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华纳唱片公司与“蔡依林现象” 探究
2017-01-29梁文景
梁文景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作为华语乐坛久负盛名的“造星工厂”,台湾华纳唱片公司在音乐生产、艺人定位和市场运营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蔡依林便是其精心打造的一件颇具影响力的“产品”。作为流行歌手,她拥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和市场空间。笔者认为,台湾华纳唱片公司的长盛不衰,以及“蔡依林现象”的成功都是有迹可寻的。
华纳唱片集团是20世纪全球五大唱片集团之一,原隶属于拥有好莱坞华纳兄弟娱乐公司、时代杂志、财富杂志以及CNN等传媒巨子的时代华纳集团。
1930年,华纳兄弟因收购了Brunswick唱片公司而顺利进军唱片业,随后分别于1968年和1970年兼并了Atlantic和Elektra Nonesuch两家唱片公司,并成立了华纳唱片集团。
华纳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是华纳唱片集团的台湾子公司,与滚石唱片并列为台湾唱片界两大巨头。台湾华纳唱片的前身为飞碟唱片。1991年,华纳音乐集团来台合资,收购了飞碟企业的部分股权,并于1996年完全收购了飞碟企业,将飞碟企业的品牌改为“华纳飞碟”。
1998年,时任科艺年代总经理的周建辉就职“华纳飞碟”大中华区总裁,基于企业形象再造的考量于1999年正式更名为“华纳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志改为华纳音乐集团,原飞碟企业标志正式走入历史。
“观众不会给我10年,他们只愿意给我10天,甚至10个钟头;当我紧紧抓住双环吊在空中,当布幕落下听到掌声的那一刻,我便很清楚地明白:原来这就是我喜欢的一切!”
——蔡依林《地才》
很多人说,蔡依林不是天才,而是地才,因为她是经过后天的不懈努力和坚持,才造就了如今舞台上那个追求完美、光芒四射的“舞娘”。
蔡依林本名蔡宜凌,1980年出生于台湾新北市。蔡依林早年毕业于景美女中,后被推选进入天主教辅仁大学英文系就读。1998年,蔡依林于MTV音乐台举办的“新生卡位战”音乐大赛中夺得冠军,开启了自己的演唱生涯。同年9月,蔡依林发行了首张专辑《Jolin 1019》;此后陆续推出了《Don't stop》《Show your love》《Lucky number》三张专辑,逐步确立了她的多元化风格,也酝酿出天后之风的气势;2002年,蔡依林发行了转型之作《看我72变》,销售量破百万,首次入围第15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流行音乐演唱专辑”和“最佳国语女歌手”;2004-2005年推出专辑《城堡》和《野蛮游戏》,亦获得承继性的成功;2006年,蔡依林发行专辑《舞娘》,荣获第18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和“票选最受欢迎女歌手”,成为史无前例的双料金曲歌后;2007-2010年间,蔡依林相继发行了《爱情任务》《花蝴蝶》《Myself》概念专辑,开启了世界巡回演唱会;2012年,蔡依林发行专辑《Muse》,受到了众多媒体和独立音乐人的赞誉,凭借作品《大艺术家》荣获第24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年度歌曲”;2014年,蔡依林发行第13张国语专辑《呸》,跳脱了以往华语专辑的框架,音乐内容饱满、主题包罗万象,荣获第26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专辑”和“最佳演唱录音专辑”,实现了“金曲奖大满贯”殊荣。2015年,蔡依林接连登上台北小巨蛋,再次开启世界巡回演唱会。
蔡依林是一位风格多元化,不断力求突破和创新的全能艺人。
一、蔡依林的艺术风格
(一)多变的曲风
蔡依林首张专辑《Jolin 1019》中的10首歌曲,虽中规中距,但只要有一首歌能使人为之触动便成功了一半。抒情主打《我知道你很难过》就刚好将蔡依林的伊人情怀展现出来,也弥补了当时台湾乐坛缺少本土邻家少女定位的歌手;第二张专辑《Don’t stop》一改以往的抒情路线,呈现出欢快、动感的曲风。《Don’t stop》既保留了传统的R&B、Hip-hop,更增添了Rock、雷鬼等音乐元素;第三张专辑《Show your love》维系了R&B的主体风格,与黑人音乐的律动、和声相呼应,水准更接近当时的国际潮流。此后,蔡依林在曲风上大胆突破,在歌曲演绎上褪去了刚出道时的青涩与稚嫩,从《Lucky number》开始,忧伤的、欢快的、节奏性的,她都有所尝试。
在蔡依林的转型之作《看我72变》中,作品显得愈发精致和细腻。复古的Disco、Funk迅速成为当时的潮流指标,周杰伦的创作更为蔡依林作品的大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城堡》和《野蛮游戏》则是《看我72变》的全面升级,快歌部分在保留Hip-pop、Disco、Old school的同时,电音成为分量较重的元素。而蔡依林自创的Jisco-game、Jissing-game、Jancy-game三种“J式”音乐风格,更开创了独特的曲风。
对于蔡依林的巅峰之作《舞娘》,她没有局限于R&B风格的舞曲,而是增加了迷幻电音、异域风情等音乐元素,让快歌在听觉上焕发出新的生机。此外,专辑中还融入了嘻哈、雷鬼和摇滚,但无论是什么风格都是Jisco的一个延续。这些已然是蔡依林作品风格中的一个既定模式,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变的不过是编曲上的细节。
(二)“唱跳歌手”的表演特点
熟悉蔡依林的人都知道,她的歌曲不光是为耳朵准备的,还需要眼睛的参与。因此,歌曲演唱的同时,各种绚丽、性感的舞蹈和高难度动作成为歌曲演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她在作品《舞娘》中表演的艺术体操、《花蝴蝶》中表演的芭蕾舞、《大丈夫》中表演的街头爵士舞,以及《爱情任务》中表演的无重力旋转和彩带舞等,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迅速成为人们口中的热点话题。
