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基于游客体验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2017-01-30余海瑞李雅琳

山西青年 2017年12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美丽规划

余海瑞 李雅琳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0



刍议基于游客体验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余海瑞*李雅琳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0

美丽乡村是当前建设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到处都在说建设美丽乡村,但是不少地方建设美丽乡村犹如给一位素颜的妙龄少女穿上一件美丽的衣服一样过于简单,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遗憾,美丽乡村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把乡村景致、文化内涵、古建筑、当代文明、和谐繁荣、共同富裕等各个方面都作为其建设的目标,才能建设处更加美丽的乡村。

游客体验;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一、基于游客体验的“美丽乡村”建设原则

我们的游客现在游览时往往觉得千村一面,只有具有差异化的美丽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要想游客有着好的体验,需要注重一些建设原则,才能够建设得更加有特点、更有魅力的美丽乡村。要想美丽乡村具有吸引力,就需要具有特色。其建设的重点元素就是特色。要想打造出使游客浏览往返的美丽乡村需要找出特点,依据特点来建设,才能吸引游客的注意力。美丽乡村的建设原则就是将文化作为建设的灵魂,将人们作为建设的根本,将美丽作为外形,将干净、整洁作为建设的底线,打造美丽的环境,将当地的文化底蕴、文化内涵作为建设的重心,打造出宜家宜居,具有各自特点的美丽乡村。只有通过这样的建设原则才能打造出更美丽的乡村。做好有特点的源头,要坚持先规划再执行,在每一个规划中一定要富于创意,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细节都要突出特点,在建设中需要把突出乡村特点作为第一位,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将乡村建设和城市建设区分开来,突出田园特色。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专项规划特点,从住宿规划、公共设施的规划、乡村的绿化规划等各个方面都要展现出乡村特点、地域特点,尽量的做到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建设中尽量发扬乡村原有的符号,尽量的予以保留,才能给游客展现原生态之美。在建设过程中强调其规划的落实,落实到每一个点、每一条路、每一个建筑、每一个景点。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目的,然后还需要在建设中依托现有的本土特点,尽量的利用原有的特点,以本土的乡土特点来进行打造,进而提升乡村吸引力。另外要结合本土的文化内涵,突出其文化内涵,最后要注重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相结合打造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塑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综合体系。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其中。

二、基于游客体验的“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基于游客体验的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村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缺乏建设资金,往往其资金是来源于村民和政府的投入,没有其他来源的投入,但是政府的投入力度还是有限的,政府更多的作用是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不可能全部包揽了,全部做完,主要还是靠当地的居民。当地的居民是比较愿意投入来对自己的家园进行建设的,但是大部分农村居民家庭还是收入一般的,即使个别富裕的家庭愿意投入一些建设资金,但这个投入一般都是投到校园,没有过多的财力投入到公共设施当中,因此大部分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还是比较迟缓的,特别在公共交通、绿化、环境设施等方面。同城市建设相比,农村地区很长时间来看环境保护措施还是远远不够的,整体而言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伴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农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工业污染、农业污染,新旧污染叠加,使得有些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非常突出,这些都是建设美丽乡村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基于游客体验的“美丽乡村”建设举措

(一)从政策上增强领导,实行目标责任制,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对所有的实施细则进行规划,各项制度要明确到各个责任部门,各个村落要定点定人负责,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将其纳入工作考核内容之中,进行有秩序的考核,并建立各种联动机制,落到实处,要层层抓,层级明确责任,将政策落到实处。

遵循先规划后整治的原则,规划中要注重农村的实际情况,按照其规划来进行组织和实施,尽量不进行大规模的拆建工作,以农民的需求作为实施的基准,将房屋、道路、景观、改建灯一系列的内容进行分期建设,要不断完善其设计方案,既要有和当地的环境相互辉映,又要独具其特点,这些方案需要得到村民的理解和认可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尽量将其规划落到实处,不搞千村一景,要按照规划,体现出其最好的旅游效果,其次在规划中注重体现乡村特色,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落实政策的基准,保留其农村的田园风光,保留原有的古街道、古建筑、古代民居,尽量的少一些钢筋混泥土的建筑,让一物、一景、一建筑都融入山水、融入田园之中。

(二)从多方面着手,打破因为资金不够带来的制约。在加强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要坚持节约及高效,分清主次,有重点的进行投资,利用杠杆原理,最大限度的利用其效益,将政策和资金、规划进行整合,抓好建设、搞好宣传,做好品牌,调整固有的资源结构,并积极寻找外力,争取外部的政策、项目、资金等,推动工作的时效性,并研究一些优惠政策,将其落到实处,鼓励引入资金,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盘活各种资源,如闲置资源、荒地、荒坡等。建立美丽乡村坚实的保洁长效机制,建立一支固定的保洁队伍,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以市场运作机制作为原则,并组织专人进行维护环境。

(三)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营造美丽乡村的旅游氛围。打造美丽乡村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所有的村民参与其中,政府各部门需要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个人,精心组织,全民参与,发挥农村基层工作组织的作用,农村居民充分参与,尊重农民的一员,听取农民对家乡环境建设的建议,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环保意识,提倡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美好乡村的建设,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让各种媒体参与其中,利用电视、网络、纸媒等各种宣传手法,营造舆论氛围,扩大其影响,吸引更多的游客到乡村来参观。

[1]解馨瑜.海南省“美丽乡村”景观体系规划设计研究.海南大学,2016.5.

[2]游洁敏.“美丽乡村”建设下的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浙江农林大学,2013.6.

[3]郑辽吉.乡村生态体验旅游开发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3.11.

[4]游洁敏.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智能城市,2017.1.

余海瑞(1996-),男,汉族,江苏南京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李雅琳(1996-),女,汉族,山东烟台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邮轮乘务。

G122;K

A

1006-0049-(2017)12-0153-01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美丽规划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