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游记》的奇幻性与诙谐性

2017-01-30杨柠泽

山西青年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吴承恩猪八戒奇幻

杨柠泽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西游记》的奇幻性与诙谐性

杨柠泽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作者娴熟的艺术技巧,身后的写作功力,使《西游记》通篇充满奇幻性,其中,既有出于作者想象的创造型创作,又不失写实性的记叙,而如此成功性的结合,源于作者立意之高。《西游记》的诙谐性是这部巨著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这种特点的作品并不少见,然而西游记却是其中运用的最成功的一个。

《西游记》;奇幻性;诙谐性

一、《西游记》的奇幻性

(一)《西游记》的奇幻性打破传统思想

“虚与实”、“真与假”的结合是西游记的一大特点,传统的小说,如《三国演义》对于人们创作《西游记》这类虚幻小说,对小说中虚与实的关系及描述有一定制约,多年来,人们难以冲破自己的思想谷,难以接受新题材、新思路。在这样的大条件下,《西游记》带着丰富的奇幻性,丰富的传奇色彩是使人眼前一亮。这部巨著从唐三藏独自一人从天子脚下出发到师徒四人取得西天大乘佛法经书,从西天如来座下乘云而返,尽管历史上确有玄奘取经的真实故事,但丝毫未受传统思想的禁锢,大胆打破局限,充分发挥想象。不仅仅是一路取经过程的扣人心弦,化险为夷的故事,也不仅仅是对一个个具有独特特点的妖魔鬼怪的描绘;即使是故事最开始对唐僧的出身的叙述,也是作者杜撰出了一个榜首状元江流儿与千金小姐的凄美爱情故事,这是一部完全奇幻化的小说,人们对于传统小说写实化的观念起到了根本改变的作用。使人们惊叹于他的精美,创新的写实性,我认为,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必苛求小说中事事均符合史实,譬如我们在赏析时,发现作品中的数据与事实稍有不同,便去翻阅史书典籍,非得锱铢必较,这种方法实在过于极端。然而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作者如果要求过度符合史实,苛求每个细节而不顾情节发挥或是作品的艺术性,会使小说陈腐无趣,呆板无聊,使人失去于都兴趣。

(二)西游记中人物的奇幻性

1.猪八戒人物形象的奇幻性特点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人的欲望的化身,他本是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威风凛凛,镇守天河,其中任务之一时刻警觉牛郎织女相会,在天宫的日子中,它耐不住孤寂,时常调戏嫦娥,最终被贬下凡间。可是即使他遭受如此重创,他仍不改贪吃好的本性。被贬后第一件事就是去云栈洞找卵二姐,当遇到高老庄招亲,又贪恋高小姐的美貌而做成了上门女婿,即使归入佛门后作为唐僧弟子,猪八戒仍不改色心,每当路遇容貌貌美的女妖怪时,他便“淫心”紊乱,“色胆纵横”。即使到最后要修成正果,路遇嫦娥,也忍不住要去调戏一番,可见作者通过猪八戒的性情想表达,即使是天力佛法,都难以扼杀人的七情六欲。

七情六欲本是人类生活的合理欲望,但是在那个封建时代,统治者却要扼杀人的欲望。“存天理、灭人欲”,而明中后期的新思潮,就是要抨击程朱理学,抨击传统思想,捍卫人类的合理欲望。佛祖的最终判定满足了人类的合理欲望。在这一点上,《西游记》倾向于无论天理佛法如何惩戒,也改不掉猪八戒的色欲之心。在沦为人之常情的七情六欲面前,无论是天界的惩罚,还是佛法的禁止。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

在天宫时,猪八戒因为调戏嫦娥被贬下界,正式由于它贪酒,借着酒劲而去寻了嫦娥,观音劝其皈依佛门时,猪八戒听闻要去除七情六欲,便断然拒绝。宁愿被遭受更大的惩罚,也不远受到清规戒律的束缚,更愿意不计后果而满足自己的果腹之欲。可见。只要有食物诱惑,他便可以不顾一切。西天路上,每当进食,他定是风卷残云,不顾礼数教法,不顾师父训诫。再到官,一听说园中有稀罕的人参果,便口水直流,即使师傅明令禁止,也要半夜偷偷潜入院中。偷走几个满足自己。面对美食,在他心中甚至比生命还要重要。作者吴承恩对于人之于美食难以拒绝的天性非常了解,整部小说到最后,无论过程如何,每每都满足了猪八戒的欲望,即使到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起初猪八戒还不满于被封为使者,认为其品级低于师傅与悟空,等到如来解释后,说净坛使者可享天下美食,可享万人送来祭祀的食物后,便欣然答应。对于美食这一欲望,作品不仅没有扼杀,反而顺其自然,大肆弘扬,这实在是人类封建思想的进步。