(三)造型多变、时尚
人物形象的打造是蔡依林风格的一个重要立足点。随着每张专辑的问世,不同的封面设计和一系列附带的写真应运而生。其中的着装搭配,例如早期的马尾、简约白裙,突出了邻家女孩清新脱俗的气质;从《看我72变》开始,发型有了变化,高跟鞋搭配一身蓝色的破冰装,小露香肩,显得愈发清爽时尚;而《舞娘》中妖娆的“印度舞娘”、《花蝴蝶》里可爱俏皮的“芭比娃娃”以及《Muse》中优雅的“缪斯女神”形象,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屡屡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时尚元素。
(四)MV的视觉冲击
在大众眼里,蔡依林的唱功如何,见仁见智。但音乐表现力始终有限,作品需要更直观的音画相辅助,以达到最佳的视听效果。华语乐坛中,能够在MV中极力追求舞蹈编排和画面美感的非蔡依林莫属。例如《看我72变》,此时的蔡依林无论是音乐风格,还是个人定位,刚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型。这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MV中,蔡依林身着各式奇异的服饰,时而穿越时空、变换场景,时而与模拟机器人共舞。画面摆脱了以往单调的模式,呈现出动感、时尚的效果,让人耳目一新。值得一提的是,《舞娘》的MV运用了大量的电脑特技,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MV的开头营造出浓烈的印度色调,在恒河的背景下,蔡依林化身扭动腰肢的性感舞娘,瞬间点亮了庆典仪式。随着不断的旋转、跳跃,彩带舞、光波舞一一呈现,在瀑布下引出肢体的柔美和狂野的诱惑。
如今的蔡依林,天后地位无可撼动,事业有成、蜚声国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难发现,她的成功是由很多因素促成的,这不仅在于她高质量的音乐作品,还有许多音乐作品以外因素的影响。
首先,蔡依林刚出道的时候(2000年前后),华语乐坛人才辈出,涌现了如孙燕姿、萧亚轩、梁静茹、周蕙等一批新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个性的突出就成为了取胜的先决条件。为此,唱片公司在蔡依林的包装、定位上做了大量铺垫,再配以成熟的营销策略,可以说,蔡依林刚出道时就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此后,随着蔡依林自身的执着和不懈努力以及潜质的不断被挖掘,让她在华语乐坛站稳了脚跟,被大众所喜爱。
其次,但凡对唱片行业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否定企划的作用。换言之,没有一个成功的企划,就不会有一张成功的专辑,歌手的成功也无从谈起。而造就这种成功则落到一个切实的位置上,那便是唱片公司。唱片公司为歌手制定的营销策略层出不穷,例如频繁的曝光率和绯闻的炒作,都不失为蔡依林的“窜红”的方式。早期的蔡依林,有“绯闻男友”周杰伦保驾护航,不仅为她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例如《倒带》《布拉格广场》《说爱我》等,还在自己的演唱会、采访中不断为她宣传造势,打响知名度。同时,蔡依林还深受各类社会活动的青睐,例如为迪士尼动画片《小美人鱼》演唱中文版插曲《海洋之心》、参与演唱2008年北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倒数100天主题曲《北京欢迎你》、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演唱《今天你要嫁给我》,以及代表华人受邀世界四大时装周,对蔡依林的演艺事业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直以来,蔡依林的广告邀约无数,个人演唱会遍布全球,场场爆满,一时间她成为了娱乐的宠儿,媒体更封她为“吸金女王”。在这些光彩的背后,唱片公司功不可没。实际上,唱片公司对蔡依林的事业每一步都是有缜密计划的,大到演唱会前的宣传,小到专辑改版时附赠的礼物,都经过了层层的筛选和精心的策划。
二、结语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蔡依林现象”的兴起的确有迹可寻。人们喜欢蔡依林,因为她符合了多数群体的审美趣味,即使歌曲不那么耐听,只要从视觉上好看、听觉上刺激即可。所以,蔡依林带给人们的是一项综合艺术,讲究看听兼备,而当今的华语流行乐坛,正需要这样的“产品”。
[1]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功能研究[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7(02).
[2]王辉.消费时代的中国流行音乐[J].人民音乐,2004(01).
[3]郝巍.流行音乐发展的视觉趋势及其探讨语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04).
[4]王黎.流行音乐与文化消费[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03).
[5]王娜.论流行音乐的社会功能[J].大众文艺,1994(01).
[6]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
[7]包兆会.新媒介时代流行音乐表现方式的变化[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6).
[8]谢丽文.大众与流行——音乐商业模式讨论[J].商场现代化,2009(03).
[9]李平.当代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质[J].流行音乐研究,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