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音乐教育资源的整合
2017-09-15田宇
田 宇
商洛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论高校音乐教育资源的整合
田 宇*
商洛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一、音乐教育资源概述
广义的音乐教育资源指一切与音乐教育相关且能够服务于各类型音乐教学活动的资源;狭义的音乐教育资源指专门服务于各级学校的音乐教学资源。传统音乐教育资源的传播除了依赖传统的实物载体,例如:书籍、报刊、磁带等,还有模拟式电波载体,例如广播、电视等。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出现的网络音乐教育资源是基于虚拟化的数字技术及互联网来进行保存并传播的新型音乐教育资源。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存在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网络音乐教育课程;二是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库或是类似的各类站点,例如:个人音乐博客、文章等。网络音乐教育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具有广泛性、分散性、多样性、共享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征。
二、当前音乐教育资源建设的不足之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的应用比例已经逐渐超过了传统的音乐教育资源。当前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网站或以优质课程资源而见长,或以活跃的讨论板块而见称,或以丰富的课件素材而获誉,虽各有千秋,却非十全十美。首先,覆盖面小;我国大部分市、区没有专门的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站点,区域性音乐教育资源数量少、覆盖面小不利于音乐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其次,站点内搜索功能不健全;没有搜索功能、不支持高级搜索的现象十分普遍。再次,资源内部缺乏内在逻辑联系;教育资源内容分散,不利于教师对素材的灵活运用。然后,资源形式单一;视频教学是当前网络音乐课程常用的课程资源形式,有利于解决远程教学问题,但作为辅助性的多媒体手段应用十分有限。最后,导航设计缺失;部分网站建设华而不实,页面设计繁杂,用户难以找到有用的音乐教育资源。
三、高校师生对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需求分析
为了更好的掌握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对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需求,通过网络问卷形式分别对45名高校音乐专业教师和150名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其中,针对教师发放问卷45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针对学生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通过调查结果可知,高校音乐专业教师对于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见表1):(1)增加积件类课件;(2)改进音乐教育资源搜索功能;(3)增强协作、讨论区建设。高校学生对于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见表2):(1)增加音乐类课程;(2)增加互动和讨论区;(3)改善搜索功能;(4)增强导航设计。
表1 高校音乐专业教师教育资源需求类型调查表
表2 高校学生对音乐教育资源网站的期望调查表
四、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策略分析
(一)正确定位音乐教育资源,对校外音乐教育资源进行挖掘
音乐来源于生活,是人们快乐的源泉。在对音乐教育资源进行重置和整合的过程中,应开拓音乐教育资源的获取途径,音乐是开放的、可共享的资源,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或音乐教学视频,更不应该局限于高校内部,应对音乐的概念泛化,走出校门,加强与其他院校、社会团体的联系,促进音乐人才间的交流,走进社区,踏入农村,迈向基层,用耳朵聆听音乐,深入了解当地的地方戏曲、民歌,将人们耳熟能详的农村婚礼音乐、秧歌舞蹈音乐、民间小调等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音乐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培养稀有的地方音乐人才。另外,对潜在的音乐教育资源加以挖掘和利用,组织知名音乐专家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音乐知识,为学生指明音乐未来的发展方向,完善音乐知识体系。
大学生作为音乐教学的主体,也是重要的参与性资源。高校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的年龄段,性格色彩鲜明,除了具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还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参与性,渴望音乐学习和交流,在音乐教育资源的整合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客观学习规律,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来,对大学生的参与性资源加以整合和利用。除了高校自身之外,还要注意与其他院校、社会文化团体的联系,为不同群体的音乐人才进行交流构建平台,通过思想的碰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科技的发展造就了新的媒介形式,新媒体在教育领域的渗透最大限度地扩充了教育资源,深化了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资源的多样性要求教育者短时间内迅速找到有价值的教育资源,高效利用教育资源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对音乐的独特审美观,架构积极的音乐思维。同时,教育资源的搜集、积累、整理和融合可借助媒体平台进行,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观特点,整合、开发现有的媒体教育资源。对校内外音乐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不仅是探索音乐教育实践的进步,还是实施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保障。
(二)网络音乐课程的整合与开发
网络音乐课程属于现代远程网络课程范畴,即按一定的音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音乐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音乐课程可有效的解决传统音乐受时间、地点、师资力量等条件的限制,使不同空间的音乐学习者,不受时间限制,通过网络接受高质量音乐教育。与传统的音乐课程相比,网络音乐课程具备三大优势:第一,互动性;网络音乐课程借助丰富多样的互联网功能,通过丰富的媒体技术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构建教学双方的有效沟通、互动机制,使网络音乐教育达到、甚至超过传统音乐课程的互动效果。第二,自主性;就网络学习者而言,网络音乐课程是其发挥学习能动性的技术平台,为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应对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路径进行提示,最大限度的优化课程的资源配置。第三开放性;较传统教学而言,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是网络教学的一大特色。
