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襄汾鼓乐“令伯转身鼓”的发展历史及艺术形态探究

2017-01-29

北方音乐 2017年24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艺术

董 琦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引言

中华5000年,鼓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庙堂之上,黄帝大战蚩尤,“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里”;周公制礼作乐,以鼓为八音之首。民间之事,迎神赛社盛会,村社都有社鼓;婚丧喜寿礼仪,乐人专事鼓吹;酒令击鼓传花,戏曲鼓板领奏;农事击鼓插秧,围猎以鼓驱兽。千里无云祈雨天;万家灯火元宵夜。鼓声都是少不了的。鼓带给人们的或是血脉贲张,或是动感活力,或是悲怆锵然,或是激昂坚毅。

一、襄汾鼓乐“转身鼓”的起源

在《襄汾陶寺遗址》中发现鼍鼓8件、土鼓6件,其距今已有4300~4500年的历史。陶寺“鼍鼓”的鼓腔呈竖立的筒状,用天然的树干刮去树皮,掏空内腔后制成,外部施以彩绘图案,鼓腔上口部蒙以鳄鱼皮,整体呈圆柱形。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扬子鳄古称“鼍”“鼍龙”,鼍鼓即是蒙以鳄鱼皮的鼓。从陶寺王国到商周时期,鼍鼓始终是王室、诸侯、方国首领专用的重要礼器。

陶寺“土鼓”缘起于敲击石器给舞蹈助兴,进入陶器时代后,人们能用陶土烧制成“土鼓”,并用蒉草制成鼓槌敲打,称土鼓。它是泥质陶器,形似长颈葫芦,上为筒状高颈,下部圆鼓腹,腹底中尖,凸出一孔与上口连通。鼓腹的周围一圈有三个小孔,颈腹之间置有双耳,可供人提抬。通过比较研究,基本可以肯定这就是见于《礼记·礼运》和《礼记·明位堂》中“土鼓、蒉桴、苇窿、伊鏖氏之乐也”“夏后氏之鼓(有)足”的记载,起源甚早,史前先民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土鼓”,也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鼓的实物。

明代,襄汾县令伯村、夏梁村转身鼓产生。转身鼓无任何伴奏,只是由四个大花鼓、八名演奏员、两人对击一鼓所组成,击奏起来以转身为基本动作,因此叫做“转身鼓”。它是在迎神祭祀活动中专为神表演的,是隆重仪式和庞大仪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一直为令伯、夏梁两村特有,笔者以令伯转身鼓为例。转身鼓又称“翻身鼓”,在物质基础极为薄弱的过去,转身鼓是专在祭神仪式中才表演的,那时候人们相信鬼神传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科学知识的提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彻底破除了“转身鼓”只为敬神娱神的迷信讲究。建国初期,村民们打着“转身鼓”来庆祝自己翻身解放,所以又名“翻身鼓”。它的民俗性、特殊性以及独特的艺术内涵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

二、令伯转身鼓的艺术表现形态

转身鼓,以转身击鼓动作为主而得名。四面扁鼓分别置于架上,8名鼓手每二人同击一面鼓,用敲、打、撩、挑、擦、碰、磕等方法,用击鼓心、鼓边、鼓帮等手法,奏出变化多端的声响,并在击鼓的同时,做出灵巧的踏步、悠步、掏腿、迈鼓、转身、换位、转圈等高难度击鼓动作,击鼓舞蹈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击鼓起舞,转身绕槌,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多变的鼓乐,轻盈的舞姿使人叹为观止,倍感愉悦。

