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西谚语英译的文化价值*

2017-01-29李芋枚

山西青年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东巴文化东巴马帮

李芋枚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99

纳西谚语英译的文化价值*

李芋枚*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99

谚语是一个民族生产和生活智慧的沉淀与结晶,是一个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精华,其内涵丰富、广博深邃,几乎反映社会的方方面面。谚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在推荐民族语言与文化方面谚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谚语的翻译也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研究已经从语言的角度逐渐转向文化角度。

丽江,纳西族人民世代生活在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以悠久的历史,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闻名于世。纳西谚语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不仅是文学,更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再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本文通过解读纳西谚语的文化内涵,从而可以说明纳西族谚语英译所传递的文化价值,也可以说明翻译更侧重于结合文化层面的因素,超越了语言的层面,是从一种文化翻译到另一种文化的翻译。

一、纳西族谚语英译可以展现丽江独特的地理特征

丽江,西接金沙江,东临泸沽湖,北有玉龙雪山,境内有文笔峰,文笔海,拉市海,山川灵秀之地生活的纳西族,其谚语的产生也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如:

(一)雪山有银石,金江有金粉。(Silver stones are from Snow Mountain,gold powder is from Jinsha River.)

(二)苦命的牛投胎在拉市,苦命的人降生在七河。Poor cattle will be reincarnated in Lashi(Lashi is a township,which is in the west of Yulong County,Lijiang City.),wretched people will be born in Qihe(Qihe a township,which is in the south of Old Town District,Lijiang City.).

这些谚语洋溢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在翻译的过程中,也传递出边疆的独特自然风光和他们特有的智慧和生活体验。

二、纳西族谚语英译可以展示独特的马帮文化

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而“马帮文化就是指有关马帮及马帮生活的文化。”[1]丽江地处滇、川、藏交通要道,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商贸通道。以纳西族为代表的丽江人,凭着包容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茶马古道的主力。因此,在纳西族谚语中,有许多是关于牧马、赶马、养马的谚语。如:

(一)赶马趁冬时,放狗趁夏季。(The best time for horse driving is winter,the best time for letting the dogs out is summer.)

(二)赶马煮腊肉,以为舒服吗?疲马困半坡,知此辛劳吗?(Cook preserved meat while being a horse-driver,do you think it is comfortable? Weary horses are trapped in half way,do you know the hardships?)

(三)用鲜肉赡养老人,用青草饲养老马。(Support the elders with fresh meat,feed old horse with green grass.)

这些谚语,再现了赶马人对马的珍爱之情和马锅头生活的艰辛,他们与马的不解之缘可以窥见一斑。

三、纳西族谚语英译可以展示神秘的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是以东巴教为载体,以东巴象形文字为记录符号,以东巴经为主要记录方式,存活于纳西族民间的活形态文化。”[2]神秘灿烂的东巴文化产生了特殊的人群——东巴,他们能歌善舞,会卜算,工艺,书画,是智者和知识分子的代表,受到人们的尊重。因此,与东巴文化或是东巴相关的谚语非常多。如:

(一)对山歌对不过牧人,讲事理讲不过东巴。(One cannot win the herdsman while duet folk song,one cannot defeat Dongba while reasoning things out.)

(二)首领断案能明,祭司诵鬼能赢。The chieftain is wise enough to settle lawsuits,priest(Dongba)can win in sacrificial ceremony and chanting.

从以上谚语可以看出,东巴学识渊博,能说会道,生活生产或是祭祀都不能少了他们,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总之,纳西族的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存的需要,纳西族既保留了自己古老的传统文化,又博采众长,把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风俗习惯融入到日常谚语中,正如杨杰宏所说:“文化是无形的,但它作为一种历经千年仍能顽强生存并发挥作用的资产,有着极大的社会价值,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一样,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础,甚至可以说文化资源比经济资源更重要。”[3]

[1]和晓花.纳西族谚语文化研究[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161.

[2]同上,第168页.

[3]杨杰宏.溪村社会,一个纳西村落的记忆、文化与生活[M].远方出版社,2005:257.

*李芋枚主持的校级青年项目《“谚语”英译——纳西文化走出去的又一路径》(QNXM-20170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李芋枚(1982-),女,汉族,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文学与文化。

H

A

1006-0049-(2017)19-0044-01

猜你喜欢

东巴文化东巴马帮
踏寻马帮的足迹——云南香格里拉空心树古道考察记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马帮“驮起”脱贫路
玉水寨
高仕兴:云南普洱市马帮传统民族文化继承者
白地吴树湾村汝卡东巴经《内内抒》片段译释
丽江东巴文化的发展变迁刍议
新媒体视域下东巴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究
东巴文化保护的数字化策略研究
探寻东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