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国合伙人》声音解析
2017-01-29张玉
张 玉
(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集团),甘肃 兰州 730000)
电影《中国合伙人》之所以能够吸引很多观众,是因为电影在运用声音方面是独具匠心的,使观众对电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合伙人》中,电影的声音由语言、音乐和音响三部分构成,在语言中灵活地运用旁白和影像叙事、同期声台词相结合,以及具有时代气息的经典音乐,共同构建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一、丰富细腻的语言
(一)多主体旁白的叙述
《中国合伙人》在使用旁白方面是存在一些技巧的。其中最大的亮点是,用旁白叙述故事情节时保证了主题旁白与影像的协调一致。具体的方式是,在影片一开始出现的是成东青等三个人办签证的画面。成东青因为很多次没有办好签证,只能失落地离开,看着签证官,这时成东青的旁白是:“他永远不会想到,在 20年后,我最擅长的是帮人怎么去美国。”此处的旁白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对电影中的画面内容进行补充,二是为下场戏作铺垫。例如体育馆的画面,在演讲会上,观众们疯狂地呼喊着成东青、王阳、孟晓骏三人,接着画面转向了在办公室里看电子数据表的三人。这时接孟晓骏的旁白:“这是新梦想的学生考雅思、GRE 以及托福的分数,美国人总是问我,他们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分数,一定是作弊了,美国人就是这么天真。”此处旁白的作用是对事件的解释。
(二)多角度对白的分析
通过分析《中国合伙人》中的对白,可以帮助观众了解影视中人物的性格以及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说,对白是帮助观众了解影视中人物的重要途径。
当我们看到了电影中的对白后,基本上可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也能对人物的性格有一个了解。在第一次成东青为了帮助刚回国的孟晓骏送给他一套别墅,这一举动让孟晓骏十分生气,孟晓骏直接离开了。但是在第二次,成东青带孟晓骏去他原来当助教的学校,以孟晓骏的名义捐赠了一间实验室,当孟晓骏看到这一场景时十分感动。这时成东青说:“其实我不怎么喜欢上次送给你的礼物,但是这次的礼物我挺喜欢的,不知道送给你怎么样。”这个对白体现了成东青对孟晓骏的歉意以及对孟晓骏的理想的认可。同时这个对白体现了二人解除了误会,重归于好。
(三)多层次独白的强调
在《中国合伙人》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语言形式是独白,独白可以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刻画。因此,独白对揭示人的心理有着极大的帮助。影片中人物的独白可以解读人物的思想世界,对观众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着很大帮助。例如,成东青对孟晓骏是比较信任的,对他的能力也是比较认可的,所以当孟晓骏提出一些想法后,成东青是赞同的,从来没有否定。成东青每次心里说“所以对他,我只会说一个字,yes。”在影片中有很多他说“yes”的镜头,这些镜头不断地重复,反衬出他在最后对孟晓骏提议“上市”的否定。
二、感人至深的音乐
(一)主题音乐
《中国合伙人》中使用的主题音乐是《光阴的故事》,通过看歌曲的题目就可以看出,这首歌曲是一首怀旧的歌曲,当观众听到这首歌曲后,会引起对过去时光的留恋。这首歌对于烘托怀旧的气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电影画面上配上这首歌可以带动观众的情绪,表现剧情的波澜起伏。
(二)背景音乐
《中国合伙人》中使用的背景音乐是恰到好处的,这成为影片中比较精彩的地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使用重复的歌曲和旋律表达影片的蕴意。例如在影片中, 使用了两次《外面的世界》这首歌的旋律,第一次使用这首歌是在成东青在电梯上偶然遇见带着孩子的苏梅,通过使用这首歌体现了成东青对以前和苏梅的点点滴滴的怀念。第二次使用这首歌曲是孟晓骏从美国回来,王阳和成东青很开心地接待他,事实上孟晓骏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是在餐馆打工。用这首歌体现了实现理想的艰难、生活的不易以及孟晓骏没有完成抱负的失意。
三、身临其境的音响
在电影中声音不仅包括语言和音乐还包括音响。音响是电影中除了人声和音乐之外的所有声音。音响对电影的作用也是比较重要的,可以渲染情境,使情境更加逼真。例如,在《中国合伙人》中,成东青、王阳、孟晓骏三人打水的画面中,通过远处的校园广播和近处的三人谈话声这两种音衬托场面的安静。当观众听到校园里的广播后,观众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自己的年少时光。例如,在处理签证处的按下的咚咚拒签的声音是逼真的,给人一种熟悉感,当观众听到这个音响,就像自己在画面中。
四、结语
《中国合伙人》是一部唯美的影视作品,作品向观众诠释了实现理想的艰难以及成功者为实现理想的坚持与勇敢。观众通过欣赏影片可以感受到一种实现理想的快乐与幸福。当然,影片能够得到观众的喜爱,还有一个原因是影片中的声音对影片的基调、细节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应该重视声音的运用,让声音促进电影的发展。
[1]周传基.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2]胡清,黄子婵.陈可辛电影叙事探析[J].长春:电影文学,2010(08).
[3]姚国强.影视声音艺术与技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06).
[4]王曼露.陈可辛电影视听语言初探—— 以《中国合伙人》为例 [J].戏剧之家,2013(09).
[5]黄鹏.众说的青春——论影片《中国合伙人》的视听建构[J].当代电影,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