网络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由两大板块构成:一是音乐教学内容的开发,一是网络音乐教学支撑环境的开发。“音乐教学内容的开发”主要体现在音乐教学大纲的确立以及随之产生的“教学设计”、“网络音乐课程原型实现”、等环节;“网络音乐教学支撑环境的开发”则主要是指与网络音乐课程相关的软硬件系统建设所能够提供的网络教学环境,一般体现在“脚本编写与课程制作”环节中。
1.音乐教学内容的开发
音乐教学内容的开发是网络音乐课程建设的主要方面,其工作流程如下:
确立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设计→网络音乐课程原型实现
其中教学设计是开发网络音乐教学内容的核心环节,是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教师确定“学习目标”、“音乐教学的基本知识点以及重难点”、“参考资料”、“学习进度与课时规划”、“学习策略”、“练习题与自测题”等各种“教学模块”的前提下,对各个教学模块进行统筹规划,寻找适合学生特点的、高效的学习路线图。
网络音乐课程教学设计的实现,首先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单元,根据教学单元的需求,明确教学目标,构建知识体系,并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确定音乐课程教学的总体风格。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案例,通过生活中的乐理案例,拉近学生与乐理知识的距离,增强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形象化效果。通过案例的引用还可使课程风格趋于生动性、趣味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网络音乐教学支撑环境的开发
网络音乐教学支撑环境的开发包括两部分,分别是:(1)网络音乐课程脚本的编写;(2)网络音乐课程的制作。其中,脚本编写主要指综合运用HTML脚本语言以及JavaScript、ASP、PHP、SQL等各种脚本语言,描述学习者将要在网页中所看到的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及步骤细节等内容。网络音乐课程制作是网络音乐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的实现环节,课程制作环节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a.构建知识体系和教学案例与素材体系,通过丰富的超文本与超媒体方式,利用丰富的网络音乐资源促进人机交互的优化设计,为教学活动创建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情境。b.强化目的性和逻辑性;从表2的调查结果可见,信息导航设计是高校学生对于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主要需求之一,因此,在应强化网络音乐教育的导航设计,凸显网络音乐课程学习的目的性与逻辑性。c.智能代理技术的运用;利用智能代理技术中的学习模块,不需要人为即时干预就能够完成所需任务,使学习者的学习环境更加轻松、便捷和高效。d.自主性与协作性相结合;动态网页可以随着操作时间、环境、操作行为、结果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网页书签”的注释形式,便于学习者进行管理。
(三)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库的开发与整合
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库是指对网络音乐教育资源进行集成式组织、管理的资源系统,它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多媒体素材库、网络课件库、题库、案例资料库。当前我国的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库还相对较少,建设水平不高,应从质与量两方面着手,大力加强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库的开发与整合,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完善检索机制;由表2可知,在学生用户中期望搜索更为简易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由此可见,我国音乐教育资源库的检索功能单一,尚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2)自扩充式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它能够将网络中以分布式资源库形式存在的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地址加以整合、收录,在本地音乐教育资源库建立较为完备的资源索引数据库,从而使得自身的资源数量得到扩充,质量得到提高,最终建成一个基于分布式资源库的强大的索引式动态虚拟资源库。(3)资源的标准化管理;运用XML语言的特殊置标功能,对不规则的小粒度音乐教育资源进行标准化的描述,使之具备统一的元数据结构格式。实现资源的有序化、结构化。(4)加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层次。(5)建设网络课件库;积件是CAI领域新型的课件建构思想与方式。着眼于对知识点内容和目标要求的客观呈现,以音乐教学中必然涉及的知识点作为基本的建构单元,为编写课件带来强大的重组、可塑与自扩充能力。(6)建立知识发现与创新机制;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库,不应是一个动态的、功能丰富的教学积件、素材、案例提供平台,各种音乐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和融合,催生新的知识,最终形成理论与经验的有机互化。(7)云计算服务器的引进;“云计算”是未来网络资源建设的基本方向,对于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动态管理、动态扩充、优化组合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创新性支持作用。
五、结论
高等教育的成功与否和资源的利用率息息相关,教育资源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内容,是高校教育发展的支撑力。在顺应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对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加以整合,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有效促进高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1]哈睿.面向课堂教学的高校音乐教育资源整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5):16-19.
[2]薛广忠,张亮增.开发整合课程资源——走进农村音乐新课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3(8):31-34.
[3]张晓蕾.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1(2):39-41.
[4]邓雅琴.信息化环境下音乐课堂教学工具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贺婉莹.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审美教育[D].重庆师范大学,2013.
[6]冯晓莉.大学公共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2013(4):46-49.
[7]孙远.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网络音乐资源拓扑性与可行性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3.
[8]罗婷婷.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田宇(1995-),男,汉族,陕西丹凤人,商洛学院艺术学院,2014级音乐学专业本科在读。
J
A
1006-0049-(2017)19-0068-02