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2017-01-29周颖
周 颖
(九江职业大学艺术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创造教学模式是音乐教学课程内容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新课程教学模式中生成性音乐逐渐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音乐教学的一种教学观念就称之为生成性,是每个音乐教学阶段的重要内涵。歌曲欣赏和歌曲演唱是教学实践的主要方式,在歌唱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及音乐创作课程教学过程中都可以运用生成性的教学实践。由于生成性教学课程的历史累积、社会文明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继而生成性音乐教学模式也就具有独特性。然而教师并不知道如何对音乐教学进行创造。因此,本文根据生成性音乐的学习理论,对如何构建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
一、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的模式概述
在音乐教学理论和实践互相连接的前提下,要构建简洁、稳定的教学结构布局,并且还要具有能够操作的教学形态,就是音乐教学模式的定义。生成性音乐教学创造教学模式是以生成性音乐教学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教学形式。1992年美国的尤妮丝·柏德曼提到了生成性音乐教学理论。尤妮丝·柏德曼觉得重视学生自主发展,让学生来生产学习就是音乐学习的目标,主要着重音乐学习是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一种学习历程,其学习路径是呈动态螺旋形状来网上发展的。学生主体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生成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对学生进行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学生在动态循环课程学习中的创造能力能够形成生成性的进展,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主要是下面五个环节构成的。
二、解读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
(一)教师将生成性创造教学的理念融进音乐教学课堂中
构建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的宗旨就是把感知与观赏、呈现,统一整理和音乐有关文化内容。音乐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创造,把创造渗透到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比如说,教师在教学唱歌的过程中要有创造,并且欣赏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有创造的存在。与此同时,还要将创造渗透进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步骤里。像设立语境、自主钻研、实习创造、成果表演以及反思评价都需要融入创造。音乐教师的态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内涵以及教学课堂都要呈现出创造这一因素。在教学中利用音乐创作,促使学生的品行、思维性创造以最大限度地得到生成性发展。
(二)环环紧扣,自行生成
将设立语境、自主钻研、实习创造、成果表演、反思评价环环紧扣起来,不能够互换各个环节的位置,在使学生在这种动态轮回的教学模式过程中得以生成、发展。创造教学的最先步骤就是设立语境,把学生的思维从别的科目中转变到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创造氛围也是创设过程中存在的阶段,推动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积极进行创造。而在设立的语境中,学生自主进行体验,新课程的学习、创造,生成曲目的学唱与音乐的观赏等,就是自主钻研的阶段。实习创造阶段就是以究新知为前提,学生在课程中随性创造。通常利用分组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探索,不但使学生达到了创造又使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得到了培养,更使班级人数过多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使学生在成果表演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创造作品,使学生的自豪、成就感不断增强。评价反思则是对于自己或者小组的作品通过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评价来进行反思,同时相互提出建议对自身的作品逐步修改,通过评价与反思不断地进行创新。
三、生实施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根据学生自身特征来找寻素材
有差别形式组织以及有差别的呈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素材会出现不同的成果。基于此,在音乐创造教学的过程中,选择教学素材的时候一定要与学生的发展特征、爱好相符,最好选择合适的具有创造、探究性的教学素材。
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展现的特点是不同的,因此,在音乐知识、能力方面也就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小学生性格比较活泼,就愿意展现自己;而年级高的同学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展现自己。基于此,教师务必在每个年级的各个班级和不同学习阶段中,以学生自身的特征来找寻素材。当然,素材基本上都是在唱歌讲授、观赏讲授以及外部资源中得来的,将唱歌、观赏和创造通过教师的策划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二)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创造的前提
学生一定要具有惦念某些事物而产生的矛盾心理情绪是创造思维产生的前提之一;而灵活性及时创造思维产生的第二个条件;其次,就是学生一定要拥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最后就是灵活地运用、积累教学材料。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创造就是材料的积累与灵活运用的学习的过程,更是学生进行音乐创造的先决条件。
掌握音乐的主要元素是音乐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曲式是综合音乐素质教育的五个基础元素,并且着重各个元素之间要以动态螺旋的方式来进行联系。其观点就与生成性音乐教学理论的观点相同。要想在音乐创造中灵活地进行运用,必须要对音乐的基本元素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唱、演奏、创作就是音乐基本学习的技能。而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就是演唱、演奏。把自己的创造作品通过演唱和演奏的方式准确地展现出来,用记谱和自身的创造目的相互比较,从而使自身的创造成果更加完美。
(三)注意学生品德、给予学正确指导,较好的学习氛围
健康的情感不仅仅包含了情感的程度,更包含了其本质以及理智感;所谓坚韧的意志就是说意志的目的、毅力、果敢性,还有自控力,乐观的个性意识偏向,尤其是兴趣、动机、理想;而坚毅的个性,特别是个性的立场特点(勤快、良好的习惯)。创造能力发展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抗障碍能力,是否愿意冒险并接受严格、全面的考验,是否对自己充满信心,能不能接受别人的建议等,所以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各所学校都在着重强调一切工作务必以学生为核心,却忽略了教师的价值。教师作为学生的管理者、指导者以及引路人,在进行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但要对学生供给可以提高兴趣的素材,更要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引。尤其是在学生的求知欲极其渴望的状态下,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启发,能够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不断增加,进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成果。
而笔者所指的学习氛围,一方面就是学校总体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资质、教学的本质、教学的方式、学校学习氛围以及校风等等,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会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放松、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能更好的创造;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才不会压抑学生的创作灵感;浓烈的学习氛围、校风,学生才能规范性地创作。
(四)运用双重评价方式
评价学生的创造作品,就是总结学生整个创造过程,更是反省、修改创造作品的重要凭据。在音乐创造活动时,评价方式需要表现过程性和结果性。不能只重视创造的过程以及结果,而忽视了对学生创造的评价。与此同时,评价时也可以采用多元化评价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全面地对学生的创作过程给予评价。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如今的生成性课堂教学不再由教师来主宰,而是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课堂。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不断地改进教学的过程。把学生放在核心位置,给予学生积极、正确的创设情境,体高教学的质量,使每个学生在生成性课堂中游刃有余。
[1]佟贺,尹爱青.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的构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87-190.
[2]万亚.小学音乐综合实践活动中生成性资源的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4(07):86,87.
[3]朱晔.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略论[J].文教资料,2010 (20):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