在作者笔下,并没有对猪八戒进行大肆神化,反而更像是一个凡夫俗子,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在他的身上均有体现。整部作品通过对于猪八戒的描绘,通过对猪八戒的欲望不抑反扬而最终仍为佛门所容纳,被称为净坛使者的结局,让这个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奇幻无比。

2.孙悟空人物形象的奇幻性特点

孙悟空在《西游记》中是一个集七情六欲为一身的形象。人的欲望是多方面的。但也是人的本能,是人类生存的合理要求。但封建统治者却将其归为邪恶,人们为此深受折磨。正是由于对遏制人们欲望的不满,孙悟空者一形象便跃然纸上。

孙悟空一经出场便是有一块奇石崩裂而出的石猴。作者为了充分体现这个形象的特点,便将它定义为一个天性活泼好动、不愿遵守规矩的猴子;他心中永远有反抗的习性,一旦自己的原则被触犯,无论对方是谁,他都要反抗一番。即使当唐僧埋怨他滥杀无辜时,他也为了自己的底线据理力争,全然不顾当初的承诺负气出走。他是非分明,从始至终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从不退让半分,从未为谁放弃过自己的本性,无论是在天宫玉帝面前、在唐僧、观音菩萨面前,在阎罗殿前,还是在妖魔鬼怪面前,在如来佛祖面前从未为了达成什么目的而听从管教。一旦受到限制。他做出的第一反应鄙视反抗,反抗成为孙悟空的主要特征。通过这个人物,反映了吴承恩不受程朱理学的束缚,将这种反抗情绪注孙悟空于一身并贯穿全文。

甚至闯到阎罗殿毁掉生死簿,将天上地下的管束全部粉碎,也寓意着,只要有压迫,就会有反抗。但是,正是由于这些所有有形、无形的限制存在,孙悟空为了更有力量的反抗,走向了拜师学艺的道路。这也是作者想表达的,由于理学的存在,会使人们更有秩序,更加服从管教,但同样也正是由于理学的存在,会使人们为求得更大的解放而更有勇气走向反抗之路。

孙悟空学成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跑到龙宫大闹一场,获得一系列铠甲战衣后更是抢走了龙宫的最大宝物——定海神针,而定海神针也仿佛在此处等待它真正的主人多年一样,可随着孙悟空的心意长短粗细随意变化。

吴承恩为其取了另外一个名字,“如意金箍棒”,更是形象地作出了描绘。他陪伴着孙悟空大闹阴曹地府,搅得天宫天翻地覆,后来又正是靠着它,孙悟空一路降妖除魔,护送唐僧至西天,可见这如意金箍棒孙悟空用得何其如意,我认为这也是人的欲望的一种象征。理学是不会允许任何人肆意妄为,任由它随着自己的欲望而无所顾忌的,即便有再大的本事,孙悟空也不例外。

然而任何惩戒都没能收服孙悟空,最后却用了武力将他强行压入五指山之下,使他经受五百年的炼狱之灾,妄图能使他归顺。然而,经过了五百年之后,与其说孙悟空已知悔改,不如说本性本就不甘于被镇压的他为了自由而做出了让步。但也许有许多人认为,孙悟空最后终于臣服于神佛,从一个反抗者变身为一个积极拥护者。然而,随着故事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他并不是跟随了唐僧之后便亦步亦趋,五百年的镇压非但没有改变他一丁点儿的本性,反而是他在刚获得自由是便突然释放,接连杀死几条人命并一棒打死了一只老虎,当诚心向佛的唐僧因此而埋怨他时,他仍是自顾自地转身便回了水帘洞。可见及时皈依佛门,人们仍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欲,最终也只是骗着他戴上了金箍,武力强迫他。

即使一路反抗,一路违反天规,但最终仍被封为斗战胜佛,成了名副其实的英雄。吴承恩通过塑造孙悟空这一光辉形象,也反映出了明代社会的现实,也正是像吴承恩这样的许多文人一样,总是渴望坚持自我,却又总是迫于社会现实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基础,这可能就是人类最大的欲望吧!

