。

二、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提升理念,构建科学、完整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硬件方面

在当前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发展中,随着计算机硬件及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校还需要不断对硬件进行更新,加强硬件建设,这是实现计算机教学与时代发展相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建设,建设相应的实训基地,从而为开展实验及实训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设施支持。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很多院校面临着经费不足的尴尬境地,即使想开展这方面建设,但是却缺乏大量的资金。因此,一方面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给予充足的经费划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来实现,和合作企业共同建设学校的实训室和实践基地。

2.软件方面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要想充分提高硬件的使用效率,还需要配备先进的软件,因此还需要加强软件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做好资源建设。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要开展单元实训,根据教学课程内容进行具体的实训设计,根据企业需要进行顶岗实训,根据毕业设计等进行具体实训内容的设定,使得每个实训内容都有着详尽的指导书,有条件学校或者教研室要编写对应的实验(实训)教材,对具体的课堂教学进行录像。将这些内容电子化,充实到实践教学资源数据库中,或者上传到网络,供学生随时查阅或者下载学习使用。二是要做好相应的制度建设。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及评价机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实现教学纲要,开展相应的实验(实训)指导书,及报告书的撰写等,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使得每个实践项目都可以高质量的完成。

(二)进行“角色培养”满足就业需求

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尽管需要通过考试等形式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加强技能的日常训练,但是简单的重复会使得学生产生抵制心理,因此还需要丰富教学手段,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技能大赛中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近年来,教育部每年都开展全国性的计算机技能大赛,各省也开展省内选拔。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学校专业教学开展的积极性,而且这些活动大都有行业领先企业的参与和策划,使得活动开展更加实践性,教师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较高,更好的促进了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合理性,学生通过参加互动,提高了对于计算机技能的认识,提高了专业技能,同时能够正确认识企业的岗位需求和技能需求。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才能更好的教好学生。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进步,不断充实最新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理念,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实际经验,有着较高的实践应用能力,并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锻炼。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可以让刚毕业的教师通过完成一定的项目来增加实践经验,同时又积累教学经验,使其成为“双师型”的教师,更好的提高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质量。

[1]吴芳.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与对策分析[J].才智,2015(26).

[2]王铁铮.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研究之我见[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8).

于洪洲(1963-),男,吉林长春人,本科,吉林建筑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G

A

1006-0049-(2017)12-0268-01

猜你喜欢

双师计算机专业实训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