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编辑意识的几点思考

2017-01-30王玉倩

山西青年 2017年12期
关键词:独家版面报纸

王玉倩

石家庄市委党校,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关于编辑意识的几点思考

王玉倩

石家庄市委党校,河北 石家庄 050000

随着媒体受众的不断成长,对编辑的考验也在逐步提升,要求编辑要有多种多样的能力,比方说穿透力、新闻敏感性等等,这些几乎是全方位的要求。要真正成长为一个新型、优秀的编辑务必强化四种意识,即编辑主导意识、独家编发意识、稿件质疑意识以及版面舒适意识。

编辑意识;新闻;思考

一、编辑主导意识

经济日报的副总编詹国枢曾说:“有人做了很多年编辑也没有搞懂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比方说,记者发来一篇稿子,编辑看不懂稿子的意义,就搁置没有发;又或者是编辑发了一篇稿子,记者弄不懂啥意思。经常是说法不一,各执一词。如果说寻求“公理”的话,就一定要站在读者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这就需要做到想读者之所想,供读者之所需。

首先,编辑应该选发读者“很想知道”的稿件。就以“神六”为例浅谈,“神六”要在空中逗留几天?是否可以按期并安全返回陆地?宇航员在太空中怎么生活?诸如此类问题都是读者迫切想知道的事情。针对这件事,武汉晚报的做法非常可取。刊发了有关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十四问”,并将“神六”着陆号外及时抢发刊登,在选发“读者很想知道”这一方面做的很好,给读者交出了一份比较完美的答卷。

此外,编辑还应该在读者“应该知道”的内容上下功夫。就比方说,高考、中考、国家公务员考试以及驾考等常规性事件,编辑应该及时推送考前复习备考、考中注意事项以及考后的关注等文章,为读者服务。当然了,编辑最不应该选发的就是读者“已经知道”的稿件了,比方说已经过时的新闻、春天来了等等,反之则无异于炒现饭。

将之付诸于行动,并非易事。编辑真正做好以上“想读者之所想,供读者之所需”有很大的难度,就要与记者提前沟通好。但是,一个优秀的编辑,就要以读者为本位,主动地研究读者、“迎合”读者。

有意识地引导记者写稿、根据版面有目的的取舍稿件、真正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是编辑主导意识的体现。却往往有些编辑妄求兼顾信息量和记者写稿不易,把版面搞的平淡无奇,最终落得个出力不讨好的下场,不讨读者喜欢。

二、独家编发意识

新闻编辑对新闻稿件的一种“独家发现”指的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独家编发。目前有很多报纸虽然提倡记者采写独家新闻,但是在鼓励机制上逐渐趋于僵化。就比方说,为了可以刊发文章、新闻,有很多编辑担心自己会漏掉一些新闻,造成别人刊发而自己却没有刊发,所以将自己的原则定为“不漏稿”,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说实在的,选发独家新闻,就要求编辑兼有求异思维和新闻敏感性以及创造性。对于一个优秀的编辑来说,不仅要会“不漏稿”、编“通稿”,而且要善于发现“独家新闻”并挖掘独家新闻的潜力。因为在某种角度来看,独家新闻还意味着独家观念、独家视角以及独家操作。

在信息化的21世纪,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报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报纸这一行业大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两种竞争策略:一是趋同化策略,二是差异化战略。前者讲究对同一件事你发我也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漏稿”;后者则是指刊发具有个性与特色内容。事实证明,趋同化战略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难以立足,而差异化战略逐渐成为取胜的希望和突破口。比方说目前比较有实力的报纸,比方说《北京青年报》,它们都是占据了个性特色的优势。因为读者更倾向于有不同报道和个性的报纸,这主要取决于读者的求异心理。所以,新闻编辑要善于独家发现,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敏锐度,并善于挖掘具有传播价值的“那一篇”,由此证明,独家编发意识对于编辑来说难能可贵。

三、稿件质疑意识

编辑一定要重视稿子的质量,换句话说就是要保护好自己,这就要求编辑要有质疑意识,对于报道中出现的问题善于发现并将其解决。例如,新闻的主要事实清晰与否,数据有误与否等等。只有在稿件刊出之前,编辑多操点心,多问几个为什么,报纸出来后才能少一些问题与遗憾。

此外,编辑匿名消息稿一定要慎重对待,对这些稿件一定要慎重刊发。在对这些匿名稿件的真实性核实清楚之前,一定要做到不轻发、不乱发。稿件中经常会存在含糊不清、指代不明的词句,比方说“有关专家认为”、“据调查”等词句。因为读者往往会追问“有关专家认为,到底是那个专家?”等等,因此对于这类稿件最好是慎用或不用。

曾经有一篇关于“女大学生捡馒头吃”的文章,这篇报道严重失真,在社会上产生了严重影响。究其根源,主要责任就在于编辑的失职,如果编辑当时留意到稿件所存在的漏洞,将这些漏洞纠正或者是不刊发,就会避免差错的出现。在《北京青年报》进行编采分离制度的改革时,曾经对编辑的职责这样表述:“编辑是报纸编辑方针的执行人,是报纸版面的制作者,对版面的质负责”。从这段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编辑是报纸不出错的重要防线,一个优秀的编辑会质疑任何细枝末节的问题,因为他们懂得他们在疑读者之所疑。

四、版面舒适意识

一般情况下,内容决定形式,但有时形式也会决定内容,目前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内容难以占据优势,因此形式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编辑一定要对这种情况具有清醒的认识。上世纪末报业展开了“版面革新”的浪潮,在这场“版面革新”的浪潮几乎席卷全国,期间很多报纸都在版式上进行了大胆革新。

但是进行“版面革新”,就一定要传统的框架不断地突破,这就需要编辑具有勇气和理智。避免出现以下问题:第一,避免盲目追求感官刺激,导致“泡沫版面”的出现。过渡、夸张的使用版面元素,造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象,导致形式与内容的脱节,大量使用缺乏新闻价值的巨幅照片,使新闻的含金量下降,造成版面资源极大的浪费,给读者一种故弄玄虚的感觉。第二,缺乏版面导向性。第三,缺乏版面艺术性。过分追求版面的标新立异,对读者进行“视觉轰炸”。使整个版面像个“大花脸”,注重形式而损毁内容感,使读者看起来很费力。“形式为内容服务”是版面编排的基本原则。版面设计的目的是烘托与解释,让读者感到亲切舒适,而不是为了引起一时的轰动。

言而总之,编辑在报纸的出版刊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报纸编辑方针的制定者与执行人。报纸稿件的选择与编辑,再到组版和刊发,都是编辑的原创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一种全方位的体现。应该在报纸刊发的每一个环节中融入编辑的每一个理念与创造性智慧,并将其体现出来。关于一篇稿件,有两种处理方法,而这两种方法的差别便是有无创新理念,正如俗话“稿子三分写七分编”说的这样。编辑对报纸的面貌起着决定作用,更决定着报纸最终的质量与风格。

[1]杜月英.现代编辑意识浅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2]孙轶.新时期编辑意识浅析[J].新闻出版交流,2000(06).

王玉倩(1980-),女,汉族,河北深县人,硕士研究生,石家庄市委党校,编辑,研究方向:社会学。

G

A

1006-0049-(2017)12-0259-01

猜你喜欢

独家版面报纸
拥有猫一样的眼睛
迅猛龙的独家秘闻
快递小哥的“ 双十一”
报纸
贝思勤:寻觅这座城市的独家魅力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版面撷英
版面“三评”看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