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许可下出租车行业存在的问题与研究
2017-01-29罗兰
罗 兰
南昌大学法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行政许可下出租车行业存在的问题与研究
罗 兰
南昌大学法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我国对出租车行业实施行政许可存在一定的历史原因,但如今出租车行业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出租车行业在行政许可下的困境做出讨论。
出租车;行政许可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租车行业逐步从沿海城市兴起。这时实行的是经营权无偿使用制度,出租车只要经过审批都可以运行。但带来出租车数量飞涨、市场供大于求、行业竞争激烈等问题。同时也有人为了获取经营权与政府进行权钱交易。为引导与管理其发展,2004年10月国务院发布第135号令《建设部关于纳入国务院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条件的规定》,明确了驾驶员客运资格证、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和车辆运营证核发条件,规定牌照到期后由政府回收,只对企业拍卖。针对已有的个体运营权,政府采取"收车"的方法强行推行公司化管理。随着这些规定的出台,出租车行业得到进一步规范,促进了其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然而不少出租车公司却利用这一优势向公司司机收取高额“份子钱”,导致不少司机自身只剩下少量盈余,“黑车”应运而生。再加上一些软件可以让私家车参与经营,不用交“份子钱”的这些专车价钱自然更低。在行政许可下,出租车这一行业的问题层出不穷。
我国《行政许可法》第1条为“为了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2条为“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然而第13条规定“通过下列方式能够予以规范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二)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三)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四)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显然,笔者认为出租车行业无需被赋予特定权利来“许可经营”。出租车行业自市场经济诞生,起初便没有依附组织或政府,其经营主体没有必要为一个企业。如今的行政许可使出租车司机有来自“黑车”,上级公司或企业等等的各方面压力,这样的行政许可与立法目的明显背道而驰。
政府是出于维护出租车行业整体利润、避免恶性竞争的目的才对出租车行业采取许可制度,但却导致“黑车”数量上升。因为“黑车”只需驾驶证便可上路,门槛低,不用向公司或者企业上缴“份子钱”。这极大影响了行业秩序与市场,对乘客及合法营运的出租车司机的利益都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出租车市场中黑车的数量是正规出租车的两倍。且时有新闻报道各地发生黑车司机与正规出租车司机发生冲突的事件,更有出租车集体罢运。出租车行业行政许可的实施至今,带来的影响弊大于利,理应停止。
那么,若取消该行业的行政许可,是否又会出现从前行业竞争更加激烈、权钱交易的情况呢?
出租车行业中的问题与政府的管制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市场影响。笔者认为应当逐步取消政府对出租车行业的许可经营制度,放开市场,通过市场竞争对出租车行业进行调节,但与此同时,政府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出租车的安全与服务管理上,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资格审查。一方面,应该对相应的车型,安全设施等做出具体的规定,保证乘客与司机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强对司机的资格审查,确保其能够具备为乘客提供良好服务的能力。同时,要引入更多的市场主体,改变过去公司制的运营模式,扩大个体经营者的比重,加强出租车市场的竞争。
据新华社北京7月28日报导,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据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介绍,此文件重点围绕科学定位出租汽车服务、规范“专车”等新业态发展等问题,明确了出租车行业改革思路和重点举措。拟对出租车经营权实行期限制,逐步取消有偿使用费。新增出租汽车经营权全部实行无偿使用,并不得变更经营主体,各地不得新出台经营权有偿使用政策。根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先后有武汉、襄樊、南京、义乌、杭州等地出台了有关出租车改革的新政策,其他一些城市也在调研或酝酿中。目前,至少9个城市已取消出租车有偿使用费,使得出租车司机掌握了更多话语权、议价权,提升了出租车司机的积极性,也间接为乘客争取了更多的利益,减少了黑车司机的机会。
再者,政府可以考虑组建出租车行业协会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强化行业的自律能力,监督行业成员共同遵守。此协会还可以受理乘客的投诉,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公司和个人给予相应的惩处,借此不断强化整个行业的服务意识。针对目前的出租车市场,从中央到各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但是在执法过程中由于相关部门缺乏法律意识没有完全按照法规执行,这也导致了在管理过程中的“寻租”问题,滋生腐败。因此,各地政府有必要再进一步完善法规着重在经营资质,收费项目,审批程序,责任划分等问题上做出明确的规定的同时,要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加强依法管理,避免管理的随意性,这样才能使出租车行业的运行处于良好的环境中。
[1]谢国栋.出租车行业政府管制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
[2]曹斌.出租车市场管制原因探析[J].经济师,2007(11).
[3]程赐胜.城市出租车管理模式的改革建议[J].综合运输,2005(3).
[4]王成钢.城市汽车出租客运不是许可经营对象[J].城市交通,2005(19).
[5]李天兵.我国出租车行业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视野,2010.6(上).
[6]李雪.出租车行业的政府管制研究[J].学术探讨,2010(10).
[7]张树义.出租车行业何以走向垄断[J].中国改革,2006(6).
[8]李玉娟.出租车行业经营模式与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其治理见解[J].现代财经,2010(8).
[9]韦长伟.强化出租车行业的政府监管-基于24起罢运事件的分析[J].理论探索,2012(5).
[10]王昕晨.全国已有九城市取消出租车有偿使用费[N].法制晚报,2015-10-11.
D923;D922.5;D
A
1006-0049-(2017)05-02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