转身鼓的表演特色体现在“转”字上,鼓手个人的表演动作多以左右转身击鼓为主。双人表演是每组的两个鼓手也是围着鼓不停地逆时针转和顺时针转进行击鼓表演。除个人转和两人对转外,不时地还要集体逆时针旋转。所以“转身鼓”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转”。舞蹈动作干脆利落,潇洒大方,动作姿态以各种转身击鼓及踏步半蹲,拧腰击鼓多见,鼓手们表演时双手上下飞舞,身体走旋右转,手脚腰身格外灵巧,腾挪展闪变化多端,姿态优美洒脱,淳朴豪放,这些都是“转身鼓”所表现出的独特而浓郁的艺术本色。“转身鼓”的舞蹈反映着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劳动及自然现象,是有着浓厚的艺术特色的民间舞蹈。例如“小娃摇耧”的表演就十分逼真地再现了一群农家小孩在田间初学摇耧时的情景,无论是鼓手表演时的慌忙紧张、左摇右晃的摇耧姿势,还是鼓槌碰击鼓框所发出的嘎达嘎达的声音和节奏,都能使观众联想到紧张而愉快的春播劳动场面。运用借物言志、缘物寄情的艺术表现手法反映人民的感情和愿望。它所表现的内容和情绪都证实了令伯“转身鼓”是当地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时间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民间艺术。

笔者的田野调查研究,襄汾县出出土的金代古墓中发现许多砖雕,上面雕有各种各样的鼓舞伎乐,其中就有非常类似“转身鼓”的表演形式。其中在襄汾县丁村和临汾的尧庙一带至今保存有许多明清时代的石鼓群,这些石鼓大多是供摆在村里的祠庙堂中用来镇妖辟邪的,被群众称为“镇邪鼓”,每一面石鼓的鼓框和鼓座都雕刻着各种吉祥鸟兽、仙花祥云,精美别致,造型各异。这些石鼓的大小高低与现在表演的“转身鼓”的鼓道具仍很接近。 另外,在《山西省博物馆》四号厅里有几组砖雕鼓舞俑,上面雕刻的舞俑神态洋溢,头戴花帽,花帽中央似有花彩装饰,鼓手身穿大褂,脚穿圆头鞋。左手敲击鼓面,右手鼓槌撩于肩后,头微微倾倒于右肩,鼓放于鼓架上,身体微蹲扎马步,舞姿轻盈,铿锵有力。据襄汾令伯村的老艺人回忆,鼓手的服装打扮也比较讲究,头戴红色花帽,帽顶缀有一缕红缨,鼓手身穿淡青色大褂,外穿红坎肩,腰系红绸带,脚穿云头鞋。这些乐器及舞俑陆续发现都证明山西舞蹈渊源流长,繁荣兴盛。

三、令伯“转身鼓”民俗文化基本特征及意义

民俗文化是地方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所创造的、传承的一种文化形式,表达着民众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从民俗学的角度讲,令伯“转身鼓”是一种游艺竞技民俗,属于“社火”的一部分,以舞蹈学论,它又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汇集了传承性、扩布性、稳定性、集中性和稳定性的民俗文化基本特征,令伯“转身鼓”在历史的纵向延续和空间上的横向传播中借鉴了古代文人对艺术的“教化”和“娱乐”功能,致使这种独特的鼓乐文化活跃在襄汾这片土地。时代发展的日益更新,风俗跟随社会的前进而前进,从原有的信仰、礼仪、祭祀活动等意识淡薄,朝着娱乐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其艺术成分、审美娱乐功能增强。民俗文化也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无疑,它包含有审美法则的引导,离初始的民俗文化越来越远,因此需要更为清晰地认识和把握它的位置。民间艺术离不开民俗活动,民俗生活离不开艺术活动。

转身鼓,由襄汾而起源,在这块历史文化的沃土之上发展变迁;在这方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发扬光大。它是这里的人们血液里演绎出的爱,肺腑中呵护起的自豪。贴近它,一座中国鼓乐历史的活态博物馆就会走进你的心里。

[1]严昌洪,蒲亨强.中国鼓文化研究[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7.

[2]张士闪.艺术民俗学[M].山东:泰山出版社,2000.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64.

[4]姜福林.襄汾县志[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

[5]襄汾陶寺考古发掘报告.襄汾陶寺考古发掘报告[M].山西:文物出版社,2015.

[6]林蔚文.中国民俗大系[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艺术
基于民俗文化视角下的潮汕旅游资源开发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爆笑街头艺术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