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2017-01-29易世玉

北方音乐 2017年24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猫

易世玉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罗坳镇里鱼小学,江西 赣州 342300)

随着社会经济地发展,教育教学也在快速发展,小学的音乐课也逐步地被人们重视起来[1]。但是,由于在传统小学音乐的教学中,一直是教师是课堂的中心,致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无论是交流还是沟通都比较缺乏,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就失去了,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所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要改变。

一、体态律动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般情况下,人类对于音乐的节奏感是在内心建立起来的,以体态律动导向,就可以将感觉激活。基于此,教师在进行节奏教学时,就需要对节奏的类型进行相关分析,让其与体态律动进行有机融合,并针对性地设计,在节奏有一定区别的情况下,让学生体态律动有所不同[2]。因为小学生性格活泼,所以一旦创新思维被激发后,小学生们便会将各种各样的表演动作创造出来。例如,学生常做的眨眼、伸舌及刮鼻等动作。在教学中融入体态律动,不仅能够让单一拍手节奏改变,还能够充分地调动小学生的课堂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体态律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传统的音乐课堂往往较为死板,大多是以唱歌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教师通过教程来对学生进行基本的音节训练,虽然学生能够敞开喉咙唱歌,但缺少真正的实践。另外,小学生大多具备活泼好动的性格,基于此,进行唱歌过程中,将体态律动进行运用,对于学生的情感表达会更加有利。所以,教师应该讲教学内容与体态律动进行有机融合,对学生进行组织,即兴进行表演,将学生的表现欲有效地激发起来,从而使学生的表演能力得到全面地展现。例如,学习歌曲《大鹿》,教师首先带学生将歌曲进行熟悉,然后,让两个学生一个扮演大鹿一个扮演小白免,让学生将歌词的内容用动作体现,在学生表演完成以后,要实事求是地进行鼓励、褒奖,同时让该教学形式进行推广,对于教学的曲目,也要让学生自己进行剖析,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表演,使音乐课堂的教学在学生的唱跳气氛中完成。

三、体态律动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音乐课堂欣赏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对音乐进行感受。例如,在听到高音的时候,将上肢用力的伸展,唱中音时双手平放在胸前,将手臂自然放松等。使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节奏快慢和音调的改变真正地体会到。例如,学习歌曲《小猫钓鱼》,完成课堂的教学以后,对于音乐的节奏学生基本已经掌握了,根据音乐节拍可以让学生唱歌,还可以有节奏地进行击拍。然后,对于音乐的情绪,让学生通过语言进行描绘,例如,在教授《小猫钓鱼》这篇音乐赏析时,就需要学生将第一段小猫钓不到鱼的失落心情、第二段小猫成功钓鱼后的欣喜通过语言描绘出来,也就是说一首歌可以用不同两种语气来进行表达,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判定音乐的即时情绪。在学生准确了解音乐节奏和情绪的情况下,教师让学生对音乐用肢体语言进行表达,因为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所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将湖面上蜻蜓、蝴蝶在乱飞及小猫钓鱼等的动作表现出来,有的学生还能将湖边的大树进行模仿。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将体态律动进行利用,能够使学生将歌曲很好地掌握,从而获得音乐教学的理想效果[3]。

四、体态律动全面表现音乐情绪

体态律动与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机融合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音乐的情绪还是音乐的感受,都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地表现,使学生无论是节奏感还是音乐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让学生随着音乐将身体、击拍及踏脚等进行摆动,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中,并且通过情感与思想的不断交流,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例如在进行著名曲作《百鸟朝凤》欣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对曲目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中,教师要认真地进行观察,指出学生的优缺点,缺点的部分教师可以亲自示范。另外,教师还要让同学了解,在音乐情景符合的情况下,可以动作浮夸,以此来更加有效地表达音乐。对于有的学生的体态律动与音乐情境不符的,将问题所在找出来大家一起探讨,通过对区别进行寻找和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对于音乐的魅力能够更好地去感受。同时,教师还要向学生传授有效学习的方法,从而缩小学生间互相存在的差距,在音乐课堂的学习上,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同时,为了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也要与学生多沟通和交流。在进行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利用体态律动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乐感及音乐情绪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使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要多采用体态律动与传统课堂融合的方式,其能够提升课堂氛围,提升学习质量。而作为音乐教师,在新课改的政策要求下,必须要全面地了解新形式,针对学生音乐的需求以及心理特征,将传统课堂逐渐改变,对体态律动教学进行合理地运用,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激活,从而将音乐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1]王佳楣.体态律动对于农村小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作用—体态律动在白石小学的行动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4.

[2]陈瑶.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育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5.

[3]潘虹.浅析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2014(01):184.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小猫
以父之名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