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工作的现状及改革

2017-01-29董晓莉

北方音乐 2017年24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教师应教学内容

董晓莉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常德 415000)

视唱练耳是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其实现了视唱练耳能力与音乐基本技能和音乐审美的有机融合,具备较强的技术性、规范性和艺术性。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记忆、表现以及创造能力。

一、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工作的现状

(一)重视程度较不足

视唱练耳课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效果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其不仅与其他音乐课程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而且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整体质量。但目前众多大专院校尚未对视唱练耳课程形成足够的重视,使该课程的教学时间被不断压缩,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任务,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差,导致学生往往在钢琴、舞蹈以及声乐等音乐课程学习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

现阶段,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在入学之初都不具备音乐基础,而视唱练耳课程又是一门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因而对于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而言,该课程的学习效果难以在短时间内体现。学生在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厌倦心理,而学习态度的不端正也使学生难以深刻理解该课程的内容和技巧。因此,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是视唱练耳课程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

(三)教学方法单一化

当前,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课程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每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视唱和练耳两部分的练习内容。即使教师的教学水平较高,专业性强且内容枯燥的练习方式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厌倦和抵触心理,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做到大胆创新,以形成一套全新的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体系,一方面,教师应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积极应用多种新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应深化课程教学内容,选用专业水准较高且内容丰富的教材,以此来进一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1]。

二、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工作的改革

(一)调整学生学习态度

在实际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课堂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以此在班级内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优良的学习风气。同时,教师也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与指导,使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学习视唱练耳课程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深入了解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单一性的模仿与练习,而是要借助内心的听觉,以充分展现乐谱的内在涵义。此外,教师也应让学生明白,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逐步积累相关理论知识,以此来实现自身视唱练耳水平的稳步提升。可以说,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提升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工作有效性的基本前提。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有效实现视唱练耳课程的优化改革,教师应基于本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实现视唱练耳课程与柯达伊或者奥尔夫等先进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运用游戏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音乐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此同时,也营造了自由愉快的教学氛围,大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师在讲解视唱曲目时,便可结合曲目的实际特点,在讲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增设一些动作创编环节,而在讲解大小三度的音程内容时,则可采用“布谷鸟”游戏,引导学生模仿布谷鸟的叫声。总而言之,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师弹奏学生演唱或者教师弹奏学生聆听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资料,以此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凸显学生个人特色

由于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各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与音乐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应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此来充分凸显学生的个人特色。教师应在了解和把握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制定极具针对性的教学规划,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出发,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在这过程中,教师也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此来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不断完善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规划[2]。

(四)提升学生理性认知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以及曲调等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实现个人情感与理性认知的有机融合,学生在体会音乐作品情感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某一音乐知识的理解。在这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运用游戏教学法,提高视唱练耳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并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概念知识进行理性思考,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理性认知,提高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三、结论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工作的改革,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对于该课程的重视程度,根据学生的实际音乐水平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摆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取科学的音乐知识,进而进一步提升自我的综合音乐素养。

[1]陈非,张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反思及建议[J].文教资料,2016(01):60-61.

[2]王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新探[J].音乐时空,2016(07):172-173.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教师应教学内容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