二、《西游记》的诙谐性

(一)诙谐性通过写作手法和人物性格特点表现出来

1.大量运用讽刺的手法

吴承恩用戏谑,讽刺的手法来表现对现世的不满,《西游记》中并没有把诸神的形象纯粹神圣化,将天宫中的生活描绘得与人世间大抵相同。《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其神态、欲望都多少带有人性的痕迹。

2.浅显的风趣与深层次的幽默

作者不但在叙述过程中使小说表面看起来有浅显的风趣,更是大量穿插了深邃的幽默。例如,孙悟空叫猪八戒先行去探路看是否有妖怪,猪八戒满心不情愿地边走边嘀咕,并暗自决定找一个舒适之处偷偷睡上一觉,待他睡饱后便回去复命,作者细致的描写猪八戒心中的不满,结合他本就好吃懒做的天性,这种不满越发强烈,而其幽默性也越发强烈。读者对他本性中的不良习气也就越发了解,同时更能明确作者如此叙述的意图,又如,在师徒四人路过火焰山,而孙悟空有三借芭蕉扇无功而返后,他只好出下策去变成牛魔王的模样来骗取芭蕉扇,未曾想到正当他兴高采烈往回走时,却碰上了牛魔王变成的猪八戒。反而又被骗回了扇子。作者在叙述这一故事情节时,如果被骗的是主人公是猪八戒,喜剧色彩便不会如此强烈,正是精明能干,拥有一双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才会显得如此有喜剧效果。

(二)吴承恩对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充满了喜剧色彩

在史实中,唐僧原形玄奘本是一个知识渊博,懂得灵活变通的人物,然而,在《西游记》中,唐僧却是一个只懂得一心虔心向佛,手无缚鸡之力的和尚。孙悟空更是因此而常常戏谑师傅。当唐僧得知他的坐骑白马被妖怪吃了以后,只会坐地涕泗满面,为自己的未来之路担忧,除了哭泣、哀叹,没有能力做任何事。相反,孙悟空这急躁性子怎能看得这一幕,当他看到无能的唐僧,更加暴跳如雷,决定势必要去与那白龙再战而一决高下。唐僧非但不支持他,反而阻止孙悟空去找白龙算账,他害怕到时就连孙悟空也死于妖精手下,无法归来继续保护他西去取经。又如当唐僧看到孙悟空一棒打死几个强盗后,在强盗尸体旁边念念有词,直叫他们下了阎罗殿后招孙悟空算账,冤有头、债有主,而不要找自己。唐僧人性中的自私自利可见一斑。吴承恩力求将唐僧塑造成一个具有普通人性的凡人,没有神化,在唐僧这一人物形象上,作者充分讽刺了封建佛教徒的迂腐,同时也更具有幽默色彩。

对于人物塑造的喜剧色彩,作者在孙悟空和猪八戒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与唐僧迂腐“脓包”的形象形成强烈反差,孙悟空永远保持着反抗精神,并自始至终没有失去过信念,也从未想到过要放弃。无论对方是谁,他从来都是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当遇到貌似法力无比强大的妖魔鬼怪时,他总是能以自己的机智或是借助更为强劲的外力来化险为夷;猪八戒是使小说充满诙谐色彩的更加重要的人物形象,他的天性本就好吃懒做,自私好色,同时又胸无城府,天真且容易上当。他永远无法克服天性中的弊端,可同时又已皈依佛门,这两种角色的冲突使它富有幽默色彩。跟随唐三藏踏上取经之路,可每当稍微遇到困难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样想方设法的化解,而是回到原来的地方,过普通人的生活,他没有远大的志向。

不难看出,《西游记》中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变幻莫测,蕴含其中。他从根本上打破了自古以来传统小说的思想禁锢,也奠定了《西游记》作为以神魔鬼怪为题材的奇幻小说的正统地位。而《西游记》的诙谐性特色也是重要的艺术成就,它作为《西游记》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在整部巨著中彰显得淋漓尽致,以致使它成为同其他名著典型风格不同的作品。

[1]陈正祥.中国游记选注[M].南天书局出版社,1994.

[2]杨建新.古西行记选注[M].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6).

杨柠泽(1995-),女,蒙古族,辽宁阜新人,渤海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在读。

I

A

1006-0049-(2017)12-0067-02

猜你喜欢

吴承恩猪八戒奇幻
古蜀人也用“烧烤架”?三星堆奇幻之旅来了
吴承恩:人生不过是一场“西游记”
吴承恩剿匪
猪八戒下凡
少年派的奇幻“拍摄”
奇幻塔罗岛之一
带电粒子的奇幻之旅
《西游记》作者不是吴承恩?
猪八戒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