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舞蹈”走进校园的现状与策略思考
2017-01-29孙俐
孙 俐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一、山西省“非遗舞蹈”的现状
山西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当之无愧的民间舞蹈艺术海洋。据统计,山西现存民间舞蹈达230余种,包含秧歌舞、扇子舞、锣鼓舞、彩灯舞、车船舞、拟兽舞蹈等众多类型,广泛分布于全省一百多个县(市)。“非遗舞蹈”尤其是“非遗”民间舞蹈,是以一种“活态”的状态存在的,它不仅仅能够依靠文字的方式来记录下来的。“非遗”的传承都是“活态”传承,以人为载体,由人相传,难以为继的重要原因就是后继无人。民间舞蹈大多是群体性的,要想完整传承必然要群体性地参与,单凭老艺人们的传承,这个群体只会越来越小。建立“非遗文化特色教学”,将“非遗”与校园课堂有机结合,实现“非遗”活态的传承,对“非遗舞蹈”的保护更为有利。目前我国“非遗舞蹈”在走进校园的时候还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很多学生并不能意识到“非遗舞蹈”的文化和魅力所在,这对“非遗舞蹈”有着很不利的影响,所以要努力地去利用合适的方法让“非遗舞蹈”更好地走进校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非遗舞蹈”并进行学习。
二、“非遗”舞蹈走进校园的策略分析
(一)要搭建更好的平台,将“非遗舞蹈”引入课堂
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年轻群体,对当地的“非遗舞蹈”往往都是熟悉而又陌生的。每到逢年过节,总能看到热闹红火,这都是具有地域特点的多种民间舞蹈的有机结合,但是,从小到大所看到的红火,却没有真真正正地了解过它们都是些什么,也没有切切实实地学习舞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都是经过代代相传的,而校园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将“非遗舞蹈”引进校园课堂,无疑是为“非遗”注入新鲜的血液、搭建一个更好的发展传播平台。校园艺术院系具有高素质高、学历的研究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艺术创造价值,对“非遗舞蹈”进行深入的挖掘、研究与发展;经过专业系统训练的舞者,具有较强的表现能力,使得在传承过程中能够更为真实完整的表现出来;利用校园的传播交流文化途径,也能够将“非遗舞蹈”推向更高层次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发现了解“非遗舞蹈”,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发展。让每个学生真正明白“非遗舞蹈”的魅力并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喜欢上“非遗舞蹈”。
(二)根据校园实际情况,建立“非遗舞蹈”校园特色教学
“非遗舞蹈”要想真正走进校园,就要去建立“非遗文化特色教学”,将“非遗”与校园课堂有机结合,实现“非遗”活态的传承,对“非遗舞蹈”的保护更为有利。建立“非遗文化特色教学”,首先是要扎根沃土,立足于当地的文化资源,对山西“非遗”中的民间舞蹈进行整理和筛选,合理选择出最具有山西特色的、代表性的山西民间舞蹈,从而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教学。在山西现存的230余种的民间舞蹈中,有包含踢鼓秧歌、凤秧歌、霸王鞭等为代表的晋北地区民间舞蹈,伞头秧歌、背棍等为代表的晋中地区民间舞蹈,万荣花鼓、翼城花鼓、浑身板等为代表的晋南地区民间舞蹈。根据不同地区所表现的不一样的风格特点以及结合实际选择适宜进行课堂教学的方面出发,选择不同种类的舞蹈来对学生们进行深入的教学。
(三)确认“非遗舞蹈”教材,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在传承“非遗舞蹈”的过程中必然少不了的是发展“非遗舞蹈”。让“非遗”走入课堂的第一步便是教材的确立,通过采风、调研,向老艺人们求教,学习最为原始的舞蹈动作。在尊重原生态的前提下,通过对动作的整理、归类、提取,并且进行科学、系统的编排,形成符合教学需要的完整教材。然而,“非遗”的传承保护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进行创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提炼、加工、创编,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将动作加以创新,力求逐步形成具有标志性的山西民间舞蹈语汇。
三、结语
“非遗舞蹈”是我们国家历史流传下来的文化,“非遗舞蹈”走进校园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也将是巨大的,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积极地相应国家的号召,担负起对“非遗舞蹈”传承的重要作用,努力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并进行相应的创新,使“非遗舞蹈”能够更好地走进校园,从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234-251.
[2]王宁.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步[J].中国民族,2003 (03).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10.
[4]刘魁立.培育根基.守护灵魂——中国各民族民间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J].中国民族,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