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野下的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2017-01-30琼。

山西青年 2017年12期
关键词:非遗湖南文化遗产

李 琼。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非遗”视野下的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李 琼。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湖南文化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文化创意是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湖南经济发展过程中,湖南文化创意产业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能够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创意来源和文化财富,本文基于“非遗”视野下,对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

一、湖南文化创意产业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行性分析

湖南文化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体现湖南民间工艺最高水平的土家织锦、苗家银饰、长沙棕编,以及醴陵釉下五彩瓷、宝庆竹刻、湘绣等,体现民间文学不同样式的刘海砍樵传说、苏仙传说等。在音乐歌舞方面,资源种类也是非常丰富,如体现湖南地区舞蹈样式的土家族跳丧舞、龙舞、张家界高花灯,以及土家族山歌、苗家歌谣、土家族的摆手舞以及娱神歌舞、苗族的鼓舞等,有几十种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同时,湖南还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秀,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也拥有着非常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的省份,北有洞庭,南有郴州、衡山,东接井岗,西容武陵、吉首、凤凰、猛洞河,居其中者,便是古城长沙。在湖南,有许多具有独有民族风情的历史文化名城及风景区,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如:马王堆,千佛洞,韶山,岳阳楼,洞庭湖,黄龙洞,张家界,芙蓉镇,九龙洞,刘少奇故居,开心阁,开福寺,南岳衡山,水帘洞,祝融峰,芋头古寨,龙凤溪,方光寺等,旅游品牌众多,可以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计其数。

湖南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极具湖南当地特色,而且还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可以说,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南最可宝贵的“活化石”,湖南文化创意产业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有效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生命力,而且还有利于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寿命”,保护好这些珍贵的遗产资源。

目前,从政策方面,湖南政府大力支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资源的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消费趋势明显。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消费与日俱增。消费需求结构的改变,使得文化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省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文化旅游的消费空间十分巨大,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近年来,湖南省依托本土文化,打造出了许多文化旅游产品品牌,一些旅游品牌,已经享誉国内外,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游客,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中国山歌节”、“桑植民歌节”、“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节”等一批节庆活动,以及《武陵魂·梯玛神歌》《张家界·魅力湘西》等节目的上演,更是将湖南推向了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因此,湖南文化创意产业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二、“非遗”视野下的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一)优化文化资源整合结构,实现文化资源的再次整合

“非遗”视野下的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从新审视资源的再次利用,优化文化资源整合结构,深度的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特色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首先,必须合理定位文化旅游产品,在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基础上,协调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相关产业。在大力开发资源型旅游品牌基础上,可以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产生特色的创意体验旅游品。如开发一些体现湖南民间工艺最高水平的产品,大力推广湘绣、醴陵釉下五彩瓷、苗家银饰等特色品牌,这些文化品牌,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其他地区无可复制。另外,“非遗”视野下的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开发,还可以依托旅游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转变传统旅游的消费方式,进行多功能创新,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娱乐等为一体,将传统民间歌舞作为新鲜的血液注入旅游一系列服务等产业中,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文化资源的再次整合,提高旅游综合效益。

(二)引导文化创意旅游的消费,促进文化旅游创意的发展

“非遗”视野下的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树立文化旅游龙头企业,打造文化旅游龙头品牌十分必要。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刘少奇故居等红色旅游文物,千佛洞,黄龙洞,开福寺等宗教文化文物,岳阳楼,芋头古寨等古代遗址文物,以及芙蓉镇等民族民俗文化各个景点的文化内涵,打造风格独特的文化创意旅游系列产品,通过独具特色的创意旅游体验,创意旅游产品,做出自己的产业品牌。同时,湖南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有许多,岳麓书院、凤凰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对象,因此,我们也要以这些文化名城为依托,转变传统的旅游观念,倾力打造历史文化旅游走廊,引导文化创意旅游的消费,促进文化旅游创意的发展。目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为了提高人们对旅游产品的认知度,提升人们对于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大力宣传,文化旅游的创意体验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政府的支持与保护,才能很好地拓展市场,促进文化旅游创意的发展。

三、结语

“非遗”虽然是传统产物,但却有着无穷的创意价值。近年来,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其提供文化素材和创意源泉。所以,充分挖掘“非遗”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现代社会的创意产业,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同时,还能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新的活力。

[1]徐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策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

[2]纪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弘扬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念[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439:8.

[3]罗能生,刘思宇,刘小庆.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湖南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23):55-60.

李琼(1985-),女,汉族,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G

A

1006-0049-(2017)12-0161-01

猜你喜欢

非遗湖南文化遗产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三线建设在湖南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岁月
湖南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